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数百万人求“夸夸”背后:何时才能打破长期“病态批评”模式?

生命影响生命 · 一杯咖啡公益心理团队招新(2019版)

自我成长专刊

AC专栏

囤书指南:给普通人的心理好书|值得收藏

作者 | Arthur Chen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简介:心理圈稀有性别男颜值高咨询师,长相年轻、内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铭:惜时惜人。咨询小时数:2500小时,研究方向:职场心理、婚恋两性、身心疾病、朋辈心理辅导。近期关注:要事第一、正念减压、网络时代人际沟通。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助理  企鹅

联系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

最近风靡全国的“夸夸群”,你是否身在其中享受一下难得的“受宠若惊”的滋味?

这个群并没有什么神奇之处,只有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功能——所有人,你认识的,不认识的,都只能夸奖你,不能批评你——如果批评的话,对不起,批评你的人很可能会被移除。

然而,正是这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功能,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很多人在这个群里感受到”温暖而治愈“,以一个微信群300-500人计算,有1万个微信群在这样“夸夸”,覆盖人数已达数百万人!连笔者自己,也身处在好几个这样的“夸夸群”中。

而一部分商业嗅觉灵敏的人,已经做起了“商业吹捧”的生意,且购买者络绎不绝,据报道,经营得好的网店,大概每天可以接到上千个订单,以求“夸夸”!

什么是“病态批评”模式

那么多人热衷玩这个“求求你,表扬我”游戏的原因并不难解,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够获得“夸奖”的机会实在是少之又少。

你还记得你小时候父母对你的夸奖吗?很多人都说不怎么记得。你还记得小时候父母对你的批评吗?很多人则记忆犹新。原生家庭中,父母或长辈对晚辈的评价模式主要是以“批评为主”:

比如典型的“90分”现象:考试获得90分,换来的不是表扬,而是丢了那10分好好想想怎么补上!

每个人成长的过程中,都有一个羡慕嫉妒恨的“别人家的孩子”,让自己自惭形秽:“你看,别人家xx多好,你怎么就不如别人?”

我们就是在这样一个批评文化中长大。而学校生活中,教师也采用“批评为主”的教育方式,热衷于告诉孩子,你距离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还有哪些“短板”。

当踏足工作岗位,来自上司的批评也总是多于肯定,甚至,有些公司还热衷于鼓励员工间相互提建议(当然,主要也是批评),多多指出对方的不足,自以为这是一种促进员工共同进步,并激发团队总体进步的管理模式。

我们整个社会,也是自谦的人更讨喜,我们更期待看到一个人哪怕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也是“低调做人”,也是“把荣誉归于他人”的,就是见不得他人自夸,哪怕那些是属于他自己真实的成就,如果有人真那么做,他们常常会被贴上“得瑟”的标签。

所以,也就不奇怪,为何“夸夸群”会如此大火了,实在是对很多中国人来说,获得“夸奖”是一件非常稀罕的事情。

任何一个人,总有其优势,也会有其不足,所以当我们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夸奖其表现的不错的部分,帮助指出其不足之处,两者兼具,才是常态。

然而,我们长期以来采用的却是这种“批评为主”的方式:

即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以指出其还有哪些不足为主,很少或基本忽略这个人的优点和贡献。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也鼓励当事人也以这种主要发现自己有哪些不足的方式看待自己。

即便表扬一个人,也习惯采用“虽然……但是……”句型,“虽然”部分的表扬也是为了给“但是”部分的批评做个铺垫。在比较极端的情况下,对一个人的评价只有批评,就像这个人完全没有任何优点一样。

我称之为“病态批评”模式,因为它已经完全扭曲了对一个人的真实评价,而且也造成了不少危害。

“病态批评”模式的危害


1首先,使当事人长期陷入低自尊状态。

人类与别的动物的一个主要区别之一就是我们拥有自我意识,即如何看待自己及自己价值的能力。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和价值比他实际的偏低,总认为自己“不行”、“比较差”,我们称之为“低自尊”。

心理学研究认为,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离不开生活中重要他人给予的评价,如父母、老师。如果一个人早年接受的信息,多数是对自己的肯定和欣赏,那么他会内化这些声音,也认为自己是值得自我肯定和自我欣赏的。

反之,如果都是否定和批评,那么这个人也会内化这些声音,认为自己不值得被肯定,甚至一无是处。“病态批评”正是通过内化的方式,转化为“病态自我批评”,使得当事人陷入到长期的低自尊状态中。

每个人都会有“自我批评”,“健康自我批评”是类似于曾子提出的“三省吾身”式的自我反思,可以使人人格趋于完整,自尊水平不断提高,而“病态自我批评”则是持续性的自我贬低、自我抨击,让一个人的自尊水平进一步下滑,越来越看不起自己,或者虽然看起来为了完整自己勤奋努力,但这种勤奋努力却是以“病态”的形式体现的,比如高度透支自己的身体,或者采用其他极端的方式达成。

“低自尊”和当事人客观的表现并无关系,一个人客观成就再高,也可能是“低自尊”的。作为心理咨询师,我遇到过很多在他人看来已经非常优秀的来访者,他们名牌大学毕业,事业有成,家庭经营得也有声色,但是依然觉得自己非常“差劲”。探究他的成长过程,会发现他们中绝大多数人从小就很少获得来自父母等重要他人的肯定,父母更常使用的就是“病态批评”的方式。

“低自尊”对一个人会有多大的影响?

研究表明,拖延症、选择困难、容易放弃、自我怀疑等大众常见的心理问题通常都和“低自尊”有关,而绝大多数的心理疾病患者,也都有“低自尊”的表现。可以说,“病态批评”模式已经造就了大量的心理疾病患者。

2其次,形成高度竞争、敌对的人际关系。

没有人会真的喜欢批评,来自别人的批评,哪怕语气再柔和,总不如一句赞美让人如沐春风。

然而,不同自尊水平的人,对于批评的容受能力是不同的。

一个人自尊水平比较高,就比较容易接受他人,哪怕这个人与自己三观不同,意见相左,行事作风有异。他们听到不同意见,通常的做法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至于把他人的批评当做一种敌意的行为,或者即便是一种敌意行为,也不至于作出过激的回应,因为他们明白,清者自清,他人的批评并不能动摇自己的自尊。

然而,一个人自尊水平较低,就比较容易排斥他人,也容易把事情往坏处想,即便别人没有恶意,也常以恶意来揣测他人。他们害怕自己本已脆弱的自尊遭到进一步打击,所以时时刻刻都要保持捍卫的姿态。

长期生长在“病态批评”文化下的人,自己既是他人批评的“受害者”,同时也是批评他人的“加害者”,他们知道,批评已经不是用来帮助他人完善的善意建议,而是一种捍卫自己、对付他人的武器,通过批评可以有效地打击对方“自尊”。

因为长期处于“低自尊”状态,他人的优秀表现和进步极易引发自己进一步的自卑感受,所以他们往往看不得别人的好,就像小时候“别人家的孩子”获得了更好的成绩,也意味着自己将会收获更多的“批评”一样。他们很难想象,当别人过得好,对自己也有好处的可能。

因此,在这种“病态批评”文化之下,人际关系常常是高度竞争的,见不得别人好,所以就尽力打压别人,你做得好,我要扯你后腿,你还没做好,我更要扯你后腿。你做得好,我也要批评你还有不足,你不小心犯错,我更是要一巴掌把你拍死。

所谓,你若安好,我便晴天霹雳,你若不好,我便拍手叫好。

3再次,形成较为严苛的社会文化,非黑即白、非好极坏的极端评价标准盛行。

任何人和事都一定有值得被批评的一面,因为有弱点缺点乃是本性。

对于本性的东西,更适合的处理方式是包容、体谅,多看看阳光,看看大趋势。

然而,当“病态批评”成为一种既定模式,看人看事,专注于弱点、缺点,忽略掉大部分还不错的一面,这个评价标准就有点过于严格了。

甚至有时候,因为实在是批评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但是又一定要采取“批评”的态度,所以一些本来都不算缺点属于一个人“个性化”的一面,或者一些属于一个人正常状态都会有的“失误”也被纳入其中,批评演变成一种挑剔,而谁又能经得起挑剔呢?

其后果,往往是鼓励人们做一个更平庸的人,因为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说,是在“病态批评”中最能保全自己的做法,因为只要你说、只要你做,就一定会有被人“挑剔”的空间。

在“病态批评”的评价体系下,一个人要么全好,要么全坏。“病态批评”采用了非常简易的评判标准,很难接受一个人身上既有好又有坏这么“复杂”的评价模式。一个人但凡有一点错误,不管这个人之前取得过多大的成绩,不管这个人其他方面的表现如何,不管他将来会不会发生变化,都似乎不那么重要,只要做错事情、说错话,就一定是坏人,而且往往也不会给他机会“变好”。

在“病态批评”的背景下,人们很难有各美其美的大格局,也不会有容纳一个人缺陷、“黑”历史的大胸怀。倘若发现一个人有“黑”点,可以用来批评,兴奋还来不及,怎么还能轻易放过呢?

当然,“病态批评”里也没有“改过自新”四个字,“一棍子打死”才是正途。只要你犯错了,也就不要想翻身了!

正确认识批评和夸奖的作用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曾长期作为中国人的共同信条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批评为主”模式的理论依据之一。

在我们的字典里,批评长期是作为帮助他人的手段存在的,而夸奖反倒被当作“糖衣炮弹”,有坑害他人的意味。

因为感到不如别人,所以有了奋勇直追的动力,这是有一定道理的。著名心理学家、专门研究“自卑”议题的阿德勒也表示,人类社会的进步,正是来源于这种“自卑感”,这也是“批评式”教育的价值所在

特别对那些有成就就沾沾自喜的人,或者对自己不足缺乏清晰认识的人,直言不讳地告知其可以改进的地方,对其个人成长确实会有很大的助益。

批评的价值,本意就是帮助一个人看到自身不足,从而帮助其进步,其重点是推动人的“进步”。

然而,如果过度使用“批评”,甚至演变成“病态批评”,只攻其短,不及其余,“批评”就不再是促使个人进步、社会进步、民族进步的工具,而是相互拉扯,相互撕逼,不仅让自己退步,而且也不允许他人前进的武器。

与不当使用“批评”相对,我们对“夸奖”也存在很多错误的认识。

1首先,夸奖是基于现实做出的正性评价。

要搞清楚,骄傲并不是夸奖,而是不切实际的自我认知。这和比较准确地看待自己,认可自己的优势,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2其次,夸奖才是建立自信的第一步。

刚才已经提过,自信的建立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他人的认可。一个人拥有了这种自信,未必一定就能作出很大的成绩,但是没有了这种自信,即便具备作出很大成绩的实力,也有可能半途而废。而“批评为主”甚至“病态批评”的模式,是不可能建立自信的。

通过夸奖,能够鼓励一个人在自己的比较优势上下更大力气,那些可能最初只是临时的、初步的优势,会在夸奖的加持下,得以巩固和稳定,成为长期的优势,进而进一步提升一个人的自信。而“病态批评”,则会鼓励一个人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短板”上,总想着补上短板、不被批评,而这与自信建立是背道而驰的。

3其实,中国人特别需要被夸奖。

在欧美发达国家,由于近代社会,整个经济和文化发展高于其他文明,弥漫着与我们“自卑情绪”截然不同的“自恋情绪”。他们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会得到超过他们自身实力的夸奖。因此,在欧美国家,“自恋性人格障碍”已经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欧美的心理学家也在反思,他们需要的是更多批评,这样才能更准确看待自己。

而我们的民族,曾经有过100多年落后的传统,“骄傲使人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所以为了不挨打,我们不敢落后,为了不落后,我们不敢骄傲,为了不骄傲,我们用批评来阻断一切骄傲的可能。太过悠长的落后史,让几代人接续相信“自己是不行的”,这种集体低自尊式的“自卑”可能已经刻入集体潜意识中。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的一段话:

当代中国,廉洁要和瑞士比,国力要和美国比,福利要和北欧比,环境要和加拿大比,机械制造要和德国比,华为要和苹果比,联想要和IBM比,吉利要和丰田比,C919要和波音比……

你看,一个国家和孩子差不多,总要争第一,好像拿不到第一名,就是失败者一样!

如果说西方的社会心理问题需要通过加强“批评”来解决,那么我们的社会心理问题则需要提供更多“夸奖”。

因此,我们不能再继续使用“病态批评”的模式了,我们需要的更多是实实在在的认可,认可每个个体的付出和努力,认可这100多年以来,几代中国人从总体落后到屹立于民族之林的不易和伟大。

当然,也要接受这点,不管再怎么努力,一个人、一个民族,总归是有局限的。

有局限,从来和评断好坏无关。

4而那些习惯性批评的人,尤其需要被夸奖。

你可以想象,那些能够在鸡蛋里挑骨头的挑剔型批评者,之所以现在能这么“娴熟”地发现他人的“缺点”,多半和他早年生活中,就曾被人这样对待过不无关系。否则他又是从哪里练就了这双“慧眼”专看他人的不足呢?

因为自己从来没有得到过认可,所以他们也不懂得如何去认可别人

虽然面目可憎,但其实他们恐怕是更可怜的人。

如果继续用批评他们的方式,希冀他们“改正”,无异于和他们采取了同样的方式,而且注定收效甚微。

帮助他们,也是帮助我们摆脱“病态批评”模式的方法,就是给予他们所处的环境,包括他们自己,从来没有给过他们的东西:

夸奖。

当他们体会到被人夸,特别是发自内心真诚地夸赞——即便他们面目可憎,即便他们习惯于“扯后腿”,也依然还有一点值得他人称赞的东西,他们会真正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也会开始明白夸奖比一味批评到底好在哪里。

如何打破“病态批评”模式


“夸夸群”的盛行,让人们看到了长期“病态批评”模式之下人们对“夸奖”的需要和渴望,进一步对“病态批评”模式展开反思,但这只是我们从“病态批评”中走出来的第一步。

我也想提醒,千万不要从“病态批评”走向“病态夸奖”,不切实际的夸奖和不符合事实的批评一样,都有百害而无一利。

如何才能打破长期以来的“病态批评”模式?

在这里我提供几点建议:

1首先,要营造“正面为主”的主流文化。

“夸夸群”里的夸奖多半来自陌生人,而如果这些“夸奖”来自生命中更重要的人,比如父母、领导、朋友的夸奖,而且是持续性的、基于现实的夸奖,恐怕才是一个人更想要的“夸奖”。

可惜的是,受到“病态批评”的影响,很多人已经不太会正面夸奖一个人了,往往说着说着,又开始进入“批评”模式。因此,帮助更多人从“批评”转向“正面夸奖”,进而营造全社会父母夸奖子女、上司夸奖下属、上位者夸奖下位者的“正面为主”主流文化,而不是以戏谑、游戏的心态来对待“夸夸群”背后的心理诉求,是摆在有识之士面前的一大课题。

当然,我们整个社会也要努力输出更多正向为主的信息。如果舆论充斥负面的信息,这本质上也是一种“病态批评”,而且影响更为恶劣,会让人误以为这个社会也是很”差劲“的,这比认为自己很差,更让人悲观绝望。

但其实,我们都知道,不论是个人,还是社会,总归还是“正面为主”的,提倡“正面为主”,也是恢复事情本来的面貌。

2其次,从“批评”视角向“惋惜”视角转换。

不管多“正面”,任何人和事,都会有犯错的时候,也就是总会有值得“批评”的可能。当然,一个人犯错,被人批评也无可厚非,谁让自己确实做错了,但是不是只能有“批评”这一种态度呢?

然而,由于采用“病态批评”的模式,往往一个人犯了一个错误,引来的总是“大批判”。纵观最近这些年来,对一些犯了错的社会名人,不管所犯错误大小,不管情节轻重,不管是否事出有因,不管事后悔过态度,不少舆论都是一以贯之地采用强力”批评“姿态,鲜有其他的态度。

我认为,与其用“批评”视角,不如用“惋惜”视角。一个人本来各方面都不错,也做出过贡献,因为某些事情没有做好,犯了错误,可以指出其错误,可以“批评”其做法,但是对犯了错误的这个人,更多的难道不该是“惋惜”吗?

惋惜他当初没有把持住自己,惋惜他把一盘好棋、一出好戏给弄砸了,惋惜他本来可以不必走到这样的境地。

“惋惜”不是“洗白”,不代表认可其错误。惋惜是更具有包容性的态度,是更人文的关怀,是把人当做人来看待。

更重要的是,“惋惜”给了犯错的人以改过的机会。人们之所以害怕批评,进而害怕犯错,不正是因为担心犯错就意味着前功尽弃吗?而采用“惋惜”的视角,不搞全盘否定,让人在相对更宽容的框架中,修正错误,查漏补缺,才是真正意义上促进个体成长、促进社会和谐的做法。当然,给他们此时一个机会,也是给我们彼时一个机会,毕竟,谁敢保证自己这辈子不翻车?

说到底,真正意义上伤天害理、十恶不赦、不知悔改的恶霸是很少见的,大多数犯错的人还不都是“迷途的羔羊”吗?

3再次,学会用完整的视角看待人与事。

一个人长大的标志之一,就是知道所有的人和事都是复杂的,都有很多面向。简单化的处理,可以节约不少脑力,也会削弱我们判断的准确性。

刚刚过世的褚时健曾告诫年轻人,“不要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一个人容易把事情想简单的标志就是以为看待人事只有评断的一面,殊不知“横看成岭侧成峰”,很多事情换个角度看,可能就会有所不同。

甚至,很多人和事,是不太能简单用“对错”来分辨的,更多是一种无可奈何,一种历史和个人局限所致

其实,对许多陷入困境中的人来说,他们真正想要的并不是你去分析对错,更想要的是只是有人能鼓励一下,支持一下,理解一下。

而这些也属于“夸奖”的一部分,让他们知道,即便他们身处困境,他们也还是“行的”、“好的”。而这也会成为一种助推器,最终帮助他们走上直面问题的道路。

当然,我们最终期待的是,每个人都可以从内心深处自己“夸”自己。

我相信,当我们的世界不再需要“夸夸群”来“中合”长期“病态批评”模式的影响,自己认可自己,同时也能认可他人,欣赏他人,体谅他人,我们的世界一定是更加美好的。

作者:[美]马修·麦凯(Matthew McKay) 帕特里克·范宁(Patrick Fanning)、马伊莎 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科普 | 指责或批评,是你的保护伞吗?
批 评 的 艺 术
4种病态需求,容易让你走上极端,要小心哟
褒贬由人,取舍在我
为什么你害怕被批评、被否定、被拒绝?
“专家说,夸孩子不好?”NO,不仅要夸,还要视年龄情况能夸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