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局外人

又是一周过去了,感觉自己又是一事无成庸庸碌碌,只看着身边的老师同学像不知疲倦的洪流一般裹挟着我往前奔腾,跟不上节奏却又无法置身事外的我只有在心底默默嘶吼,叫嚣着想要停下来。明明身处局中,却麻木呆滞得像个冷眼旁观的局外人。

这种深深的无力感爆发的导火索,是加缪的小说《局外人》。一开始我只是为了买教辅材料凑单免运费买的它,因为以前在积累素材时看过几个很喜欢、觉得很有哲理的句子,就一起加进购物车了。

我本以为这只是本类似于《活着》的小说,以一个或几个人物的故事反映当时社会情形,来达到讽刺当时现状或抒发个人意见的小说。但出乎意料的是,整本书前半段一直着力于描写一些“我”身边的社会环境氛围,除了在描写“我”(即文中主人公默尔索)参加母亲葬礼时没有哭泣等等感觉“不太符合常人逻辑”的细节来展示“我”的与众不同之外,于情节推进上感觉并没有大冲突与大转折,让我一度认为它很无聊。

但是自从“'我’在炽热沉重的太阳底下杀了人”这一重要情节转折后,这部小说的真正内核与其主题才慢慢显现出来。

这本以第一视觉来描写的小说,意在表现当时法国社会法律机器运转中对人性、对精神道德的残杀。主角默尔索在浑浑噩噩精神极其不稳定的情况下连开五枪,杀死了曾用刀与他起冲突的一个阿拉伯人(这阿拉伯人是默尔索朋友的对头)。事后默尔索在审讯时也对律师及相关人员诉说了当时的真实感受与各种情况,对于自己罪行毫无辩护,全部按照程序供认不讳,但最后却因为未在母亲葬礼哭泣、在母亲葬礼第二天进行娱乐活动、不信奉基督上帝以及未在审判时表现悔过之意而被“以法兰西人民的名义”而处死在广场之上。

这本书最令人细思极恐毛骨悚然的地方就在于,默尔索无论是在面对母亲的死亡还是在面对司法审判时,都显得异常理性。可能其中会有悲伤,会有恐惧,但从始至终他都在安慰自己,不断在心里为自己辩白。而读者从这第一视觉所直观体会到的,正是默尔索那份超乎常人的冷静,但细细代入,这种冷静下的更深层,蛰伏的却是反常、麻木与精神失常,还掺杂着十分理性尖锐的思考。开始读来只会觉得有几份压抑与疑惑,还有对主人公特立独行的好奇与思索。而随着现实的种种压力席卷而来,书中各种司法程序与“道德标准”对他的步步紧逼与上纲上线,默尔索的所有愤怒终于喷薄而出,一股脑将他的所有不满与窒息发泄了出来。这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个一直温和无害的老实人在某一天突然奋起冲人大发脾气,叫人措手不及与惊慌失措,比平时就暴怒无常的人的怒火更叫人崩溃,但是细细想来又觉得这人平时受的委屈挺值得他这么撒一回泼的。而整本小说就在这短短五页篇幅的“爆发”后直接了结,就像沉寂了百年的火山一朝喷发出炽热滚烫的岩浆,却又在转瞬之间凝成了坚硬黢黑的玄武岩一样,在长久的静默后终于通过这种激烈又极端的方式向我们说明,默尔索虽无面上表示,但确实是一个有脾气且个性鲜明的活生生的“人”,个人认为其艺术效果绝不差于任何充满悬疑的开放式结局。

因为我个人的浅薄,自知无法深入探究其所批判的司法制度与人性制度问题,但能够深深感受到其人物思考的带动对我个人影响之大。有时在面对理性与感性时,我们总是会纠结哪个更重要,哪个更值得守护,虽说两者并不冲突,但是作为生活在群体中的人,在某些时候总是要择其一。比如在参加葬礼时,多数人会因为悲伤而哭泣,但默尔索却因为未在母亲葬礼上哭泣而被判定为“道德思想有问题”与“不孝顺”。可是在默尔索眼中,人的降生就是在受苦,尤其是像他和母亲这样平凡而沉默的一生,毫无“精彩”可言。母亲的死去,正好使她得到了解脱,因此“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哭她”。这就使我们看到个人思想的独特性与特定社会道德环境的冲突,而在这种冲突下,我们又该做何抉择?是像默尔索那样大胆直白顶着别人异样的目光表露出来,还是表面上迎合周围环境,只在心里腹诽。我只知道,作为我自己,我只有胆量选择后者。

或许这样比较确实较为极端夸张,文中的默尔索毕竟是一个毋庸置疑的杀人犯,并不纯粹无辜,我身为这部小说的“局外人”,也没有权利去过多揣度与评判这个人物的善恶与思想,但其在面对司法程序不断推进与律师的滔滔不绝不让他自己发言时的那种无力感,是使我现阶段感触最深的。在我因为成绩上不去,也没有明确目标,但感觉平凡也很好,生活都很美好的此时,身边却一直有人在替我“安排人生”,让我奋斗,想我出彩,却又提不出实质性的建议,只虚指一个方向。比如我作为一个女生,该努力到什么程度才有出路、大学该考到省里还是省外、学生不读书就失去了其意义等,同时又在限制我读书读到几岁合适、该什么时候谈恋爱、几岁该结婚,几岁该生子……他们一直在强调自己只是“局外人”,他们作为我的亲人好友,只是想为我好,我却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他们的口中都像是一颗长在模具里的苹果,无论用时多久长成,形状已经是清晰明朗的了,纵使我自己本身对未来还是无法看清。在这点上,我比他们更像局外人。道德上,我只能接受他们这些“纯粹的善意”,但是个性上,他们所说的一字一句都能激起我一身的反骨,只是不会言语。

如果再要联系一下这本小说的内容,我只能说,面对他人的眼光,我们似乎永远都只能是局外人,自身的个性永远是只有自己才能有最深体会的,至于其他的行为对错与否,只能由他人各种各样的标准来判断,我们无法干预。

【推荐语】把局外人和竹竹的这篇随笔一起安利给大家!“法国社会法律机器运转中对人性、对精神道德的残杀。”竹竹从背景入手书写所思所感,结合的实际也让人很有共鸣。(刘丹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品书鉴书 | 这本书有着小说史上最杰出的开头
特立独行的“局外人”是忠实于内心的英雄吗?
《局外人》:“和而不同”的我以前是幸福的,现在依然幸福
如果你在人群中感到格格不入,一定要读《局外人》
《局外人》:局外人看透人生,局内人体味生活
书评|《局外人》:荒诞生活中存在的意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