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棣华堂·乡印】秦文堂:儿时记忆(一)








儿时记忆(一)

入学(一)



        小时候,农村学校的教学时间安排和现在不一样。过罢年正月收新生,过年前腊月学生升级或者毕业,也就是说,每一个学年和自然年是吻合的。其间,有春假、秋假和年假,没有现在的暑假,但假期总天数和现在差不多,共七、八十天。春秋假里抽一定的时间,由学校统一组织高年级学生,参加生产队的无偿劳动,在春种秋收中,也能为大人们帮不少的忙。

        我们南马村是陵川当时最大的行政村,人口近三千,户口五、六百。据1963年十修《陵川县志》(未正式出版)记载:陵川三百八十庄,数了南马数张仰”。由于村大人多,我们村里的学校都是双轨制,每个年级都分甲乙班。文革后期,根据国家规定,学制改革,小学五年,初中二年,上初中不出村了,学生从小学可以读到初中毕业,学校也正式成为七年制学校。

       我虚龄八岁那年,过了正月十九填仓节,父亲说,今年上学吧!我很高兴,跑到叔叔家问堂弟去不去?他说去。第二天早饭后,天气依旧有点冷,但阳光明媚,我们哥俩相跟着,说说笑笑到了学校。虽然我们村很大,但我们家离学校却很近,就一百多米。每遇星期天,学校没人,我们也常去学校里玩,学校的环境并不陌生。

       教室里已经收了不少的学生,都在叽叽喳喳的说话。我们见了老师,心里有点紧张。老师先问堂弟几岁了,他说七岁,老师对他说:你回家吧!明年再来。堂弟一脸茫然,扭头就走了。然后问我,我说八岁,老师给我安排了座位,发了新课本。从此,我就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了。

       那时候,农村没有学前班,没有幼儿园,大部分孩子最早也就是虚龄八岁直接上一年级。

       那时候,学生不要学籍,不需要填什么表格、拿什么证件。老师一句话,一切问题迎刃而解。也没人说谎话,几岁就是几岁,同龄人很多,谎话会立刻被戳穿。

       那时候,低年级就是两门课,语文,算术,加起来几毛钱的课本费,不收其它费用。另外的一些学习用具自己买,天底下一个价。

       那时候,我们没有一点娇气。人虽小,但自理自立性强,不需要父母亲往学校送,和老师说长道短。

       回想起上高中时,去附城地区医院(现在的陵川二院)体检,也没有老师送、家长陪。其实,对于附城镇我是很生疏的,我家的亲戚都在高平那边,那次体检前,也就是去过一两次附城,东南西北都分不清。由于当时学制短,初中毕业那年,我刚十四岁。

        那时高中是分片录取,附城,西河底,丈河,曹庄四个乡镇都属于附城片。

       高中开学的那一天,母亲给我准备好了铺盖卷,和一个小木箱,我在箱子里边放了几本旧书,父亲给我找了根废旧的镢把,两头一挑,掂了一下,放在我的肩上,说,挺好。去吧!我就和同时录取的几个同学,挑着这担行李,手里捏着那张通知书,步行十里山路,到附城高中去报到。自己找老师,找宿舍,办上灶。一切就绪后,已经是下午两三点了。

       那时候,都是这样。没有觉得苦,没觉得没人疼,感觉都是应该的。

石板和石笔 (二)



       上小学一年级的当天下午,父亲去供销社给我买回一块石板和一捆石笔。石板约和32开纸的课本那样大小,一捆石笔有二十几根,一共花了两三毛钱。哥哥把我的新书前后皮用牛皮纸又包了一层,在上面写上了我的名字。看着黑黑的长方形石板和灰白色的石笔,以及写上自己名字的新书,心里特别高兴。

       那时候,能用得起纸和铅笔的学生并不多,只有到了高年级写作文,才用纸和铅笔、圆珠笔,用钢笔的也是寥寥无几。低年级学生,都是石板和石笔。有点区别的是,有的学生用的是镶着木头边的石板,看上去精致好看,也不容易磕碰或者摔破。但是,这样的石板比较贵,除了在外工作拿工资的家长,其他都舍不得买。父亲给我买的和大多数同学的一样,是没镶边的石板。

       老师教我们拼音识字和加减法,我们都是在石板上写,交作业的时候拿着石板让老师看,老师用粉笔在石板上打勾打叉。石板可以两面写字,减少了擦的次数。石板容易破,所以,有的同学石板摔破了,又没钱买,只好用一半破的做作业。后来,不知道是谁第一个发现黑铁皮可以当石板用,干脆剪一块长方形的黑铁皮替代石板,这种替代品竟然在学校普及开了,同学们叫铁皮石板,摔不破用不坏,一劳永逸,再也不花石板钱,时间长了,黑铁皮擦得又黑又亮。

       石笔也很不耐用,供销社不零卖,一小捆为一个单位。每根约六七厘米长,用小刀把一头削成尖状,用拇指和食指捏紧,才能在石板上写划,不小心就削折了,一根折两三次也就完了。所以,星期天的时候,同学们常常相跟上去野外山上找几块矸石,一种烧耐火砖的原料,回来用钢锯条自造石笔,但往往弄不成,不是折了就是碎了,偶尔成功几根,也和供销社买来的差别很大,写着不顺手,第一笔下去可能还行,第二笔就成粉末了,写不成字。尽管如此,同学们还是不死心,星期天照样去找,有时运气好,还真找到了能写字的小矸石,不过,不再用钢锯条去锯,整块拿在手里,不容易碎,把前面削尖,就那样当笔使。

       今天想起来,石板一定不是石头做的,可能是陶制品,要经过塑型、烧制、打磨、上色。石笔到底是什么石头做的?至今也不明白。这种石头,虽质地软但又有一定的硬度,削的时候毫不费力,只要写字时用力适中,尖尖不会折。我想,它的制作工艺肯定是机器切割,因为,看上去一样的粗细长短,非常整齐。

       上了三年级后,语文作业才用纸,做算术依旧是石板或铁皮石板、石笔和自造石笔。所以说,石板和石笔,一直伴随着我们整个的小学生活。

三 写仿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增加了一项学习任务,就是写仿,现在叫写大楷,练习写毛笔字。老师首先教给大家怎样拿笔,同学们拿惯了石笔,一下提根毛笔写字,还真有难度。

       第一学期是相当于现在的描红,老师给每个学生写一个样,我们叫“影”,衬在大楷本纸的下面,学生用毛笔蘸墨水在纸上照着写出来。可见当初当一名小学老师最起码要有一手好毛笔字,否则很难胜任。

       可能是老祖先留下的标准,也可能是时代的局限性。那时候人们衡量一个读书人书读的怎么样,首先是拿毛笔字说事,如果有一手好的毛笔字,别人会认为你是一个优秀的读书人。

        经过一个学期的写“影”训练,同学们有了一定的运笔基础。第二学期就上升到临帖了。老师特别重视这一技能的培训,每周两篇,每篇十六个字。老师对于每一个学生的作业都要亲自过目,对于写的好的字,在上面用红水毛笔画一个圈,表示对这个字的结构安排以及运笔的肯定。

       大楷本是用小白纸,也叫棉纸,自己装订的。这种纸是我们邻村泗河纸厂制造的,以桑皮为主要原料,属于手工业制品。有韧性,耐腐蚀,是老百姓过年糊窗、正月十五糊花灯用的。一毛钱八张,有16开纸的四倍大。其他地方这样的纸厂估计也有,各地定价统一,由供销社统一销售。它之所以用来写仿,是因为它吸墨,写出来的字有立体感,好看,和现在搞书画用的生宣有相同之处。一张叠四页,每页可以写三厘米见方的字16个,花一毛钱,恰好叠三十二页,订书机订两个钉,一本大楷正好,一个学期够用。

        我当时用的是柳体碑帖,是父亲给我的发了黄的老帖。临帖一段时间之后,老师在上面画的红圈也越来越多。后来,十六个字,就有超过十个字被画了红圈,并被老师批写“贴堂”,老师裁下来,贴在教室的墙上,展览给同学们看,自己感到有莫大的荣誉。后来,贴堂的次数越来越多,每篇都有12个字以上被画红圈,在教室墙上的学习栏中,贴的最多的就是我的大楷。一个学期下来,大楷本几乎被裁光,只留下前后皮和少数几页。

       其实,在同学们毛笔字写的逐步向好的情况下,也促进了硬笔字写的进一步成熟。那时候,只要是小学毕业,哪怕成绩不太好,写出的字确实像读书人写的字。我长大参加工作后,办黑板报,写标语,写材料,都受益于小学时候打下的基础。

       感叹的是,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英语成为主课,导致国语教育严重滞后,加之后来电脑的广泛使用,手写汉字更是惨不忍睹。教学只为分数,严重缺乏书写训练。甚至有些高学历的人写出的字,像文盲,与身份截然不符。不知道是悲剧?还是悲剧!

四 防疫



        新中国,是在战争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国家。国民党统治时期,通货膨胀,民不聊生;国民党溃败时,又偷运走了所有的黄金储备。所以,虽然新生的人民政权建立了,但一穷二白的贫困面貌并不能一下子改变。瘟疫也频繁发生,伤寒,鼠疫,肺结核,天花,流脑,麻风,血吸虫病等,人民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国家花大力气 防疫治疫,在短短的不到十几年间,这些疫情全部被控制或者灭绝。毛主席曾写过《七律·送瘟神》二首,那是毛主席1958.6.30.看到《人民日报》当天登载的余江县血吸虫病被消灭的新闻消息后,即兴写下的诗篇。 

        其一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故乡因为大,是附城镇的重点村,各个方面的工作,一直深受上级的关注。

        农村,物质基础差。但国家对抗疫防疫一刻也没有放松过,每个乡镇都设有防疫站,都有专门的防疫人员。村里边都有卫生所,上面派一位医生,村上再配一名类似护士一样的人员,维持卫生所的正常运转。平时给村民看看病,打针输液,冬春配合上级搞防疫。

        农村的各行各业,都属于国家的薄弱区域,所以,国家号召文化下乡、医疗下乡、农林科技下乡,不是停留在口号上,而是一项项落在了实处。尤其像我们故乡这样的大村,常年住着上级派来的各类技术干部、专业人才,和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记得其中有一位医生,不知道是从哪个大城市来的,一口普通话,姓赵,大家都喊他赵大夫,个子不高,三十多岁,在故乡住了好多几年。他初到我们村时,不会挑水,大家都帮他,但他不让,自己学,大家看他挑水的样子,就想发笑,扁担、水桶、脚步都不在一个节奏上,就像豫剧《朝阳沟》里的城里姑娘银环。但赵大夫医术高明,为人和善,给村民看好了很多陈年老病,防疫时给大家讲各种传染病症状和预防的方法,老百姓第一次见到这样的专业人才。

       每年到冬季春季,大队都号召村民给孩子打各种防疫针,种牛痘,这些都是免费的。学龄前的儿童是让家长监护着到村卫生所打针,我们学生是在学校集中打,一个班一个班站着队到老师办公室打针。那时国家困难,医生只有一个注射器,带几十个消了毒的针头,打一人换一个针头,注射器不换。所谓消毒,就是把那些用过的针头重新在开水里煮几十分钟,然后下一个班再接着用。除此之外,每年大队都到学校熬中药预防瘟疫,校园里用砖头垒个大火,架一口特别大的铁锅,每天要熬上百斤的中药,连着熬好几天。当时,我们知道瘟疫是会让人生病的,但不知道它的可怕,只知道药汤的苦,不想喝。但老师让喝,我们不敢不听老师的话,每人每天喝一碗,需要喝好几天。村民们也端着锅、盆到学校舀,供家里人喝,都是免费的。一直到1981年土地下户前,年年如此,岁岁如此。

图片:网   络

文章:秦文堂

排版:顽   石

文字凝固时间 乡土永连心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学的石板和石笔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过去文具不寒碜
安秀堂 | 怀 念 钢 笔
石笔 石板
童年的小石板
石板和石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