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票房第一,《我的姐姐》就是一部好电影了?

之前在豆瓣看到一个贴子很受感触,这个帖子的出处是知乎,但又听说是2013年前天涯的热帖,搞不清。

这……这可能就是互联网的特点吧(套娃警告)。

这些都不重要啦,重要的是这帖子的内容很值得思考:“父母去世,21岁的姐姐该不该养2岁的弟弟。”

从2016年国家放开二胎政策开始,这种动辄20岁年龄差的配置好像成了一种流行。

当然啦,追生的一般都是男孩,毕竟家里有皇位要继承。

原帖中(先不管真假),这位姐姐对弟弟表现出了一种极大的不耐烦,甚至想要找人来把弟弟领养走。

虽说帖子的来源和真假都成谜,不过无论在天涯、知乎、头条还是在豆瓣上,这个姐姐都收获了大量的辱骂。

好巧不巧,最近有一部电影几乎就是改编自这个帖子,再一次将“姐姐的困境”放在了公众的目光中——

《我的姐姐》

本片由殷若昕执导,游晓颖编剧,主演是张子枫、朱媛媛、肖央、金遥源、梁靖康等。

本片导演、编剧和制片人均为女性,编剧游晓颖曾凭借《相爱相亲》拿过金像奖。

殷若昕在采访中表示:“好像重男轻女这个东西,是隐隐地流淌在我们骨血里的,我们既要自立,也要学会爱别人,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其实这句导演阐述在逻辑上是有问题的,这种问题在全片中也得到了无限的放大,

不可否认,我们要学会爱别人,那如果爱别人是以自己的一生为代价,那么这种爱到底是一种自我感动还是一种无私奉献?

难道爱别人,就不需要爱自己了?

我的姐姐,这个电影名字本身就很有意思。

“我”自然就指的是弟弟,“我的姐姐”也是从一个弟弟的视角出发的,仿佛整部电影的故事都是出自弟弟的讲述。

从男性角度出发,我们其实就已经能够窥见这部“女性主义电影”所存在的问题了。

下面,我们就来剖析一下电影本身,并试图来思考一个问题:

《我的姐姐》这样的女性主义题材作品,到底是一种女性觉醒还是一种噱头与消费?

(以下剧透预警)

子枫妹妹在片中饰演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24岁女孩安然,整个人看上去携带着一种青涩与倔强。

影片一开头,就是车祸现场,看上去无比年幼的安然站在那里,面对自己双亲的死亡。

这一场景,宣告着父母的退位和缺失,而刚满18岁的张子枫即使被剪了一个稍显成熟的短发,依旧不像是一个成年人,而更像是一个孩子。

这种形象本身的矛盾,也给电影添上了一份讽刺。

接下来我们将要看到的,是所有人,包括片中人、导演和编剧是如何把一个女孩推向一个“姐姐”和“母亲”的角色的。

父母去世了,安然只剩下一个与她年龄相差20岁的弟弟。

在此之前,安然承受了身为女孩所能遭受的所有厄运。

因为她是女孩,父母一直想要个弟弟,但由于被出生在计划生育年代,父母就对外说她的腿有残疾,申请生二胎。

因为她是女孩,就被一直寄养在姑妈家,从小被表哥揍,被姑父偷看洗澡。

因为她是女孩,本来安然报考了北京一所大学的临床专业,又被父母偷偷改了志愿,当了护士。

理由是:“一个女孩子,不用那么在意前途,早早毕业嫁人就行”。

这部电影如果改名成《被嫌弃的女孩的一生》,可能都比现在这个名字要好很多。

后来,安然就与这个家脱离了关系,她努力养活着自己,努力读书,不再和父母联系。

直到他们后来生了弟弟,安然都没有回过几次家。

于安然而言,弟弟就是一个陌生人。

但现在,在父母去世后,所有人都在说:你现在首要的任务就是把你弟弟好好养大。

但是安然也有自己的人生啊,她不想再在医院里当个任人呼来唤去的小护士,不想再待在这块令她痛苦的土地之上,她想要逃离,从一开始就想逃离。

“女孩子长大之后是没有家的。”

这句话相信很多女性都能体会到,尤其是很多有弟弟的女生。

在车祸现场的时候,警察在父亲的手机里只看到了父母和弟弟的合影,里面没有一张照片里有安然,甚至还请她出示了一下证件来证明自己。

葬礼结束回到家的那个晚上,一客厅的亲戚都在盘算着房产之类的东西。

安然在房间里翻来覆去地寻找,想要找到一张和父母的合影,却以失败告终。

她唯一找到的,是那张写着她身患残疾的假证明——

父母为了再生一个儿子出示的「合理」借口。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其实很难理解导演的思想,在她花费了大量的笔墨展示一个女孩长大需要遭受多少不公平之后,她依旧在将这个女孩推向与父母的“和解”之路。

为什么?

就因为父母死了,所以一切都可以得到原谅了?

安然在这个家里就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外人吗?

为什么不是去谴责父母,唤醒父母,避免更多的悲剧发生,反而让女孩去反思,去寻找,去和解,去经受挣扎与折磨呢?

难道这不是另一种变相的重男轻女吗?难道这不就是道德绑架吗?

这种倾向在安然与弟弟的关系中展现得更为明显。

弟弟只有四五岁,正是猫嫌狗厌的时候。

小皇帝当惯了的他,会对着安然说“家里东西都是我的,你必须听我的话”,这难道不是父母灌输的思想吗?

会冲着姐姐吐口水;

会趁姐姐不在家往她床上扔垃圾;

会早上不吃饭故意捣蛋;

而这时,影片偏偏又在展现完弟弟的调皮之后迅速让他成熟懂事起来,以至于到了让人难以相信的地步。

他会在姐姐来大姨妈肚子疼时,给姐姐端上一杯生姜红糖水;会爬过窗户在窗台上念“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会大声喊那个撞死父母的司机是坏人;还会在深夜对着姐姐说“我不想你化成灰”。

在得知姐姐有自己的梦想时,他还主动联系领养家庭来领养自己。

我反正没生过孩子,不知道现在的孩子是不是都这么成熟懂事做事有条理有目的性。因此我很怀疑这是导演故意的安排,不仅让安然,也让银幕前的观众在心理上产生一种道德包袱——

孩子都这么懂事了,你他妈得多畜生才能把他丢给一个巨有钱的家庭然后去北京读研追求自己的梦想?

这时,我们把目光聚焦到一个场景,来看看这个导演和编剧是怎么设计的——

就在那个“姐弟深夜谈心”的场景中,弟弟破天荒地问了姐姐一个异常成熟的问题:“你会想你男朋友吗,会想爸爸妈妈吗,会想我吗?“

这个场景完全就是一个“俄狄浦斯场景”,一个四五岁的孩子简直就是在用一个酸溜溜的言语,和一种近乎狡诈的方式来打探姐姐与其男友的感情状况。

这是什么,这分明就是一个小男孩的恋母情结。

安然有一个谈了五年的男友,她第一次去男友家见家长的时候,导演让她弟弟去捣乱,喊她“妈妈”,再加上片中的一些场景,我们已经能够很强烈地感受到:安然已经不止是一个姐姐了,导演和编剧是想让她当妈啊!

还记得二胎政策出来后大家常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吗?

“这孩子分明是你父母给你生的。”

所以,导演不仅把安然——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女孩子往姐姐的位置上逼,还在把她往母亲的位置上逼。

此时,安然是什么?难道是圣母玛利亚吗?!

说到圣母玛利亚,《我是姐姐》中的男性几乎都是以一个“废物”的形象出现的——

安然爸爸重男轻女,对她非打即骂;安然姑父瘫痪在床;安然表哥是个色鬼;安然弟弟是个孩子;安然的男朋友是个妈宝,一点主见也没有;安然的舅舅不学无术,是个整天就知道打麻将的小混混。

而片中的女性呢?

安然的母亲几乎没有镜头,即使有也是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

安然的姑妈是一个标准的“被牺牲的女性”。

她本来考上了西南师范大学的俄语系,结果因为弟弟考上了中专就让给弟弟了。

到了90年代经济浪潮来的时候,她不甘心,想要去做生意,可是家里面打电话,说你弟弟生了一个女儿,你得回来带,她就又选择回去。

后来丈夫生病了,一家一大口人的担子就都落在她身上。

这不就是另一个安然吗?

是的,安然本来可以不走姑妈的路,可以坚持自己的理想,但却因她身旁的亲人却无所作为,而令自己面临放弃自己……

有人要说了,结尾不是个开放式结局吗?

天呐,单纯的观众们,你们难道看不出导演在前面120分钟里为了让安然留下了废了多少笔墨?

我也一样。

看到结尾之后,我感觉我在前面流过的眼泪都被利用了。

可能,这就是所谓的“眼泪的政治经济学”吧。

一个原本多么坚定倔强有主意的女孩子,最后却犹豫了退缩了,没有在“从此不见弟弟”的合同上签字(至少在电影里没有),我们就能看出这个社会对于女性的道德绑架有多严重了。

我们不停地强调,她是一个女孩,一个姐姐,一个母亲,一个护士……

那么我想请问导演,她何时才能是自己?

《我的姐姐》让安然喘息过一秒钟吗?

把女性长久地放置在煎熬与折磨中,同样是身为女性,你是什么目的?

是的,电影涉及到了大量的女性困境。

比如重男轻女的思想,比如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比如妈宝男……但这些话题的使用,真的是一种觉醒吗?

既然如此,为什么最后不敢让安然签字?

安然这样的女孩子,她就必须为别人牺牲自己是吗?就必须背着巨大的道德包袱是吗?好让片中那些男人们游手好闲是吗?

片中唯一有着人性闪光的男性,就是那个用外甥女的悲痛换钱,养侄子还让他学打麻将抽烟的舅舅。

所以,男性只需要有一点点、一丝一毫的努力,就值得被歌颂是吗?、

如果说《我的姐姐》这部电影真的有优点,这个优点只是在姑妈这个角色身上。

那个她用俄语念着“再见,你好,我爱你”的场景,是电影中最美,最有价值的场景。

但是这一幕,却是用一个女人一生的丧失成就的。

因为下一秒,她就不再是那个心怀梦想的、自由的、想去苏联的女孩子,而是一个“老板娘”,两个孩子的母亲,和一个瘫痪在床失去意识的男性的妻子。

不可否认《我的姐姐》用无数的困境与道德,赢了眼泪,赢了戏剧效果,同档期票房第一,但它也真正牺牲了安然这个角色存在的意义。

最后,我们不免要问,从真正的女性角度出发,它真的是一部好电影吗?

某些角度它是,某些角度它又不是……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童云溪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做独立女性,不是叫你六亲不认
轻描淡写的苦难,是对“我的姐姐们”的不尊重
她不只是个“姐姐”|套娃不必非得装在同一个套子里
又是一部感人的可以哭的一踏糊涂的电影——《我的姐姐》
【脱口秀】张子枫“虐哭”上亿人:你是姐姐,是世上最毒的鸡汤!
四天破4亿,20岁的她该爆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