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儒家和法家对人类的滋养

儒家和法家对人类的滋养

历史文献中包含着人类生存的智慧,所以传承文化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儒家传承的文化最为丰富最为悠久,从产生儒家到孔子的发扬广大,相对于春秋时代的其他学说而言,社会价值独特而巨大。随着汉朝独尊儒术,儒家一直处于学术的中心,也出现了汇聚各家营养的过程,这方面既有自我发展的需要又是占领学术高地的需要。

发展的结果存在着双向的变化一则儒家文化逐渐丰富,触角伸及社会各角落,适用于各类人等另一方面可能会远离儒家文化建立之初的生态,外延越大,对内核的侵蚀也越大。只有当儒家变得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出现巨大反动力量的时候,人们才会回到儒家之初去寻找原动力。

儒家文化没有叙述社会结构产生的原因,但是对社会结构,就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结构给与确认,证明其符合上天的意志。这点必然会受到各阶段统治者的欢迎,也就确定了儒家文化在历朝历代都会被重视的原因。只要有这样的社会结构存在,儒家文化就会被提起,会被一次次宣扬。

但是社会结构作为人类生存的手段和工具,必然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必然在很长时间内处于不完善的境况中。而儒家文化虽然对此给与了证明,毕竟没有穷尽社会组成的本质,这就会出现历史进程中无法回避的矛盾和困难,表现为中国历史不断改朝换代的结果。

张载表述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代表了儒家的雄心大志,无可置疑地表明随着历史的演进,儒家会一直发展前进,不断完善自身的内质。

宋代以后的儒释道三家合流就是一个证明。三家合流说明儒家文化本身的开放包容特质,有海纳百川的能力,继续实现自己完善社会治理结构的功能。同时也应警惕在与各家合流中对千年前文化的传承和初心是否有所改变,在这种改变中是否有文化的流失。

在百家争鸣时代,各家都与儒家有着各种关系,或者以儒家为目标,或者植根于儒家在奔流向东的大河中,儒家始终是文化流量最大的那条,这也为儒家最后汇集各家提供了条件。

历史的残酷可以无视学术的辉煌,秦朝通过法家的指导统一了六国,统一了天下,从侧面证明了儒家治国的不足在历史的进程中,儒家也有当看客的时候。虽然秦朝的短命证明了法家的不足,但是法家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建立了巨大的功业,没人能够怀疑。

当今世界仍处于乱世,所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悠长的历史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包括正反左右的各种历史经验。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法家的影子,提倡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儒家的影子。

作者:寂生(韦朝晖)

◆寂生(韦朝晖):纯粹的目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华文化要义读本》
中国人的名字变化和时代变迁
泪痕春雨漫评战国历史 (十三)诸子百家 百家争鸣
浅论中华文化的法、道、儒三大基石
盛况空前的诸子百家为何到了现代就寥落晨星,真相令人感到唏嘘!
《中庸》讲记(13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