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海·社区医院·现场目击
老人,医院,突然变重的病情......
这些天,这一切紧紧攫住我的心
所有病重病危的老人啊
都是我的亲人
摄影家丁翔华的一组照片
那焦灼不安,痛得发颤的镜头
是今天真切的现场细节
也是历史留下的痛楚表情
子孙后代一定刻骨铭心
但,我又能说些什么呢?
我只有祈祷
求主保佑老人安然逾越死亡之境
好好活着,活着……




丁翔华/摄 安德列/诗
社区医院·目击
丁翔华/摄 安德列/诗

费尽周折
好不容易把老父亲送进了医院
好不容易抱上了逼仄角落里的病床
总算可以松一口气了
然而,呼吸又急促了
子女的一颗心又紧悬了


社区医院·目击
丁翔华/摄 安德列/诗


都是坐轮椅的老人
吊水的时候,坐不住了
昏沉沉斜靠着搁板
一分一秒
备受煎熬


扎针‍‍‍‍‍‍‍
丁翔华/摄 安德列/诗


这乌青浮肿满是老年斑的母亲的手啊
护士竭力在寻找可以扎针的血管
一遍又一遍,寻不到
边上的女儿又急又心疼
泪珠直在眼眶里打滚



八宝粥
丁翔华/摄 安德列/诗

老母亲说想吃点东西了
儿子赶紧买来了母亲最爱的八宝粥
一口一口喂母亲吃
隐隐约约瞥见儿子笑了
老母亲干瘪的脸上
也掠过了一丝难得的笑意


坐轮椅的女儿握紧母亲的手
丁翔华/摄 安德列/诗

到了医院
老人已耗尽了全身的体力
整个人,已撑不住了
坐轮椅的女儿挺直身子
握紧母亲的手,深情地说
有女儿在,妈妈一定能好起来的!


背影
丁翔华/摄 安德列/诗


柱着拐杖,颤巍巍,颤巍巍
她刚刚走出了医院
孤身一人来看病,真是不容易
忍不住回头看她
老太太的背影,我摄下来了
直接摄入我脑海了


摄影家简介
丁翔华,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
中国人像摄影学会会员
上海摄影家协会会员
欧洲摄影学会上海首席代表

‍‍‍‍‍‍‍‍‍‍‍


                                  END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华回顾


安徳列的天空,是安德列诗意放飞的天空
安德列网名(俄罗斯文学专业硕士时学名)。真名汪一新 先后担任新民晚报特稿部主任、国际部主任,《新民环球》主编,高级记者,文学硕士。曾获记者最高荣誉奖一一范长江新闻奖。发表在新民晚报及各类重要媒体,报告文学约1700万字。出版特稿集《五色夜上海》,散文集《一起看见》。热爱诗歌,不善摄影,但热心为美照赋诗。
在诗人看来,写诗是一种修行,打磨自己的诗情如同打磨一颗钻石。写诗的过程,则是烤面包煮咖啡,香气浓郁着的。写诗,更是一种灵魂的穿越,思接千载,与万物对话,寂然凝虑,悄然动容,是真切的体验,甚至可以感受前世今生转换间的奇妙之感。作为一个新闻记者,走遍了中国大地,深入民间,也有机会去北美欧洲大洋洲,曾在约旦河荡舟,曾在戈兰高地眺望,也在耶路撒冷哭墙肃穆,写下成百上千的报告文学与散文。随后转身成为一位抒情诗人,体现于这个平台极大的特色是,绝妙的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优秀的上海摄影家团队在密切互动着。这些摄影家以艺术家的激情,记者的敬业精神去远方采风,源源不断发回出彩的照片,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从埃塞俄比亚到波希米亚,从北极光拍摄到南极灯塔拍摄,打开安徳列的天空,就是把世界风情尽收眼底,更可以感受诗意澎湃,诗情四射,达成至高的审美享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自从断舍离后,我顿悟了这3个人生真相
你有好心态,才有好身体
苏轼开医馆:只用4副药,就能调百病
稻盛和夫:一个人的命运,藏在他的5个思维方式里
做人,千万别把日子活成了“四大名著”
余生最舒服的活法:低欲望,不迎合,别内耗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