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食语】陕西老碗面中竟然蕴含着心灵鸡汤:面要筋道,人要厚道!



一个人的午饭,总是很犯愁。

做吧,一不小心就会做得多了,一个人吃不完,晚上还要吃剩饭。

不做吧,这是一顿饭呢,不吃总觉得少了点啥!

于是乎,短暂的午睡后,我信步来到了南海街觅食。

这是一条新开发的街道,两侧高档小区林立,各种轿车占据了道路两侧的慢车道,人来人往的十分热闹。道路两旁的门面房开着各具特色的餐饮店。经过短短两三年的发展,这条道路已经被命名为美食一条街了。

行走间,忽然想起很早以前曾经在这里吃过一次老碗面,味道还不错。遂沿着道路慢慢寻找,走至恒大绿洲北门附近,看到了这家不大的门头和招牌。走进店内,七八位食客正在埋头吃着老碗面。

点了一小碗牛肉的老碗面,选择靠着门口的一张桌子坐下。桌子上,一碗食客刚刚用过的空碗还静静地待在桌面上,酱色的瓷碗内印着唐宋八大家的古诗,似乎是让人在品味美食的同时也品味一下文化。

小铝壶内的面汤还有点烫手。顺手拿起一个小碗,倒了一碗面汤并尝了一口,面香的味道涌入口腔,里面好似混合了白萝卜的味道。味道有点儿怪,但还是能接受。

少卿功夫,老板端过来一碗面。黏黏稠稠的酱料裹着杏鲍菇的丁,上面散落着几粒青翠的芹菜丁,几块卤得酥烂的牛肉块格外地放在碗的边缘。酱色的碗底,白色的圆面条,酱红色的牛肉块,还有青色的芹菜丁,色彩搭配得十分清爽。

老碗,陕西方言中的大碗。老碗面,是陕西面食文化中的典型代表秦人捧老碗笑颜挑宽面端碗老面喜地欢天没放辣椒吹胡瞪眼。面条像裤带。陕西八大怪,其中一怪就是“面条像裤带”。

把面条作为一“怪”的目的在于宣示面条在陕西人生活中的地位从古到今,面条都是陕西百姓的主食,任凭改朝换代走马灯,面条一直是饭桌上的第一主食。

“老碗会”,是对陕西关中各县农村群众端着饭碗,聚在村中某个相对固定的场所,一边吃饭、一边谝闲传(关中人把闲谈叫“谝闲传”’)这一饮食习尚的戏称。

在陕西关中,人们把大碗叫“老碗”。关中农民特别是食量较大的青壮年人,喜欢端老碗吃饭,为的是减少再次盛饭的麻烦。喜欢到“老碗会”上来吃饭的人,端老碗的更多。

过去吃白面不容易,一般端白面的人蹲在低处,好让人看到他吃的是白面,吃杂粮面的多蹲在土堆或大石头上。

老婆帕帕头上戴,家家房子半边盖;
板凳不坐蹲起来,面条宽得像裤带;
锅盔大得赛锅盖,油泼辣子一道菜;
秦腔大戏吼起来,姑娘一般不对外。

这脍炙人口的陕西八大怪顺口溜,可谓是关中地区的汉族民风民俗,不仅体现了关中地区整体的文化风貌,更体现了当地的面食的悠久历史根源。

由于陕西有亲戚的缘故,更由于曾在许昌开过陕西面馆的缘故,对陕西的味道,许言君算是略知一二的。

顺手拿起桌上的醋壶淋入面中,平素不吃辣的我又拿其辣椒碗,挖了一勺辣椒油放入碗中,用筷子搅拌均匀,挑起一筷子面放入嘴中细细品味:面是筋道的,醋酸得爽快,辣椒辣得过瘾。

像陕西汉子的性格。

辣椒和醋的味道,刺激着味蕾,一会功夫,一碗面下肚,饱腹感油然而生。端起面汤喝了几口,额头顿时冒出了汗珠。原汤化原物,咱许昌人也知道这个道理,也一直都是这样做的。

看到墙上的简介说,老碗面是吸取当地面食之精华,继承和发展当地面食文化,通过传统工艺制作,采用绿色健康食材,酱汁浓郁,滑润爽口,柔韧劲道,吃起来香辣浓郁,诱人食欲。劲道、鲜香、健康、过瘾!碗比脸大,面比肉香!

呵呵,碗比脸大是真的,面比肉香有点夸张。不过,面中搭配的牛肉确实好吃,酥烂馨香。

人生不过一碗面。面要筋道,人要厚道吃面要趁热就吃,做事要说干就干面要讲究汤和料,做人要有追求和目标吃面有凳子不坐蹲起来,做人要懂得珍惜和谦让大家围蹲一起边吃边聊,人生要懂得与人分享吃完面要喝汤,做事要有规矩和章法。

这些从一碗面中总结出来的人生道理,让人看完,仿佛不是吃了一碗面,而是坐在小店里享用了一碗熬制千年的心灵鸡汤。


用吃货的情怀挖掘美食的灵魂,有美食,请留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豪放!来自关中的面食大侠
【食全食美】陕西特色面食之驴蹄子面 形似驴蹄子 附驴蹄子面做法
给额一碗面,额还你一个奇迹
陕西面条,哪一碗是你最爱?
陕西的美食,面食称霸
陕西面食,油泼称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