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许言】许昌春秋楼修复秘闻:当年募捐1000多万!


在市区文庙前街,一处雄伟、壮观的明清古建筑群格外醒目。穿过明代关宅雉门,一座重檐歇山式高台古建筑映入人们的眼帘,建筑上著名书法家启功题写的春秋楼匾额格外醒目。春秋楼,又名大节亭,曾是关羽秉烛夜读《春秋》之所。

从文庙前街的关宅雉门拾阶而上,跨入大门,迎面一处建在高台上的古色古香的重檐歇山式建筑就是春秋楼

历史上这里被称作关公宅、武安王庙、关王庙、两院英风庙、关夫子祠、关帝庙。明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重修武安王庙碑记》记载:许学东有关武安王庙,创建自元至元年间……许敦义者捐金若干,重修增饰,计旧堂五间,中设仪像,外门三间,上悬题额。今为复廊五间,布置整齐……从人们发掘出来的碑刻来看,现存的春秋楼古建筑群,始建于元至元年间,距今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了。

《从碑文记载看春秋楼沿革》文中介绍:到了清代,春秋楼的名称随着关羽封谥的提高,由关王庙改称关帝庙

如今的春秋楼景区外院中轴线上依次有雉门、钟楼、鼓楼、春秋楼、刀楼、印楼、关圣殿等,内院有问安亭及甘、糜二后宫,挂印封金堂等建筑。其西与文庙毗邻,总占地面积30余亩。该景区属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3A级旅游景区,是许昌对外展示旅游形象的一个窗口。

历经元、明、清三代多次修葺,这里形成了一宅分两院的基本格局。历史上,政府曾对春秋楼进行了多次修葺。

关于一宅两院,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东征。经下邳之战,曹操俘获关羽及刘备的甘、糜二位夫人。为保护皇嫂安全,关羽暂且归附了曹操,来到许昌。曹操非常看重忠义仁勇的关羽,拜其为偏将军并赐府宅一处,让关羽和二位皇嫂同住。

为了避嫌,关羽将宅院一分为二,自己住外院,皇嫂们居住在内院,遂留下两院英风的佳话。对于此事,清许州知州甄汝州还曾作诗一首:秉烛中宵暂避嫌,宅分两院亦分权。依曹不久仍归汉,留得英风在颍川。

两院英风成为清许州十景之一。在由王秀文于1923年主持编修的《许昌县志》上,记者看到了两院英风图:门前两头石狮,春秋楼等古建布局规整,中植松柏,风景秀美。据了解,清廷于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两次完善了两院英风的基本格局。后来,由于战乱和其他人为原因,春秋楼等建筑日渐衰废。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春秋楼的保护比较重视,并分别于1959年、1979年和1989年进行了三次整修。

1980715日,春秋楼被确定为许昌县(今建安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春秋楼的风采逝去,文庙等建筑也破旧不堪。

幸运的是,一场对文物资源进行保护与开发的机遇,在20世纪90年代初悄然降临,春秋楼迎来了蝶变之旅。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三国演义》连续剧的拍摄及旅游业的逐渐兴盛,社会上兴起了一股三国文化热

为挖掘许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当时许昌市、县准备联合开发春秋楼。1991年,许昌市人民政府拨款70万元,对春秋楼文庙院的部分住户进行了拆迁,为该景区的全面修复打下了基础。

1992年,许昌春秋楼文物管理所成立,春秋楼景区被确定为许昌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年底,许昌市、县联合开发春秋楼,成立了春秋楼修复筹建处

该总体规划的目标是: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从1993年开始,用4年多的时间,对许昌所有文物古迹进行全面保护和维修,并对包括春秋楼在内的35处重点文物古迹,在保护维修的基础上,适当开发利用和对外开放。

1997年年底,建成以文物古迹为依托的中心文物旅游区和东、西、南、北4条文物旅游线。就这样,春秋楼迎来了新一轮的修复。

1995年,许昌市开始对春秋楼等古建筑大规模地修复,这一年成立了许昌市春秋楼文物景区修复工程指挥部,由一名副市长任指挥长。

针对春秋楼、文庙的修复,当时的规划提出要按照志书记载,恢复春秋楼两院英风的格局。西院内,修复照壁,重建山门,维修、彩绘春秋楼;楼内塑关公夜读《春秋》像,建关圣殿;东院,建问安亭,甘、糜二后宫等。

文庙院内工程则有:维修山门、戟门、大成殿、东西庑。大成殿内塑孔子及弟子像,并整理石刻等。

由于修复春秋楼等文物景点工程量大、耗资多,当时还成立了许昌市修复春秋楼暨三国文物景点募捐委员会办公室。为了发动各界积极参与,当时我市拟了很多口号,如保护文物古迹,弘扬民族文化修复春秋楼,请君慷慨解囊等,还印发了修复春秋楼募捐倡议书。

许昌市委、市政府号召社会各界捐款,得到了积极响应。国家粮食局许昌直属库从宣传发动、筹集资金到募捐仅用了3天时间,单位和个人捐款112560元,成为全市第一个捐款单位。

市直文化系统非常支持文物修复工程,超额完成了募捐任务。

越调表演艺术家毛爱莲、豫剧表演艺术家任宏恩为修复春秋楼慷慨解囊,各拿出1500元。

曲剧表演艺术家张晓凤虽在外地演出,但心系募捐活动,委托他人捐资1000元。

市文物钻探队听说要募捐,将全队多年来积蓄的50000元全部捐出。

春秋大剧院则表示,要将世界级巨片《真实的谎言》当天放映收入本剧院的分成部分全部捐献。

浩大的修复工程获得了许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最终筹集资金1000多万元。

199512月底,修复工程开始动工。

山门新修复的关圣殿由当时河南省古建专家李传泽带领团队设计,高达33.1米,三重檐,歇山式高台建筑,高大雄伟,金碧辉煌。内设15米高的关公坐像,为亚洲室内最大。

塑像由南阳一家公司负责制作,先在郑州做石膏小样,让领导、专家把关后,再套圈按照比例进行放大,程序复杂。室内的壁画则由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知名画家徐云参与,所绘人物形象十分生动,可谓修复中产生的精品之作。

做关圣殿内的武将时,碰到下雨天,制作出来的塑像受到影响,无奈只得重新制作。

在修复过程中,很多珍贵的碑刻被发现。通过这些碑刻,人们对春秋楼历史沿革的认识更加清晰。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春秋楼景区的雉门是当年城隍庙的山门整体迁建过来的。

当时,春秋楼景区的大门非常破旧。于是,提议将位于人民路城隍庙的山门整体迁建至春秋楼。这样做对山门这一明代文物也是一种保护。所谓整体搬迁并不是整体直接迁移,而是先将文物构件进行拆除、编号,对损坏的进行更换,然后在新址上进行重建。

1997年上半年,为了申报河南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许昌春秋楼文物管理所成立了申报小组。

1997年年底,修复工程结束后,春秋楼等建筑的面貌焕然一新,1998年元旦起,对外试开放。

修复后的春秋楼古建筑群,总占地面积为2万平方米。新修的关圣殿高大气派,成为人们拜谒关羽、观光旅游的新人文景观;修复后的春秋楼设置了高台,内设关公读《春秋》塑像;西侧的文庙大成殿等也进行了修复,一改过去的残破面貌。文圣、武圣并祀,文庙、武庙比邻的格局,在当今是较为少见的。

许昌党政军历届领导、社会各界百姓28000多人及企事业单位250多人,捐资1000多万元,把原来损毁殆尽的春秋楼遗址彻底修葺。据许昌市文化局编印的《许昌关公文化》一书记载,重修后的春秋楼景区气势恢宏、蔚为壮观。

春秋楼修复后的首个建党节,即1998年建党节,春秋楼景区免费向社会开放一周。观者如潮,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

时间在变,但许昌对春秋楼景区保护和开发的决心一直没变。2000年,春秋楼、文庙遗址被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春秋楼景区作为许昌的文明窗口单位,承担着各地参观考察团、游客的来访接待工作,代表和传承着许昌厚重的三国历史文化,必须对文物负责、对历史负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许昌市内去哪转?三国历史告诉你!
许昌网
《关羽为何不越雷池一步》
家乡许昌-文化古迹游
许昌春秋楼景区导游词
河南许昌魏都区春秋楼、文庙遗址(省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