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写于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诺亚方舟里的摩西会堂



《写于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诺亚方舟里的摩西会堂》
丁翔华/摄 安德列/诗


上海,犹太人的诺亚方舟
摩西会堂就是当年犹太人的宗教文化活动中心
环绕摩西会堂就是犹太人聚集的生活街区
曾去以色列采访
在以色列犹太历史纪念馆
见到上海摩西会堂的模型和相关的上海照片
感觉亲切,印象鲜明
一位以色列人跑过来对我说
我就是上海犹太人
过去,蕴含着今日
上海往事的光影里,有犹太人的生活印迹
那老式书橱,老式收音机和小圆形座钟
类似的摆式,相似的审美,一样的老上海情调
如今,世界各地的犹大人络绎不绝前来怀旧
他们在百感交集中会想着写封信,寄给过去的岁月
当年犹太难民给危难中的亲人写思念的信
总是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今天在这里可以写一封明信片
盖上“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邮戳发出去
就可以抚慰到遥远的往日岁月
就可以抚慰那疼痛的心灵记忆
当年欧洲犹太人得到了中国大使的生命签证
逃亡东方,抵达诺亚方舟——上海
陌生的城市,陌生的面孔,陌生的语言
却呼吸到了仁慈的空气
获得了自由安宁与亲情
处在二战艰难岁月里的上海人
没有一丝犹豫,伸出了援手
让出房间安置犹太人
提供食物让难民免于饥饿
上海人当年播下爱的种子
如今已在世界各地犹太人心田里生根开花
犹太人最懂感恩
不是一辈子感恩
而是世世代代子子孙孙心存感恩之情
纪念馆外,飘着安静的上海细雨
纪念馆里,光影交错,往事与现实交融一体
又一批犹太人冒雨寻访而来
默念祈祷词 触摸犹太难民名单纪念铜墙
仿佛远逝的亲人又在心上复活
犹太诗人伊姆比亚柯写下的诗句如此虔诚肃穆:
在一个仁慈的黄昏时刻
请听一听我的苦难
请你把我庇护
把我的头放在你的胸前
把我流放的祈祷放在你的住所
............


(丁翔华,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会员)


安徳列的天空,是安德列诗意放飞的天空。
在诗人看来,写诗是一种修行,打磨自己的诗情如同打磨一颗钻石。写诗的过程,则是烤面包煮咖啡,香气浓郁着的。写诗,更是一种灵魂的穿越,思接千载,与万物对话,寂然凝虑,悄然动容,是真切的体验,甚至可以感受前世今生转换间的奇妙之感。作为一个新闻记者,走遍了中国大地,深入民间,也有机会去北美欧洲大洋洲,曾在约旦河荡舟,曾在戈兰高地眺望,也在耶路撒冷哭墙肃穆,写下成百上千的报告文学与散文。随后转身成为一位抒情诗人,体现于这个平台极大的特色是,绝妙的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优秀的上海摄影家团队在密切互动着。这些摄影家以艺术家的激情,记者的敬业精神去远方采风,源源不断发回出彩的照片,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从埃塞俄比亚到波希米亚,从北极光拍摄到南极灯塔拍摄,打开安徳烈的天空,就是把世界风情尽收眼底,更可以感受诗意澎拜,诗情四射,达成至高的审美享受。
精心打造属于安德列的精品品牌,让诗歌与艺术的美好滋润读者渴求的眼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难民的“诺亚方舟”。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上)
档案 ▎上海记忆:犹太人的“上海方舟”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上海】
上海市提篮桥监狱,提篮桥文化金三角
提篮桥的故事(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