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光元泽州民生 接产婆

接产婆

       
    老年人常说:人生人,吓死人。
   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在我的老家泽南地区,孕妇生孩儿,几乎都是靠村里产婆接生的。这种传统延续了多少年,不清楚,且对于接产婆的情况也知之甚少。只待我的孩子出生时,才知道村中的两位接产婆(有的地区叫收生员),竟是弯腰驼背,裹着一双小脚的六旬老妇。
    妻临产前,父亲时常在我耳边念叨。为安全见,我每天班后都要回家,同时,与厂医打了招呼。她交代我在预产期前几天,把妻子带到厂里,随时可以去医院。因此,就一直没和村里的接产婆联系。这一天,我下班刚走到村中天盛和时,迎面碰上了喜运婶(接产婆),还未来得及向她招呼,竟听到她亲切地喊着我的名字问道,“你媳妇就在这两天坐月子吧”?我一听,顿感好奇,便停下车走到她跟前。她仰着头对我说,“‘显’了,叫一声”。态度如此亲切诚恳,简直感动的我要流下泪来。我常年在外,平素常很少与乡亲们打交道,没想到村民中还有人如此关心我,心里顿感暖融融的。
    生孩儿是女人这辈子经历的最大风险。但在当时的农村,当事人确实不知道该如何预防。他们只有听天由命、碰运气。好的是,就有这么一些热心肠的人,她们自愿结伴站出来,无偿地为产妇服务,实在是乡间产妇和婴儿的大救星。今天,巧遇这位救星老人,心中敬佩之心油然而生。据说,从事这种职业的女性,待人亲切,热爱生命。虽都上了年纪,精神却不减。她们心中时刻装着一本备忘录,记着谁家儿子啥时结的婚,媳妇何时坐月子,八九不离十。因此,深受村民的敬佩和尊重。在乡间,她们成了香饽饽,家家户户离不了她们。有这样热心肠的人,产妇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当即,面对慈祥忠厚的老人,我头脑中一闪念,决定不再外出接生。就这样,苍天护佑,四个子女都在老家顺利出生。鉴此,我要感谢像喜运婶和小润他母亲(称呼婶)这样活跃在乡间的接产婆们。由于她们的热情相助、无私奉献,在那个医疗卫生条件非常落后的年代,风雨无阻、默默无闻地召之即来,为乡亲们不知迎来了多少新生命。记得半夜三更去敲门时,一听“显”了,二话不说,起身披衣就跟我走。我在后边用手电筒照着明,可毕竟是黑夜,小脚踏在那坑坑洼洼的街路上,又走的急,几乎是踉踉跄跄,但仍是不顾一切,急匆匆地和时间赛跑。看到这一幕,我的内心感激的五体投地。这么大年纪的人了,黑更半夜受这种颠簸,又没有任何代价(只是吃顿家常饭,分文不取),还如此积极热情,认真负责,视他人的生命比天大。她们才真正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族啊!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专门为妇女儿童健康而建造的妇幼院,无论从设施、技术等方面都越来越完善、越来越高超;医疗条件和人们的健康观念都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医改给人们又带来了方方面面的安全和实惠!由此,乡村的产婆们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她们的功绩不应该被遗忘。她们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图片源于网络  文字凝固时间 乡土永连心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间故事:替鬼接生
民间故事:产婆清明偷偷上坟,路遇难产妇人,她无动于衷逃过一劫
古代母亲分娩,为何接生婆需要大量开水?
<与幼小者> 有岛武郎
产婆
外公如何治难产、早产!(外公讲故事,毛毛学中医系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