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坟——农村记忆100系列

  

——农村记忆100系列

上坟就是在特定的时间,对已故去的先人进行的一种祭奠悼念活动,是中华民族孝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历代传承下来的民间习俗

孔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过去,科技文化不发达,人们普遍认为人去世后,是到另一个世界,因此对墓穴十分讲究,墓中生活用品齐全,像生活在人间一样,后人上坟就是与先人沟通。民间十分重视上坟活动,有时采取隆重的仪式,以示对逝者的敬重。

上坟有不同的时间,各地民俗形式不尽相同,根据当地的传统习俗而定。我们胶东地区非常重视上坟祭祀活动,每年有三个节日进行上坟活动,分别是清明、农历十月一日和大年三十,至今仍然延续。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清明上坟也叫扫墓,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春秋时期。

相传春秋动乱时期,晋国太子重耳流亡在外19年。在漫长艰难的流亡期间,原来跟他一道出奔的臣子,陆陆续续离开了他。也有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和他同甘苦共患难,其中一个叫介子推的臣子,一直和他在一起。有一次,君臣们已断粮多日,重耳饿得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用火烤熟了给重耳吃。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君主,就是后来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大肆封赏跟他流亡的有功人员,结果把介子推忘掉了,介子推一气之下背着母亲上了绵山。重耳知道后,坚决请求介子推下山,一同享受荣华富贵,但介子推说什么也不下山。有人给重耳出了个馊主意,放火烧山,留一个出口,介子推肯定会跑出来。结果,介子推宁死不下山,和他母亲紧紧抱着一棵大柳树被烧死。重耳痛惜不已,把介子推母子葬在烧焦的大柳树旁,建立祠堂,永久纪念,规定全国百姓清明前后三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现在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后一天为末和,民间还有清明早晨吃冷食的习俗,有的地方也称“寒食节”。

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在清明到坟墓上祭扫,不仅家庭上坟拜土,有些单位也组织悼念先烈活动。我上小学的时候,每到清明节,老师组织学生扎上花圈,到我村四位烈士的墓前,进行祭扫活动。老师给我们讲解抗美援朝特等功臣李宗先的事迹,勉励我们好好学习,继承先烈遗志,做共产主义革命事业接班人。在平度师范上学期间,每到清明节,学校组织学生到平度烈士陵园,为革命先烈扫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清明节放假,我领着家人多次到烈士陵园,为孩子们讲解平度的革命故事,教育孩子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振兴中华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农历十月一日,民间称“寒衣节”,亦叫鬼节,也是祭祀先人的节日,俗称秋祭。秋和春的活动内容和礼数基本一致,到坟前先压坟茔纸,除去坟上杂草,添上几锨新土,然后摆放祭品,烧香烧纸磕头。因为十月一之后,天气逐渐变凉,谓之给先人换棉衣御寒,所以称之为“寒衣节”。

我们当地都很重视十月一上坟,各人根据自己的时间,在十月一前后到祖先坟茔上烧纸磕头,除草培土,进行祭祀悼念活动。我每年十月一都是回老家上坟,从没空过,小时候跟着父亲,大了自己去,到老了就和孩子们一块回去,表达对先人的敬仰和怀念。

最隆重的是大年三十上坟,说是请老祖宗回家过年。由于各地风俗习惯不同,有的地方在上午,有的地方在下午,还有在大年初一早晨的,我们平度西北乡是在年三十下午。

三十下午上坟是男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因为在坟茔上不仅焚香烧纸,还有孩子们喜欢的鞭炮。我们当地有一个习惯,三十下午上坟的时候,家族近支男丁集合起来,统一到墓地烧香磕头放鞭炮,接回自家的先人回家过年。每到三十下午,三十一群二十一伙,拿着香纸挑着鞭炮,满坡转转,这里烟雾缭绕那里鞭炮噼啪,形成一道特殊的风景。孩子们爱搞恶作剧,看到人家新压的坟茔纸,就在下面放上一个炮仗或大鞭,用香点燃,一声爆响,把坟茔纸炸飞,经常遭到老年人的呵斥。

我们姓李的近支有三十多人集合,一般吃了中午包子后,各家的男孩都到李振兴老哥家集合上年纪的拿着香纸,孩子们拿着鞭炮,扛着大长杆子,每到一家的坟茔,先压上坟茔纸,然后焚香烧纸放鞭炮,最后磕头,然后再向下一个墓地。

过去殡葬自家的老人,都在自家的地上,因此墓地比较分散,大伙挨个墓地祭拜。后来,大队在南埠南坡划出一大块土地,作为全村的公墓,村里把所有分散在四周的坟茔都平了,我们再上坟,就到老坟地和新墓地两个地方就行了。

有一年,大雪下了一尺多厚,到过年也没化净上坟的人深一脚浅一脚,跺蹋了半裤腿子泥,新鞋都成了泥猴的了,跪着磕头也不能了,只好改为站着行拱手礼。

集体上坟有一个很大好处,在来回的路上,老人们经常讲解先人的情况,活着的时候有哪些功绩,死了后葬在那里,使我们捋清了李氏家族的来龙去脉,也受到一次良好的传统教育,对敬老孝亲、连根养根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从小就跟着大人们上坟,也爱听老人们讲解过去家族的事,有些都牢记在心中,对各个坟茔葬的谁,和现在的人是什么关系,都一一捋清,为我后来编修家谱打下良好的基础。

有一段时间,上坟被批为是迷信活动,不让上坟,我们就偷偷自己去上,从未中断对先人的祭奠。上坟尽管是一种形式,但它表达了后人对自己先人的一种敬仰和怀念,以此来教育后人,不能数典忘祖,要更好地继承先人的事业,更好地敬老孝亲,更好地创造美好的新生活,让先人们在天之灵得到安息

作者:李振喜

◆李振喜:我的老家习礼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农村俗语:“上单不上双,寒食不挂青”,清明哪一天上坟合适?
俗语:“清明上坟有三忌,子孙后代要牢记”,具体指啥?有道理么
清明扫墓探秘
清明节上坟:有些事应该做,有些事做不得
清明扫墓“八大忌”
上坟——财税微波来自皖北农村的一些浅分析(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