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体罚女童事件大反转后重温《狩猎》:我们如何避免冤枉无辜之人?

用生命影响生命 · 一杯咖啡活动组织和社群管理团队招新

公益心理科普自媒体团队招募:编辑|翻译|校对|美编

自我成长专刊

AC专栏

适合大众的心理书单(2019-2020版)

给专业人士的心理书单(2019-2020版)


作者 | Arthur Chen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简介:心理圈稀有性别男颜值高咨询师,长相年轻、内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铭:惜时惜人。咨询小时数:3000小时,研究方向:职场心理、婚恋两性、身心疾病、朋辈心理辅导。近期关注:要事第一、正念减压、网络时代人际沟通。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  

联系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

这几天,有无数的网友陷入了双重的震惊和愤怒之中。第一重是,某网友反映自己念小学的孩子被老师体罚到吐血,并且老师还有不法恶行,而校方竟然也置若罔闻。她还附上相关照片,证明孩子吐血的血衣照让许多网友的正义感爆棚,一时间,把把这名老师和所在的学校推上了舆论沸点。正当,网友以为自己在上演一出《熔炉》,在帮助被虐待的孩子之际,却没有想到,在警方调查之后,整个事件发生180度的大反转。

原来,家长所曝光诸多黑料并不属实,那个血衣照片也是用化妆品等伪造出来的,甚至她还找了一些网友帮忙炒作此事。这着实让许多人难以接受。有不少人,也为自己过快轻信他人,冤枉了一个无辜的人,感到有些自责和内疚。这起事件,让我不禁想到一部丹麦电影《狩猎》。以为孩子受到了伤害,然后群情激愤,针对老师,最后才发现,根本是子虚乌有,正是这部电影的主要情节。

我们的社会价值是保护孩子免受伤害,如果孩子发生不幸,当然是非常大的事情。但是不冤枉任何一个人,也应该是一个社会最底线的坚持。经过这起事情,我想很多人都会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如何避免冤枉无辜之人?

由于这起纠纷具体的事实现在还不是特别清楚,所以,我接下去想借用电影《狩猎》里的情节,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二。我认为,大众如果能够从以下三个角度改善认知和思考此类事件的角度,是可以有效避免类似事情发生的:

多用开放式问题进行思维,避免使用封闭式问题进行思考。

为了便于没有看过电影的朋友阅读,我先简单讲述一下。《狩猎》的故事其实很简单。主人公卢卡斯是一个幼儿园的老师,离异单身,刚结识了一个女友。他在幼儿园很受孩子们的欢迎,和邻里之间的相处也很融洽,大家对他还是比较放心的,所以他虽然是个男老师,也能跟女孩子们单独的相处。当然,这也成为日后他被冤枉的一个很主要的背景。

有一次,和他关系很不错的女孩子克拉在跟幼儿园的负责人闲谈过程中,无意间说了一句话,好像在说卢卡斯对她做了什么。这句话,从成年人的角度,会认为可能有些不妥。出于对女孩的保护,这位负责人便倾向于认定卢卡斯可能有问题。

其实,大多数的人都会产生这样的警觉。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那些对生活过分乐观、缺乏必要警觉的人,其实比较容易夭折,也就不会留下后代。而那些对未来忧心忡忡、对外部世界充满忧虑的人,却容易繁衍子嗣,甚至多生育这一点,也是未雨绸缪的考虑。所以,对他人的担忧,也是遗传的产物。现代人比较容易多疑、焦虑,是进化的副产品。因此,这位女老师和广大网友,会有先入为主的担忧,是不可避免的,也未见得是坏事。

毕竟,万一,是真的呢?谁都不敢说一定没有事。

可是,当她邀请另一个同事跟她一起,进一步向克拉了解情况的时候,他们犯了第一个错误。

我们来看一下他们之间的对话:

“他是不是在这里给你看他的小弟弟?”

“是在这里吗,幼儿园?”

“他的小弟弟是硬的吗?”

“你摸过他的小弟弟吗?”

“有白色的东西流出来吗?”

而女孩克拉要么以“嗯”,要么以肢体动作点头或者不好意思回应。

这段对话的问题在哪里?

他的询问,使用的是“封闭式问题”,也就是提问者已经预设好了回答的方向,而回答者要么回答符合方向的答案,要么完全否认方向(一般是不好意思完全否认的,这会让提问者没有面子)。

“封闭式问题”对于需要快速了解的简单信息,比如“今天你回不回来吃饭”等是比较有效的。但是,如果是用于了解一个复杂的事件,就会显出其巨大的弱点。

因为“封闭式问题”其实是结构化的,不允许有弹性空间,所以其结构,也就是问题的框架,实有相当多的部分体现的是提问者自己的预设观点,大多由自己的担心和“脑补”组成。

而作为回答者,要么完全否认问题,要么就只能肯定脑补,很难有机会去表达自己。这样也就让“封闭式问题”的提问者没法跳出自己预设的框架,了解到自己可能也没有想到的内容,当然也就容易犯错误。

电影中小女孩,出于害怕和担心,基本上采用了默认的态度回应。事实上,她什么有用的信息都没有提供,只是帮助提问者完成了自己脑海中的猜想。

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可能存心想去诬陷别人的人,如果我们也采用“封闭式问题”,总是自己先框定了预设,然后给对方出“是非题”的话,其实对方都不用诱导,只要肯定我们的“脑补”,就可以完成冤枉他人的目的了。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那就必须改用一种提问的方式,叫“开放式提问”

“开放式提问”指的是不设定框架和内容,不询问特定的信息,对内容和结果都保持开放的态度,主要功能就是我来听你表述细节到底是什么。

比如上面的那段对话,他们如果采用“开放式提问”和小女孩对话,可以这样问:

“请告诉我,他那个时候做了什么?”

“他是怎么做的?”

“他这么做的时候,你在想什么?”

“你接下去做了什么?”

“你这么做之后,他又做了什么?”

这些问题并没有任何倾向性,是完全放空自己,愿意腾出空间,容纳各种结论,这样也就保证了对方可以最大可能按自己的理解表达,而不会被提问者的思维束缚住。

当然,要回答这些问题,其实比回答“封闭式提问”要有难度得多。除非真实发生过,否则很容易“穿帮”,毕竟细节是魔鬼,完全没有发生过的事情要编造出来,势必会有许多漏洞。

就像这次的体罚女童事件,如果网友也用“开放式提问”去提问当事人,有很多问题她也没办法很完善地作出回答,或许都不用等到警察来盘问,她就自露马脚了。

使用“封闭式提问”还是“开放式提问”的背后,其实是两种思维方式的体现。“封闭式提问”是以提问者立场为主,也就是我认为的考虑的总是对的,这就势必容易陷入主观主义的境地。而“开放式提问”则是以回答者立场为主,提问者不预设立场,也不代替回答者作出判断,抱着谦卑的态度,试图完整地了解事实的全貌。

当然“开放式提问”更耗费时间和精力,也需要提问者有充足的耐心,所以在舆论迅速发酵的过程中,“封闭式提问”相比之下更容易占上风,但是只要我们希望还原事实真相,不冤枉任何一个人,最终还是要回到“开放式提问”的思维之中。

电影中和现实中,他们默认了“封闭式提问”的结果,也没有设想过有别的可能性,然后就在自己的“脑补”变成了现实。而这之后,电影中其他的人也是如此,全部是在用“封闭性提问”的思维,去接受这个“事实”,没有一个人跳出来去打听具体发生了什么,这场悲剧也就此开始。

根据多方信息做出判断,而非根据单方信息直接作出定论。

如果仅仅只是“封闭式提问”,其实还不足以造成冤枉一个人的结果。因为,那也只是听取了一方的观点,还有听取另一个的观点,获悉不同回答作出调整的空间。可怕的是,听完一个人的说法,就全盘认定了这就是事情的真相。

有过新闻从业经验的人知道,事件报道需要有“平衡报道”的视角,也就是说不能仅仅采访事件中的一方,也要采访另一方,甚至相关方,听听不同的人是怎么看这件事的,收集各种不同角度的陈述和观点,彼此佐证,这样才能确保视角完整,整个报道所呈现的更符合客观的事实。

因为,任何一方的表述,往往都会选择以更有利于自己的角度进行叙述,或者他也只能看到自己看到的一面,而这不见得一定是事实的全部。

所以,比较好的做法,就是参考新闻报道的做法,让两方的声音都能够有所表达,并且两边的表达是“平衡”的,也就是围绕一个事实,两方都可以发声表达自己所看到的,不会特别偏重一方,或者没收一方发言的权利。

然而,《狩猎》中当男主卢卡斯希望能够和幼儿园的负责人进行沟通的时候,负责人却选择远离他,并且警告他不要靠近自己。因为在她的心中,已经完全默认了她“封闭式提问”听到的就是真相,那还要和男主说什么呢?

当卢卡斯试图和小女孩的父母亲,也是他的好朋友进行沟通的时候,他们也直接表示,他们认为小女孩克拉是不会说假话的,完全不肯听卢卡斯的自白。当克拉觉得过意不去,主动跟妈妈说,自己说的都是蠢话,卢卡斯什么都没做的时候,妈妈反过来还安慰她,说她会有这样的现象也是很正常的,因为潜意识不希望她想起来这些事情。

你看,我们还会给自己不愿意去倾听另外一方的想法找各种合理化的借口。而其结果就是,我们进一步坚定了偏向一方的认识。

当然,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常常会被打脸。

电影中,后来不仅仅是女孩克拉,有很多小孩子也反映,自己也被这个老师性侵了。他们异口同声地说,他们都被带到过他家的地下室,甚至可以很清晰地描述他家墙的颜色、沙发的颜色。

这么多人都这么说,应该不会错吧?有些人可能还会为自己当初选择站队选对了庆幸。他们往往认为,哪一方的人数比较多,众口一词,就认为这是比较对的一方,自然也没有必要再去听另一方的说辞了。

然而,当警察到他家去,可以看作是有一方愿意去了解另一方的信息时,却发现:实际上他的家,根本就没有地下室。

而这一点也成为了男主成功翻盘的非常有利的证据。

因此,这也给我们以启示,众口铄金未必就是事实真相,也存在集体撒谎的可能,甚至他们也是道听途说,以一种反正大家都这么说,总归跟着大家的说辞不错的心态跟风而已。

这再次证明了只听一面(都是支持一方,而不是指人数)的局限性。

男主的好友分析道:

我们以为孩子不会撒谎,但是可能孩子也会撒谎。

孩子可能是因为他们充满了想象力,所以想象了一个故事。

孩子也可能是听别的小朋友说,也可能是听家长所说。

所以,即便连天真浪漫的孩子,讲的话都不一定是真的,那么我们何以就认为成年人所说的一面之词就一定是真的?

我并不是要你怀疑一切,完全不相信别人,只是想强调,我们不能偏听偏信,或者只认定我们心中觉得更愿意去相信的一方,而不给另一方任何表达的空间和机会。

其实,在是次事件中,我们几乎就很难有机会去听到当事老师和校方的声音,他们可能发出过微弱的声音,但这些信息被大量的一面之词遮盖了,很多人也选择忽视。更多人只是凭着朴素的情感,抱着家长应该不会随便冤枉老师,家长总是保护孩子的立场,就像电影里,抱着觉得小女孩不会随便骗人的立场,从而忽略了其他的可能性。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认知缺陷。

勇于为自己犯过的错误道歉,而不是固执的坚持己见。

所以,当听到另一方的声音,并且拿出了非常确信的证明,这一方其实是被冤枉的。那么,之前冤枉他的会怎么做?

道歉。

亦或者,拒不道歉

我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一件事情可能就是道歉了。因为道歉意味着承认自己犯了错,自己是不足的,自己给别人造成了伤害。而对很多人来说,要面对这些,需要很大的勇气,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得到。

所以,更多的人,即便知道自己可能犯了错,也还是选择坚持己见,即,在冤枉别人这件事情上,不管最后结果如何,他们都不会反转,抱着最初的立场,坚定不移,就是不承认自己冤枉他人。

而这点,是冤枉他人这件事最可悲也是最可怕的地方,那就是即便已经有了足够的事实,另一方也还是会装作看不到,继续冤枉下去,这样也就好像自己并没有冤枉对方一样。

是次事件发生如此大的反转后,有网友发现,依然有不少网友依然视反转为不见,固执地坚持要追究教师的责任。而电影里,也如实地呈现了人性的这一弱点。

在警察和法庭调查之后,没有证据发现男主有罪过,他回到了家里。事情看起来结束了,但是影响依旧:

他家的狗被人杀害,时不时有人往他的窗户仍石头,他去超市买东西,被摊主拒绝交易,并被超市的人抵制甚至殴打,不允许他进入。

而他的朋友,在路边看到了他,也远远地躲着不愿跟他碰面。

甚至,有朋友从他的目光中看出了凶光,觉得他就是要来报复他人的——当然,从心理学角度看,这是一种“投射”,因为自己觉得做了有愧于他人的事情,所以才觉得别人一定会报复自己。

但是,就是没有人愿意跟他说一声抱歉,我之前冤枉了你。

当然,也因为这个原因,当事人也就一直处在了被冤枉的状态,即便他真的什么都没有做,很多人,包括冤枉他的大多数人也心知肚明,他真的什么都没有做。事实上,大部分被冤枉的事件,最终都不幸地走向了这一可悲的阶段,也就是当事实的真相已经澄清,依然有很多人坚持己见,还是不能够放下。

在他们心中,依然觉得,对方还是需要为事件的发生负责,也只有这样认定,他们好像才会觉得自己好过一些。要为此而道歉,对他们而言是耻辱,伤及自尊。所以,为了不让自己体会这些难受的感觉,他们宁可视而不见。这也导致了很多被冤枉的人,就一直就处在一个被冤枉的状态,即便再怎么澄清都没有用,因为这已经不是事实层面的问题,而是捍卫尊严的问题。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不会犯错的。犯错其实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苛求别人一定不会犯错,和苛求自己不犯错,其实都是极端病态的。更值得被提倡的,应该是知错就改,认真道歉,积极弥补。

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根本性地避免有人被冤枉。

可惜,电影中的男主,一直没有等来大家的道歉。

事发多年后,当初打他、攻击他的人,好像都忘记了曾经发生过这么大的事,他们能够握手,能够彼此拥抱,但是依然没有人郑重其事地道歉,为自己冤枉对方这个事实道个歉。

电影结尾时,男主参加狩猎活动,差点被人误伤。在这之前,有个情节意味深长。

电影名提到的《狩猎》,结尾时,男主儿子获得了这张狩猎证,大家为他庆贺,因为狩猎是那个小镇男孩转变为男人的标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伸张正义的举动,也好像是狩猎,要有这个能力精准打击一方。但这多少需要一点门槛,否则就很容易误伤他人。

扪心自问,站出来试图伸张正义的你,是否也获得了这张“狩猎证”,具备了“狩猎”不会误伤的能耐呢?



延伸阅读

现在网络太复杂,很容易就被人带节奏。

如何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不冤枉人,也不被冤枉?

作者推荐你读这两本书,可点击如下链接进一步了解:

END
都看到这里了,请动动手指
给本文打个分
一杯咖啡读者调查时间

您还想看到“影视作品分析”、“社会热点事件心理分析”、“自我成长”什么方面内容?或者,想看一杯咖啡编辑部推送关于其他什么方面、主题的文章?

也欢迎底部留言告诉我们(我们会保护您隐私,不会公开出来,请您放心留言。)

再推荐你几篇好文章

不要再杀一次被15岁女儿谋杀的律师母亲

反对“离婚冷静期”的人,请先冷静

《蝴蝶梦》:活成别人影子的“追光者”,如何成为“发光体”?

拓展性知识啦!59个你可能不知道的性相关词汇

用童话故事《理解边缘型母亲》:如何解读和摆脱畸形的母女关系

当依恋发生“逆转”:不安全型依恋者如何改善与老年父母的关系

几个很可能适合你参加的活动

用生命影响生命 一杯咖啡活动组织和社群管理团队招新
按图画影视组要求,增加声优和戏精招募

To 想脱单的你|参加访谈,让心仪的人主动来找你!

线上公益学习报名|啃书帮:共读《精神分析心理模型》(附抽奖)

公益招募|<学会评价:赞美和批评如何恰到好处>心理研修课报名

一杯咖啡会员社群加入攻略(2020最新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提问技巧及方式总结(二)——开放性与封闭性问题
职位秀场Job Show:面试官的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如何破?
沟通技巧—问的技巧
什么叫封闭式提问?
销售如何把握谈判的主动权(这两条是绝招)
滨州市心理老师:心理咨询参与性技术之提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