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是因为篡位做贼心虚吗?

公元1402年,经过四年的靖难之役,燕王朱棣造反成功,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踪,就这样朱棣“顺理成章”的在南京登基为帝。


朱棣登基以后,开始迁都于北京,长期以来,关于朱棣迁都的原因可谓是各种说法都有,甚至有人认为如果朱棣是朱元璋传位给他的话,那么他就不会做贼心虚,不会迁都,那么到底是不是这样,朱棣为什么迁都呢,今天宋安之来具体说说。


一、朱棣迁都与他是以何种方式登基为帝没关系


首先要搞清楚,朱棣之所以迁都,不是因为篡位觉得做贼心虚而迁都,他如果那么心虚那么敏感的话,他哪里敢造反,哪里敢登上皇位呢?


朱棣之所以迁都,是因为南京是朱元璋没有打下天下时定的政治中心,打下天下之后,明朝身为全国性政权,南京的地理位置不太好,很明显身为都城有点勉强,达不到统御全国的作用。尤其北元在北方虎视眈眈,定都南京的确有些不利于北方战事。


而且南京虽是六朝古都,但是历史上定都南京的基本上都是短命政权,而且多是偏安一隅的王朝。在古代,南京有着这样的历史,多多少少也会影响皇帝想法的。


以上这些朱棣明白,明太祖朱元璋更是明白,早在朱元璋在位时期,他就派太子朱标前往西安巡视西北,意在为迁都做准备。


但是没想到太子朱标回京以后一病不起,于洪武二十五年病逝,朱元璋深受打击,迁都的事情,只能是不了了之。

在太子病逝当年岁末的腊月二十三日,朱元璋在写给祭灶神爷的祭文中这般说道:“朕经营天下数十年,事事按古就绪。惟宫城前昂后洼,形势不称。本欲迁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又天下初定,不欲劳民。且废兴有数,只得听天。惟愿鉴朕此心,福其子孙”。


朱元璋的这段话透露了两个信息,①、都城南京不合他意,地理位置不佳,形势不好。②、他是真的想迁都,但因年老,实际是因为太子朱标的英年早逝对他打击太大,所以只能放弃迁都计划。


所以总结来说,不论是朱棣是通过正当方式,还是篡位的不正当方式登上皇位,他都会迁都,因为南京的地理位置的确不佳,不适合统御全国,更何况他父亲朱元璋早有迁都想法,这才是迁都的主要原因。


二、朱棣为什么不迁都父亲朱元璋曾经中意的西安呢?


原因是复杂的,主要就是因为当时明朝的边患重点在于北方,虽然北元政权灭亡,但是蒙古诸部依然不容小觑,所以朱元璋时代是以九大塞王镇边,效果还不错,像燕王、晋王、秦王出塞征战是就是屡获战功。


但弊端是塞王权力太大,因此出现了燕王朱棣造反成功的事情,朱棣自然害怕后世再有人效仿他,所以迁都北京,以天子坐镇北方,来取代塞王守边的方式。


同时自三次衣冠南渡以后,南方的经济是越来越好,到了朱棣时期,南北经济已经失衡,所以定都北方的燕京,对于南北经济来说也是一种平衡。


再有就是北京再怎么说也是朱棣的根基之地,当时边患重心在于北方蒙古诸部,还有经营东北的奴儿干都司,西北一带反而不怎么重视,因此相比之下,北京对比西安有着明显优势。所以综合之下,朱棣自然是迁都北京。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文章,专注于明清史及其中国大历史,喜欢以不一样的角度来说说那些一成不变的历史,觉得可以的朋友记得点赞关注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河月明:全天下打不过一个藩,主持削藩的黄子澄,究竟错在哪?
太子不死,燕王不敢造反
朱元璋明知朱允炆不堪大任,为什么硬要把皇位传给他?专家一席话让人心惊!
大臣雨中跪辩看清朱棣迁都北京决心
“燕王扫北”到底是咋回事,怎么成了燕王扫碑?-微信精选-历史
削藩政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