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香樟园】邓敏 |大境界和小境界

欢迎光临珠溪语文~



大境界和小境界

——邓老师讲《人间词话》之七

邓敏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

王国维在这段话里提到两组反义词——“大小”“优劣”。境界有大有小,但并不就对应认为境界大的就优、境界小的就劣。也就是说,境界虽有大小之分,但大境界和小境界之间是平等的,并无优劣之别。那么,关于这段话就生出了另外两个疑义:一、何为大小?二、境界到底有无优劣?

境界的大小要联系作者所举诗词的例子慢慢来讲。我们先分析第二个问题,到底有没有好境界和坏境界的区别呢?境界有没有高下之分呢?

我认为,没有。为什么这么说呢?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开篇就是这么讲的,“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意思即,境界是评论诗词的最高标准。有境界的诗词就格调高,词句好。五代、北宋的词之所以独绝,就是因为有境界。这段话在告诉我们,好的作品是有境界的作品,有境界的作品就是好作品。好的又怎么分优劣呢?自然,好作品只能是优啊。所以,境界分有无之别,却无好坏之分。有境界的就是优秀作品,无境界的作品在王国维心目中是不入流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第三则里说“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这句话在告诉我们,古人写词,写有我之境的多,但是他们未必不能写无我之境的词,这只在于豪杰之士能够独树一帜罢了。乍一听,觉得作者有所指,好像暗示“豪杰之士能自树立”的无我之境要比写者众多的有我之境高人一等。但你再细细分析其中的语境和语气呢?

古词里只不过有我之境写得多而已,词人也不是不能写无我之境,只要他们能够独树一帜,以物观物,用自然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看待人类的情感,抛却一己之情,冷眼看天下,写无我之境的词也不是不可能。这句话反映了两个方面:一、词作以写有我之境居多。其实这不难理解,因为词的诞生跟人们的休闲、娱乐、抒情的需要密切相关,词没有诗那样一本正经的庄重。它的好就在于轻快、活泼、直率。自然,人们借用它来抒发一己私情,也自然是有我之境的词创作得多了。二、王国维在这里也只是说,能写有我之境的词人也可以写无我之境,只要他们换一种角度来观察和看待事物就可以了。当然,从人的认识本能来讲,从有我之境到无我之境需要词人的自我修养、自树立,并不是所有词人都能有冷静的心态、以客观的视野来表现这个世界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的第三则末讲这句话,其意在强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区别。接下来,他在第四则里又说,无我之境优美,有我之境宏壮,抒情各有特点。优美和宏壮,在审美上并无高下之分。

所以说,境界有大小、有无之分,并无优劣、高下之别。有境界的词就是好词,就是“最上”的词。下面再具体来看看,什么样的是小境界?什么样的是大境界?

水槛遣心

(唐)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王国维认为,杜甫的这首诗里有小境界。怎么个小法呢?从题目就可以看出杜甫是在成都郊外的草堂临水远眺,以遣一己之私情。还真挺小的,个人的小开心、小愉悦,与他人无关,也不关家国天下。

再看,为什么开心呢?开心的内容是什么?原来,颠沛流离的杜甫以及家人终于有个安身之所了。虽然远离繁华地带,但空间面积大,周边视野还开阔啊!显然,能有个地方住,杜甫并不嫌地僻荒远,反而自得其乐、自鸣得意。他享乐于其中的是什么呢?是草堂四周的春景,是大自然中最寻常易见的东西,但在杜甫眼里却有了不一样的风韵。澄明的春水与岸齐平,幽深的花木向晚更加绚烂。春水的绿与晚花的红,远景的冷(静)与近处的暖(闹),这种绘画大手笔的背后,是一颗对美好无端欢喜的心。

我觉得“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与“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并不是同一种绘画风格,也不应在同一画面中。前一联色彩明丽、春意盎然,当以大面积色块来表现。而后一联清秀活泼、生动有趣,当以大千减笔画法再现。我想起了张大千笔底下姿态横生的虾和淡淡的几抹水草,其余都是空白,而一个活灵活现的水下世界就呈现在眼前了。同样的,杜甫眼里“细雨鱼儿出”和“微风燕子斜”也当是一片空白明静的天地,几只小鱼儿探出脑袋,在水面上吹出一个个小小的同心圆,连同浅浅的细雨丝溅入水面的波纹一起勾勒出既动且静的画面。“微风燕子斜”就更简单了,连天也不要,风也不要,就两三只燕斜斜地飞入人间,用它们弯弯翘起的羽翅斜飞成一道清风的模样。想来,杜甫日日流连于草堂,真是对自然春色揣摩得细微入神了,才有如此机巧之心,吟哦出“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这样空灵又微妙的诗句来。可见,诗人有一颗不被尘染的童心,那也是一颗幽静淡远的闲心。

我们从《水槛遣心》这首诗中看到杜甫的小愉悦、草堂的小春色、细雨、鱼儿、微风、燕子这些小事物、小意象。但我们又不以其为小,因为从这些小境界中我们也感受到一生潦倒的诗人、经历安史之乱重创的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巨大满足、对生命复苏的无比喜悦和一颗永远谦卑于自然的虚空之心。没有这样的闲心,是无法在巨澜怒涛似的生涯里安然闲渡过来的,也更不会体悟出“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中所蕴含的宇宙的奥义。

后出塞

[唐]杜甫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这是杜甫的一首军旅题材的诗,写一位新兵赴军出征关塞的所见所闻。描写边塞及部伍生活情形,显然相较于《水槛遣心》的暂得其乐的个人小情怀,从题材上讲是比较大的。再来看看景物的选取、意象的选择,“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这里的“落日照大旗”相对于《水槛遣心》中的幽树晚花,色彩都一样是红色,但一个是红得壮烈、红得炽热。想想旷野上一轮巨大的红日,正如高建群在《西地平线上的三次落日》中所写的那样,它“是大自然伟大造化的杰作,而且较之日出,落日景象则更庄严、神圣和具有悲剧感”,作者称在西部看到的落日景象为“雄伟的景象”。而苍茫的大地上,一轮血红的落日偏偏静驻在一排排猎猎招展的将旗之上,这是怎样壮阔而又让人震撼的景象。而“幽树晚多花”的红,因为树之幽密、花之绚烂而暗淡了许多,温柔、恬静了许多。

“马鸣风萧萧”和“微风燕子斜”同样写风,一个强烈到用声音来表现,马嘶风鸣,边地战马长鸣,朔风萧萧,让人闻之心惊胆寒。而一个风微小到无声无息,燕子轻盈地斜掠过和暖的春风。所以,意象选择上一个宏大,一个精巧;意境上一个高远壮阔,一个平静和缓。

甚至在用词上也有别,比如“落日照大旗”的“大旗”,“平沙列万幕”的“万幕”,在气势上也显出边塞诗的一种粗犷的情感和千军万马的阵势。而“幽树晚多花”的“幽”、“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的“细”和“微”都折射出情感的细腻、细小。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这两联中既有景、有情,又有战士们月夜宿营真实生活的写照。空旷无边的荒漠上一轮明月高悬中天,本身色彩和感受上就是凄寒惨淡的,偏偏在这样沉寂悲苦的夜晚,数声令人哽咽的笳声划破夜空,吹落在人心头,使那些经历白天急行军后安静下来的战士肃然而有凄惨之状。早晨还兴冲冲从洛阳上东门出征的新兵,不知此时会在月夜帐幕里想到什么。

《水槛遣心》和《后出塞》都是杜甫写的,前者情感细腻悠闲、意象精巧细小、意境从容和缓;后者情感粗放凄清,意象宏大开阔,境界高远雄壮。可谓小有小的好,大有大的妙,各有千秋。而且同一位诗人既能写小境界的诗,也一样能驾驭大境界的诗。

刚才讲的是杜甫的小境界的诗和大境界的诗。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秦观的两首词。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 宋 ]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这首词从“小楼”“淡烟”“画屏幽”“飞花轻似梦”“丝雨细如愁”“小银钩”这些词语及意象的选用上就可看出是一首幽婉含蓄的小境界词。而从“宝帘闲挂小银钩”这种室内用具可大体推断抒情主人公可能是一位女性。这位女子深居小楼之上,在春阴的清晨醒来,也许是索寞轻寒的环境惹的,也许是无端生出的百无聊赖的愁绪,总之她感受到的一切、看到的一切都冷冷的、懒懒的,令人兴味索然。初春的早晨阴沉得如同深秋,屏风上淡烟流水也色彩幽暗,令人望之生愁。

不知要怎样打发这样幽渺伤感、寂寞难耐的一天,女子拉起窗帘,随手挂在小银钩上。窗外“飞花”“丝雨”的世界跟室内一样弥漫着无边的愁绪。最妙的正是用虚幻的梦来形容飞花,以抽象的愁来表现丝雨,同样又抽象与具象之间互现。飞花似梦一样飘渺,而残梦又如同飞花一样无凭无依、飘忽不定,女子的春日生活轻得如梦似花、迷离朦胧、若即若离。细雨如愁一般无边无际,但春愁也正似丝雨一样细密绵长、茫无际涯,女子的心绪细腻得如愁似雨、哀婉迷蒙、漫无边际。这两句合起来正深挚地描绘出闺中女子面对寒春无端生出的说不清、道不明、也拂之不去的闲愁。所以,“宝帘闲挂小银钩”这一句既是深钩室内、室外之景,同时也是全词感情的一个暗扣——词人描写的是一种细微幽渺、不易捉摸的淡淡的闲愁。

虽然是不可捉摸,但词人却以柔婉曲致、细腻含蓄的笔触,将这份飘忽不定、不即不离的愁绪写得真实可感、哀婉动人。不得不感叹秦观有一种大家的手笔,能将个人的气质情感与词的抒情特征完好地融为一体,借一位女子无端的愁绪写尽人人都可能突然而感受到的飘渺又莫名的闲愁。

踏莎行·郴州旅舍

[宋]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秦少游的这首词,我在前面已讲过。与《浣溪沙》中春日阴晨,莫名其妙袭来的闲愁相较,这首词则表现的是作者积压日久的贬谪之情,所以这里的愁情具体、明确,关键是浓重、压抑。这一点无论从“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这样写寒春暮景的句子,还是从“砌成此恨无重数”这样直接抒发深悲沉恨的语言里,都能真切地感受得到。所以,从情感角度而言,相对于前首词飘渺不定的空虚之感,这种因党争被贬的冤屈、不甘,这种才华被抑、有志难舒的愤恨、沉痛,这种人生际遇的凄凉、绝望,这些种种的情感日久天长更加浓郁、沉重,堆积心头,也就变得更为巨大、庞大。

巨大、庞大到什么程度呢?“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看不到“楼台”,望不见“津渡”,天地之间、万事万物都被雾笼烟锁着。除了灰蒙蒙的一片,什么也寻觅不着,什么也看不见。闭眼是内心无底洞般的深愁,睁眼是充斥人间、无处不在的漫天迷雾。这雾笼烟锁的世界有多广、有多障眼、有多窒息,你就能想象到词人的这份愁情有多大、有多深重、有多无望、有多压抑。怎么逃也逃不出去,怎么寻也寻觅不着。命运的大手掌控着你,无边无垠、无穷无尽。这就是该词中缘情而生的阔大沉重的境界。

以情感细腻婉约著称的秦观一样可以创作出大境界的词。可见,好的作者既可以写意象精巧细小、情感细腻悠闲的小境界作品,也可以写意象宏大高远、格局开阔粗放的大境界作品。无论境界是大是小,都不关优劣;只要有境界,就是好作品。

编辑|蔡兆霞

校对|吴中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人间词话卷上 手定稿 境界大小,不关优劣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这样才能读懂《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13)
王国维《人间词话》精解(八)
0081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唐·杜甫: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