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旅记散文】邓敏|大地晶莹的泪滴

欢迎光临珠溪语文~



大地晶莹的泪滴

——2019秘鲁公益之旅(五)

邓敏

乘55路公交车进入卡哈马卡市区总要走一座桥下经过,桥旁边是一幢类似体育馆的圆形建筑。我没想过一座立交桥上会有什么风光。车在城里绕时,偶尔还会碰上别的小桥,但桥下及河床里都没有宽阔的水流,只有石头缝里小溪一样缓缓流淌的水声。城里没有蔚然成河的水域。

不过,这次戴着牛仔帽酷似美国西部牛仔的导游一进车就告诉我们要带大家去一个靠近天空的美丽角落——纳莫拉(Namora),去看高山泻湖。一车人显得很兴奋,他们可能事先已了解了那个地方,或者根本就是慕名而往。许多都是从外省来卡哈马卡旅游的,来了也不是一天了。比如我们后排的小伙子和他爱人,还有旁边坐着的妈妈,就是我们上一趟旅行团里的老熟人,所以在车上相视一笑后,小伙子就自动担当起了我们的西班牙语翻译。

车没开多久,在进城的立交桥下停了下来。几乎天天打此经过,却从没想过换个角度,绕到桥上还有这样壮丽的风景在等着我们。所以,下了车,一抬头,我就傻眼了。十四位高大威猛、体格健硕的勇士们两排列队、站在桥头。他们正神采奕奕、精神饱满地迎候着我们。他们手中各自拿着传说中印第安勇士的兵器,或举,或轮,或甩,或砍,或刺,或挑,再配上不一样的戎装、护带和头冠,真是个个英伟超群、勇武绝伦。每个民族都有他们崇拜的英雄和坚守的民族信仰,像秘鲁此前被西班牙殖民统治了几百年,从首都到地方处处是大大小小的欧洲教堂。但你若留心他们的民间工艺、雕塑和美术,大部分还是在展现这片土地上的古老印加帝国的文明。秘鲁国民已经接受了混血人种的事实,但在文化认同上,他们并未将自己归入欧洲,依然保留了美洲大陆古老的文化习俗。

告别桥上十四位印加勇士后,车加大马力开出了城。我们的这位西部牛仔导游话不太多,该说的说完,他旋大了车载音乐声,然后在车门处坐下来。于是,车厢里环绕着欢快的歌声,伴着打击乐器强有力的节奏,让身体固定在车位上的我们,灵魂一路随着音乐摇摆。噢,摇摆!

当我闭着眼,沉浸在音乐中,心中的那个“我”正挺直身子,撅起屁股,准备做一个漂亮的甩头动作。司机一踩刹车,停住了,这样我的脑袋就惯性地朝前方椅背甩了出去。幸好,有软垫。“这又是到哪里啦?”

“罗萨里奥圣女教堂(Santuario Virgen del Rosario)。”我们的团友小伙立刻翻译道,并投来一个关切的眼神。我摸了摸脑袋,尴笑。

教堂,又是教堂。在卡哈马卡市区就见识过或豪华、或素朴、或庄严、或典雅的大大小小各色教堂了,这乡村野外能有什么像样的教堂呢?

教堂毗邻着一块青青牧场。我们的车停在山坡上,所以从坡上看周围的民房、牧蓬矮小又简陋,它在这里的确显得与众不同且典雅大方,没有再比它显眼的建筑了。尽管它只有两层且主建筑大多是木质结构,与卡哈马卡城内大理石石雕外墙、建筑外观貌似巴黎圣母院的巴洛克式殖民教堂伯利恒教堂(Lglesia del Belén)、圣卡塔琳娜大教堂(Catedral de CJA)、圣弗朗西斯科修道院(Convento de San Franciso)等相比,它是远离一群身着中世纪华丽宫廷礼服的贵妇,而静静立在乡间田野的纯朴少女。但它的与众不同恰在这里,不是大理石,没有黄金装饰,可它有大面积的马赛克贴画,外墙、内壁、地面甚至天花板都是令人惊讶的、妙不可言的彩色马赛克贴画。而且每一幅高超技艺的马赛克贴画里都有一个不一样的故事,有“圣母出入圣殿”“圣母加冕”“耶稣受洗”“圣母与圣者”等传统宗教故事,还有几幅比较现代的彩色贴图。比如一幅是穿着一身黑色道袍的神父为一位西装革履的小男孩颁发证书的图画,两个人头上都各顶着一个光圈。还有一幅更有意思,画着一位身背吉他的父亲在慈爱地摸着女儿的头。这幅画跟宗教没有一点关系,但也被安置在圆拱形的壁龛里。我由这幅放置在教堂内的马赛克壁画感受到一种淳朴的秘鲁式幽默。

真没有想到,小小的马赛克竟然有如此奇妙的艺术效果,可以制作出如此精美的艺术作品,我直接怀疑这些教堂内的彩色马赛克拼图曾经启发和影响过现代绘画艺术。比如院中央圣水坛上圣母抱子彩色雕像上方穹顶内蓝底点缀着黄星的图案就像极了凡高的名画《星空》。远远望去,它们的构图和色彩几乎一模一样。

相比卡哈马卡城内大教堂的森严肃穆,罗萨里奥圣女教堂更清新,更让人觉得亲切。庭院中间是彩色圣女雕像,周围是木结构的回廊,廊内墙壁上则是一幅幅马赛克壁画,回廊的木柱和廊檐上也都有宗教主题的木雕,比如廊檐横木上的那一个个鼓着腮帮子的小天使脑袋,就特别调皮可爱。这种回廊型的庭院,让我颇为思念起江浙一带家乡的老房子。

教堂内部的装饰跟城里的是不能比的,单那圣母打扮的怎么跟放大版的芭比娃娃似的,我真是被可爱的秘鲁人又一次幽默到了。教堂两边高窗和门顶上的窗户都用的是彩色玻璃。当光线照射进幽深宁静的教堂里时,这些光怪陆离的色彩给人蒙上了一种奇异的感觉,有点似梦若幻时所看到的景象。然而,更吸引我的则是神像下面的木雕台。浮雕上刻的是家喻户晓的《最后的晚餐》,有意思的是里面每一个人头上都有一个菩萨头上的光环,木雕色彩明暗的处理相当到位,仿佛是专门为那个位置的神像台订制的,因为阳光照射在上面,正好有一个深进的立体感,就好像耶稣和一群圣徒正坐在木阁子里边用餐,看来菜很合胃口,盘子里都空了。我看着看着,生出想见到创作者的强烈念头。在我眼里,这哪里是座教堂,这里简直是艺术的殿堂。这些马赛克贴画、彩色玻璃窗和木雕作品都美得让人窒息。

“西部牛仔”好似懂得我的心思,将我们带到大门外依坡而建的一幢二层建筑里。靠门处就挂着这些民间艺人的照片,而整个上下两层楼都陈列着他们亲手制作的精美绝伦的艺术作品。游客可以任意挑选和购买。而所得费用一半用于支付艺人们的辛苦劳作,一半则用于服务当地贫苦百姓。我很喜欢其中一幅用彩色玻璃制成的圣母画,头顶白纱的圣母垂下眼睑,粉色的脸颊上一滴晶莹的泪珠。这滴泪珠经过了特殊工序的打磨,它微突出脸部平面,在阳光反射下闪闪发光,又好像流过圣母的脸庞,正要滴落大地。

我们在圣女教堂停留了足够长的时间才上车,又在一片南美欢快节奏的歌曲声里继续前行。只不过,这次灵魂不再那么随着歌声摇摆了,它变得有点沉静。

大约快到中午时,我们才在转过一个山坳处突然看到已在近前的一片大湖。湖水在周围群山、碧树、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深邃而沉静。起先看着是湛蓝色的,但是越走越近,甚至下到湖面时,那水却变成了深青色,还略带点浑浊的感觉,有点像透着微绿的琉璃。这是方圆好几百里沙漠地带唯一的湖——圣尼古拉斯泻湖(Laguna San Nicolás),它高出海平面三千多米,是当地稀缺的水自然景观,所以又被爱称为“靠近天空的美丽角落”。

因为湖水的常年润泽,周围群山的植物比其他地方苍翠许多,而且品种丰富,色彩纷呈。河边、山坡岩石上、山巅上幼桉树、小榆树、木兰树等各种芳香的树木杂处一堂。林子里野葡萄、喇叭花、茉莉在树下交错,在树干上攀援,它们从槭树爬到鹅掌楸,从鹅掌楸爬到蜀葵,仿佛是忙碌着为树们牵线搭桥,也一并殷勤地连婚礼用的花廊都准备好了。林中精灵——蜂鸟一刻不得闲,它疾速扇动翅膀,一会儿悬停在一枝藤蔓叶边,一会儿又到野茉莉那儿炫耀,弄得林子不得安分。还有的鸟儿自顾自地在长满红草莓的草地上觅食。

湖上则是另一派景象,除了近岸处一丛丛细密的水草和茂密青绿的芦苇外,还有几只野鸭在湖面威武地巡逻,它们沐浴过湖水的羽毛在阳光下闪耀着浓绿锦缎般的光泽,高昂的脑袋神气活现。但这片湖恰恰不是它们的,或者它们还不算主角。那主角是什么呢?是湖上用金色枯芦苇铺设的一座座人工浮岛。这种浮岛有房子可以住人,浮岛之间有的有桥相连接,要去远一点的浮岛可以乘坐一种叫托托拉(Totola)的船。这种船也是用芦苇编制而成的,小一点儿的狭长、两头尖尖翘起;大一点的是两条尖头船拼在一起,中间呈长方形,宽而平坦。我们游人就乘坐这种大的托托拉船。再豪华点,在船头用芦苇编个大大的动物头像,俗称“马驹船”。

在这样的浮岛上生活,不用担心掉下去或者会晃动。我就上去体验过。我不会游水,胆子小,怕从托托拉船踏到浮岛上因为人多用力过猛,浮岛会踩偏离原位,所以死死拽住绳子连滚带爬翻上浮岛。结果,那么多人上岛,岛纹丝不动。有大胆的跺跺脚,跳几跳,岛还是一动不动,像立地生根在水里。浮岛表面的芦苇很柔软,放下安全性的顾虑,我们也就或坐、或躺、或打滚,在干净舒适的芦苇垫里尽情玩耍了。在浮岛上不仅可以安居,还可以养殖生产。当地人就圈出三个方桌面积的水域,用来养黑黝黝的鳟鱼。鳟鱼肉质鲜美,是岸上餐馆客人们最爱点的美食。我们中午就点了一份酸橘汁腌鳟鱼和秘鲁特色美食——油炸豚鼠,伴上中国人爱吃的米饭,赏着湖景,真是极具人生之享乐了。宁静晴和的日子、色泽绚烂的山林、碧波荡漾的湖水、美味可口的佳肴、无比喜悦的心情,这一切云聚在一起,我们对生活又“夫复何求”啊!

可是,关于浮岛的来由,有一个并不这么轻松愉快的史实。这里的浮岛只是一个现代旅游项目。真正的浮岛,真正常年生活在浮岛上的人们在秘鲁东南部与玻利维亚相连的的喀喀湖上。据说,那些住在浮岛上的人们是一个叫乌罗族的小族群。他们的祖先为了逃避印加帝国和其他大部族的迫害、追杀,不得已才躲到的的喀喀湖上的。他们发现湖里长长的芦苇不仅可以用来掩护自己、芦芽可以吃、可以存命,连枯萎的苇叶、香蒲都可以利用。于是他们用湖上这些天然柔嫩的植物铺设了可以稳稳当当住的人工岛,还用芦苇编成遮风挡雨的房屋、床、桌子等家具,甚至岛与岛之间来往的船只也是就地取材编制的。悲悯的大湖庇佑了这群弱小族裔的生命,给这个悲惨的故事续上了一个稍稍温暖的结局,也带给惨淡的人世一丝光亮。

我看着眼前这片明净的湖泊,它在阳光下熠熠闪亮。晶莹澄澈、润泽万物,好像大地母亲慈悲的泪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探秘秘鲁神秘浮岛
用芦苇编制的岛屿,在海上已漂浮1000多年,生活与世隔绝
南美秘鲁浮岛人,芦苇为家,与世无争800年
8.的的喀喀湖 用芦苇编制的神秘浮岛
南美洲:的的喀喀湖(玻利维亚一侧:太阳岛;秘鲁一侧:漂浮岛)
神秘秘鲁浮岛人 与世无争的800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