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行情怀】王立清:牛铃声响

牛玲声响

牛铃声响

        周末的一个下午,我闲坐家中,偶发童心,遂呼来二三好友,驱车深入一山中觅野果、寻野趣。时值夏末秋初,山中满目葱茏,处处花香鸟语,顿觉心旷神怡。尽情玩赏之间,不觉已近黄昏。忽从不远处的山谷中传来一阵叮当悦耳的牛铃之声,悠扬婉转,从耳畔飘过。极目望去,却全然不见牛的影子,想必是牛群被淹没在这满山苍翠之中!听着这熟悉而又久违的牛铃声,心中升起一阵莫名的感动!这声声牛铃,好亲切!我的思绪随之回到再不会有的从前,回到永回不去的少年……

        我出生在一个穷乡僻壤,是一个只有五六百口人的小山村。村子呈长条状,村民破旧的房屋依山就势分布于南北山坡上,中间被一条东西向的四季常干的河道分隔。

        村民世代农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土地贫瘠,交通不便,“山多石头多,出门就上坡”,是小山村的真实写照。彼时,村民种地,全靠人力和畜力。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着牛、驴等大牲口,春天用它们犁地,秋天用它们运输,使人力可得到稍许解放。

        一家一户各自放牧牲口,很浪费劳力,耽误农活。于是大伙就想出一个办法,由家家户户轮流放牧。轮到哪家,哪家就出一个人,把牛、驴赶到山上去吃草,村中的干河道遂成了牛、驴每天进出村子的必经之路。早出晚归,一户一天,周而复始,以此类推。

        为防备这些大牲口被蛇虫叮咬,家家户户制作了一个铃铛,挂在自家牲口的脖子上,牛、驴吃草和走动的时候,脖子上的铃铛叮当作响,这样就起到了“打草惊蛇”的效果。

        于是,夏日里的黄昏,悠扬婉转的牛铃声,就成了小小山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每当牛、驴一进村,就会铃声大作。尚在忙碌的大人们就会呼儿唤女,让去把自家的牲口认领回来,拴在槽头……

        时代在进步!后来小三轮代替了大牲口。慢慢地,牛、驴退出了小山村的历史舞台……

        我女儿从小在县城长大,竟未看见过真牛真驴……

        在农耕文明时代,牛、驴等大牲口是做出过大贡献的。记住乡音,留住乡愁,记住声声牛铃似乎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返回的路上,我们渐行渐远,牛铃声时隐时现,直到再也听不见……

图片源于网络

王立清:长期战斗在基层一线,擅长诗歌散文创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三秦文学】甄小荣:【山路十八弯】(散文)
[老知青回忆录] 政治队长(六)
王村琐记
关于立夏节气的谚语大全(动物饲养篇) >> 短信居
农村老话“年看驴,月看马,十天看老牛”,到底看的是什么?
生产队的记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