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许言】为什么称牡丹为“国色天香”,来历是怎样的?

牡丹花丰姿绰绝,形大艳美,仪态万方,色香俱全,观赏价值极高,在我国传统古典园林广为栽培。我国以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



 


自宋代欧阳修第一部牡丹专著《洛阳牡丹记》问世以来,已不知牡丹有多少品种被记录下来。其中名品,单听介绍已令人为之动容,如宋人朱弁《曲洧旧闻》说:“姚黄尤惊人眼目。花头面广一尺,其芬香比旧特异,禁中号一尺黄。”要知道,宋代一尺,约合今30厘米。如此品态高雅的“一尺黄”,盖非“富丽堂皇”、“雍容华贵”等赞辞莫能当之,可悟牡丹别称“富贵花”之名不虚也。




《玉海》引《海记》载:“隋炀帝辟地二百里为西苑,诏天下进花卉。易州进二十箱牡丹,有赪色、鞋红、飞来红、袁家红、醉颜红、云红、天外红、一拂黄、软条黄、延安黄、先春红、颤风娇等名。”


 




西苑是隋炀帝营建东都洛阳时所辟的御园。所引进的牡丹佳种产于地处河北的易州,而从令人眼花缭乱的牡丹品名看,绝不可能在短命的隋王朝那么一段短期内便可突然冒出来的,其培育的历史足可往前推——北周,再往前推——北齐……又有什么可惊异、怀疑的呢!


 




话又说回来,牡丹虽在隋炀帝时“发迹”,进入宫廷,只是群芳中的“一枝”,尚未获得后来的那种荣宠;牡丹真正的大繁荣局面出现在唐宋时代。


 




唐代,牡丹首先受到皇帝的青睐。


 




高宗皇帝曾召聚群臣宴赏双头牡丹。武则天亦下令将西河精舍的牡丹佳品移植内廷。 开元中,皇宫内兴庆池东沉香亭前牡丹盛开,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乘夜游赏,诏来翰林学士李白命赋诗助兴。李白即以牡丹喻贵妃,遂成“云想衣裳花想容”、“一枝红艳露凝香”、“名花倾国两相欢”,《清平调》辞三章,极是脍炙人口。


 




太和、开成间,唐文宗特地打听京城传唱的牡丹诗中,谁者第一?得到的回答是中书舍人李正封。句有“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文宗闻之嗟赏移时。


 




从此,牡丹有“国色天香”的美誉。



 

 

本组图片拍摄于许昌学院牡丹园内。


转发就是支持,关注即是帮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牡丹历史 | 历代名人与牡丹的故事
隋炀帝杨广是怎样的人?有哪些关于他的传说?
牡丹花历史人物的传奇1
彭老师谈传统文化 | 神州游记·“扬州也是芍药、牡丹和琼花”
揭秘:隋炀帝三下扬州的历史真相
令隋炀帝痴迷到献身的琼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