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习任务|《论语》微写作(二)

品质    语文     生活

【《论语》微作文题】

“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对今世仍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在《论语》中有许多警醒后人的名句,可以作为论点,可以作为论据,也可以作为引子,写一段不少于300字的议论文。

学而篇第一·泛爱众,而亲仁

——《论语》微写作二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言,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翻译】

孔子说:“弟子在家里要孝顺父母,出门要恭敬兄长,谨慎说话,博爱众人,亲近仁者。这些都做好了,还有剩余精力,可以读点书。”

【微写作】

孔夫子的这句话是在劝诫我们后人要有孝心,要亲近仁义、有智慧之人,要学习知识。贫士养亲,菽水承欢既是尽孝;待年长者为己出则是为“出则弟”。做人讲究诚信,“庸言之信,庸行之谨”,平时做到行为谨慎,言而有信。与人交往,注重博爱,以养其平等容众之德。

孝顺父母,爱护弟妹,谨言慎行,博爱众人,亲近贤者。“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行此五事外,即是“余力”。我们求学,当先以此五事为本。行此五事,非无余力学文,是言学文先求其本,无本之文不可取。故云“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三国时期有个叫黄忠的大将,他独立研发了大炮,并且采用沈梦溪介绍的炸弹帮助蜀国。他上战场也不忘记老父亲,与其他五虎将成员关系融洽。他六十多岁时还研读《孙子兵法》,这才是勤学不倦、老当益壮的表现。作为一名普通人,我们首先要有良好的品德,其次是不断的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地造福他人。

(高二12班 丁翔)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翻译】

子夏说:“尊敬贤人,连自己平时待人接物的态度也变好了;服侍父母,能竭尽全力;辅佐君长,能不惜身命;与朋友结交,说话算数。做到了这几点,即使说没读过书,我却敢断定他有学问。”

【微写作】

成绩过人并不代表品行高尚。这种现象如今越来越多,有些人空有一身好成绩、高学历的标签,比如最近一起准研究生虐待房主宠物犬致死的事件。作为一名高材生,成绩优异却品行不端,实在令人可叹。

人的学问往往体现在生活的一举一动之中。有些名牌大学高材生虐待双亲、不尊师长,学校的教育教会了他们应付考试,却没有能让他们学会真正的学问。如果一个人品行不端,纵使是天才,也并不是真正的有学问。相反,有些普通人,他们虽不是什么名牌大学毕业,没有什么过人的成绩,但他们在生活中孝敬父母,尊重他人,言而有信,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相比那些成绩优异的人,他们不仅有学问,而且是学到家了。真正有学问的人一定是先有德而后学。

(高二6班 徐文烨)

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翻译】

孔子说:“君子,不自重就没有威信,学问就不扎实。做事应以忠诚、信义两种品德为主。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结交。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微写作】

从文化上而言,孔子讲究君子成“仁”。“仁”实际上就是人与人之间需要与被需要的关系。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有一言而终身行之者也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见,在人的一生当中,自身的完善并不足够,我们需要去发现自身的缺点,并正视它,努力去改正它。

在集体中,我们渴望被需要。这就需要我们做到自重、与人为善,改正过错来提高自己。现在常听到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的话,我想,这依赖于人们不只是考虑自我的利益实现最大化,更要将他人或者群体的利益也考虑在内,适当做出让步,以实现自己被需要的价值。

我们要走出狭隘的自我,改善自私自利的坏习惯,去拥抱身边的他人。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至于迷失方向,才能在“大我”中成就最被需要的“小我”,实现自我的提升和完善。

(高二12班 唐龙祥)

1.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翻译】

曾子说:“慎重料理父母丧事,诚心追祭历代祖宗,人心就复归仁厚了。”

【微写作】

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在做一个善良的人之前,先要做的就是孝顺父母。可父母终有老去的一天,料理后事也就成了一件严肃庄重的事情。同样,我们的祖先也要敬重,诚心祭拜他们,这样我们的心也就复归仁厚了。

为何料理父母的丧事如此重要呢?父母怀胎十月生下你,辛辛苦苦养育你,人应心怀感恩。人终有一死,这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但让父母走得体面、慎重料理他们的后事是我们唯一能做到的。而通过丧葬仪式的不断强化,“孝道”就会深入人心,人民的道德水平也会提高。

为何要诚心追祭历代祖宗呢?中国人对血缘关系非常重视,这要追溯到西周时期。西周的宗法制就显示出了血亲文化的特点。这也在潜移默化地形成我们对祖先诚心祭拜的习俗。

做到上面两点,心灵得到升华,人心也就复归仁厚了。不过,现代人更看重生前对待父母的态度,死后都是虚的。因此,有一句话说得好,“我们长大的速度赶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让我们善待自己的双亲吧!而祭祖中烧纸等一些旧习也被网络祭扫等新的方式所取代。但不管时代怎么变,“慎终追远”的意义还是要谨记的。

(高二6班 王文聪)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翻译】

子禽问子贡说:“老师每到一个国家,必定能听到这个国家的政事。这是老师主动打听的,还是别人自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是靠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态度才得以了解的。老师了解国情的办法,也许跟别人的办法不同吧!”

【微写作】

孔子是春秋时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培育了三千多名弟子,在全国具有深远的影响。很多诸侯国的君主都期望孔子的光临,希望向他请教政事。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虚心求教,结识了许多有才能的人士,可以向他们请教、询问国家政事,求之于自己的“老师”。

一个人是否有着优秀的品质,是其成大业的一个重要条件。楚汉之争,刘邦为什么最终取得胜利?是因为刘邦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和任人唯贤。他手下有很多能人,如萧何、张良、韩信、陈平等,他都能知人善任。而项羽有范增这样的人物,但其不听劝导,嫉贤妒能,这是他败北的重要原因。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最后在诸葛亮的鼎力扶持下形成三国鼎立的局势。这是因为刘备有礼贤下士的良好品质,而起初兵力最强盛的袁绍则最终失利。他虽有如许攸、颜良、文丑这样的人,但又常常猜忌他们,最终导致失败。这就与刘备形成对比,突出了好的品质的作用。

任何事情,机遇都不是凭空出现的,需要靠自己寻找发掘,并且懂得如何去珍惜它。“求之”与“与之”都需要自身有“温、良、恭、俭、让”这样让别人认可的品质与精神。这样才可以“闻其政”。

(高二6班 夏锦涛)

编辑:蔡兆霞

校对:吴中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毁三观】那些警世名言都是断章取义,连老师都是错的!!
嘿,论语|《论语》产生的成语都在这里!看完这些也就读懂了论语
论语讲义-学而第一(5)
星子: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读《论语》有感|随笔
论语·宪问14-40
《论语》精选之一:素质教育和书本教育孰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