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觉寺祖庭的守正创新

118日上午。随上海市政协民宗委一行,参观访问宜兴大觉寺祖庭。大觉寺祖庭主持和专程前来的上海大觉寺文教馆满莲法师等,热情接待并陪同介绍。

我们先后参观了滴水书坊、香云堂、星云大师纪念馆、大雄宝殿等,为星云法师一生及宜兴大觉寺祖庭的守正创新,甚为感动。

一、星云大师的慈善一生

星云大师纪念馆,记载了星云大师出家、丛林教育、回到祖庭和渡海到台湾的四大人生阶段的感人事迹。

(一)出家

1927年农历722日,星云大师出生于扬州江都。父亲李公成保,忠厚老成,早年开设香烛铺,后因出外经商,遭逢南京大屠杀,从此下落不明。母亲刘氏玉英,为人慈悲,精明能干,唯体弱多病。大师在家中排行第三,上有一兄一姐,下有一弟。

大师从小跟随信佛虔诚的外婆长大,耳濡目染下,对正信佛教虽然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却因此植下了日后学佛出家的善根因缘。

3岁时,招呼邻居孩子吃糖,喜舍性格,显现无遗。

由于家贫,养成勤劳慈悲性格,主动帮忙家计,通水沟、扒灶灰、捡拾牛粪换取铜钱。偶尔到私塾念书,但是必须缴交四个铜板,没有铜板就不能上学。看到母亲辛苦筹钱,

舍不得花这个钱,也就不去了。就这样,断断续续在私塾里认识了一些字。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同年底发生"南京大屠杀"。当时十二岁的大师随母亲前往南京寻找失踪的父亲,途经栖霞山,遇到一位寺院知客师问大师要出家吗?大师从小受外婆影响,看到出家人威仪庄严,总心生羡慕,听到"出家"两字,来不及思索就回答"要啊"

时任栖霞山寺监院、后任住持的志开上人派人找来大师问说:"听说你要出家,你就跟我出家好吗?"大师当即说:""。母亲得知后说:"不可以!我回去后怎么向亲人交代。"大师眼泪随即流下,说:"我已经承诺人家,没有办法反悔了!"一句承诺,大师信守一生。

1938年农历二月初一,星云大师于南京栖霞山寺礼志开上人为师出家,祖庭为宜兴大觉寺。

志开上人(1911-1979)

江苏海安人,与大本、觉民等法师创办栖霞律学院,先后担任栖霞寺监院与住持。

1941年春,大师十五岁,在栖霞山乞受三坛大戒。

后受大本月基法师传法,法号"镜慈",是为禅门临济宗第四十八代、栖霞中兴第五代弟子。(月基法师与志开上人同为卓成老和尚授法的法兄弟。)

法名

大师出家时,融斋法师题取法名"今觉",号"悟彻"。求学时,查到"星云团"意为宇宙未形成前,无数云雾状星体结合,浩瀚无际,非常欣赏这种宽广、浩大无边的境界,自许在黑暗中给人光明,故将自己取名"星云"

半碗咸菜

"十七岁时,我染患疟疾,乍冷乍热,极为难受。我拖着虚弱的病体随众作息,直至全身虚脱倒卧在床上。大约一个月后,家师志开上人遣人送来半碗咸菜,我捧着那碗咸菜,感动得涕泗纵横,感谢师父如此爱护弟子。于是,我立下誓愿:'在有生之年,我一定要将全副身心奉献给佛教,以报答师恩。'未几,我的病就在不知不觉中痊愈了。"

-﹣摘自星云大师《往事百语》

志开上人一生中唯收大师一名徒弟,管教以"铁的纪律"代替"爱的教育"。大师年轻时,上人不轻易让他回家,顾虑其为外界诱惑退失道心,让他吃苦耐贫,训练大师对物质不妄求,不执着。

"我跟随他出家十年,他没有给过我什么优待,也没有鼓励我、讲我好,只记得有一次他正在吃茶的时候,对我说:我把吃茶的茶叶钱省下来给你,你用也用不完,但我就是不给你!什么道理你不懂,不过将来你会懂。感谢恩师,确实后来我懂了。我没有'拥有'的习惯、没有购买的欲望、不想积聚金钱,都是那时候养成的。"

-﹣摘自《星云大师全集·随堂开示录》

"在我心目中,家师真正的好,不仅在于他的明理严教,也在他那恢宏的器识与开阔的胸襟。从大陆到台湾,从丛林道场到子孙寺院,我见过不少师父,他们收徒弟进来,或服侍防老,或继承家庙,或为谋道粮,或增添气势,而我伟大的家师则送我到各处参学苦修,让我在大众中熏修磨炼。"

-﹣摘自星云大师《往事百语》

"十五岁时,我乞受具足大戒,燃烧戒疤时,戒师吹气太猛,以至于头顶上的十二个香珠烧在一起。将整个头盖骨都烧凹了下去, 疼痛倒不要紧, 但脑神经已被烧死,我变得健忘而又笨拙,但是没有半点怨尤。"

-﹣摘自星云大师《往事百语》

"后来听老师的话,每天晚上偷偷起床到佛堂礼拜观世音菩萨,口中念:悉发菩提心,莲花遍地生,弟子心朦胧,礼拜观世音。求聪明,拜智慧,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

-﹣摘自《星云大师演讲集.佛法之外》

"就这样持续每天礼拜,数月之后,我并没有见到观音菩萨来为我摩顶, 也没有得到观音菩萨为我洒甘露,但是我忽然觉得心开意解,不但记忆力恢复,还比以前超越很多。一段意外的灾祸,没想到竟成了得福的因缘,我的信心道念也因而更加坚强。"

-﹣摘自星云大师《百年佛缘·僧信篇·师恩高于山》

(二)丛林生活

1939年就读栖霞律学院,大师自愿请领苦行工作,每日除负责香灯、司水外,并担任行堂,长达六年。从行堂作务中,练就敏捷的身手,以及"时空存乎我心"的功力。

1944年参学于常州天宁寺,主动请领行堂职事一年。

1945年转入镇江焦山佛学院就读。除上课之外,还兼作管理油

灯、烧煮饭菜等事务,劳动的工作从未停息过一天。白天忙于劳动服务,晚上没有照明设备,真正读书的时间并不多,大师对佛法的体会却与日俱增。忙碌的作务生活,让大师读遍长老大德的行事风采,读懂寺院的运作方式,读通生活中修持的要诀。

大师青年时期

"在南京栖霞,在镇江金山、焦山,在常州天宁等多处参学,受春风、夏雨、秋霜、冬雪的教育中,我默默的学习、静静的长大,总想着:如何报答佛教的恩惠,我不能长期的靠佛教吃饭,我应该对佛教有所贡献……这是我从小养成的观念。"

"十年丛林寺院关闭的参学生活,我几乎每年都做饭头、菜头、水头等等苦行工作,这许多事不一定是我应该做的,但我自愿发心承担。我不曾休息过一天,自觉有一点特长,那就是煮饭菜供养大众。"

(三)回到祖庭

1947年,大师从焦山佛学院离开以后,即秉白师父,并随他回到宜兴白塔山大觉寺礼拜祖庭。

大师当初出家,虽然是在栖霞山剃度,但依规矩,栖霞山乃十方丛林,不能收徒纳众,因而只得挂名在师父志开上人剃度的江苏宜兴白塔山大觉寺为依止常住,所以大觉寺是大师的剃度祖庭,栖霞山则是大师的参学母院。

有识于文字般若对弘传佛教的重要性,笔耕不懈。为杂撰写文章,即使无饭呷,我也"心甘情愿"。多少个夜晚,我为了撰文审稿而通宵未眠;多少次出刊,我为了赶稿送件而粒米未进。我默默耕耘,不以为苦,因为我已立定志向,"心甘情愿"为佛教慧命的长存而舍身舍命。

-﹣摘自星云大师《往事百语》

离开焦山以后,在宜兴白塔国民小学担任校长,和志勇学长编发《怒涛月刊》,这份刊物取名叫"怒涛",意思就是要用怒吼的波涛,冲毁腐旧的恶习,还给佛教一个清净的本来面目。

-﹣摘自星云大师《百年佛缘》

白塔山大觉寺

大觉寺旧址位于今江苏省宜兴西渚镇白塔山麓,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由志宁禅师创建。寺宇高昂,气势雄伟,后面建有一座七层高白塔。出张渚走上虬山岭,可遥观金碧辉煌的大觉寺和银光闪烁的白塔雄姿,所以后人称此为"白塔山",称大觉寺为"白塔寺",山麓的村庄也称为"白塔村",一直沿袭至今。根据目前所发现的文物石碑得知,清乾隆年间(1735-1796),寺名"集贤山大觉院",道光年间(1821-1850)更名"白塔山大觉禅院"。近代《宜兴县志》也记载着寺名为"元上乡白塔山大觉寺"。清道光之后,大觉禅院因饱受太平天国战乱之苦而严重毁损。民国年间,由临济宗第四十七代弟子志开上人担任住持。

《宜兴荆溪县新志》与《宜兴县志》

(四)渡海到台湾

1950年,落脚中场圆光寺,大师为报答妙果老和尚知遇之恩,发心操持苦役。

"水头",每天打六百桶水供应全寺八十人使用;清晨天未亮,就拉车购买常住需要的物品,寺里的扫地、净头、挑担、收租谷、看守山林等行单,从来没有推辞过。工作之余,不忘读书教学写作。在看守山林三个月期间,匍匐撰写,完成《无声息的歌唱》。

在台湾初期,大师为中广公司撰写广播稿,并经常在《人生月刊》、《觉生月刊》、《菩提树》等杂志投稿,因此被誉为"佛教的文艺之星

咱们的佛教来了!

1952年冬,星云大师来到宜兰雷音寺。1953年起,开始讲经说法,举办念佛共修,带动共修风气;为接引青年,成立歌咏队,下乡弘法,首创以唱歌、幻灯影片辅助传教,开佛教现代化布教之始。

1953年,大师以仅学六个月的日文基础,将日本学者森下大圆的原著《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翻译出版,以稿酬所得,建设了佛光山大悲殿。

1954年,为了帮助信众从佛陀的行谊来认识佛教,明白佛理,大师着手撰写《释迦牟尼佛传》,1955年出版,成为长销书。后来这本书再版不下百次以上,发行量遍及海内外。这本书的版税帮助建设了佛光山大雄宝殿。

为感念煮云法师深夜说故事的辛劳,大师着手撰写佛教小说《玉琳国师》,1954年出版。之后陆续被改编为舞台剧、歌仔戏、电视剧《再世情缘》、电影,以及电台广播等,不但实现大师"佛教艺文化、电影化"的理想,稿酬还帮助大师购买了佛光山这块土地。

(五)饮水思源

星云大师说:1938年,我随家师志开上人在大觉寺剃度出家;1947年, 我回到宜兴,在白塔小学担任校长。超过一甲子的时光过去了, 1989年, 再度回到宜兴, 眼见片瓦无存, 不禁兴叹:"当尽复兴祖庭之志"

二十年前回来以后,承蒙国家宗教局叶小文局长和江苏省宗教局翁振进局长,要我在这里复兴大觉寺。有这么一个好机会,不禁让我想起过去固然有国家保护我, 但是慈母送我到这里出家、师父在这里对我教育, 这里有师恩、有母恩, 甚至还有很多民众给我的恩惠。所以,现在我是怀着报恩的心情来重建大觉寺。

这三块石碑记载大觉寺历史,为祖庭宝贵文物,原镶嵌于大殿后东西两侧墙上。文化大革命期间,大殿被拆除,石碑被移到新砌白塔小学院内,保存至今。白塔山村民听闻星云大师发愿复兴祖庭、易址重建大觉寺,遂将三座石碑交还。碑文已模糊,却如实记载原大觉寺兴建于南宋、重修于清朝历史。

这是大觉寺的第一台车。车身的一侧重新喷漆,另一侧则是服务多年后的真实样貌。早期寺院重建时,正是这台车,载着星云大师四处勘查地形,以及巡查工地现场。后来也承担起每日清晨三点采买蔬菜、米面,及寺内物品的运输等任务,披星载月,直至2017年圆满退休。沧桑的印记纪录着它的功绩,它是大觉寺重建过程中无言的功臣,也为大觉寺历史的见证。

(六)重建因缘

19875月,星云大师与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首次在泰国曼谷会面,晤谈甚欢。

19893月,应赵朴初会长之邀,星云大师率僧信四众二百余人,赴大陆展开为期一个月的弘法探亲,并于4月中旬回宜兴白塔山探访故人及巡礼祖庭大觉寺遗址,目睹祖庭几成废墟,发愿当尽复兴祖庭之志。

20045月获国家宗教局批文同意、宜兴市人民政府支持,于西渚镇横山村王飞岭乔重建佛光祖庭大觉寺。

重建历程

2005-2007

200510月,第一期工程观音殿奠基开工。200710月落成开光。大师说:"观音殿是祖庭所建设的第一座殿堂,所有修持法门中,与一般信众最为相应的当属观音慈悲法门。"观世音菩萨又称为"普门大士","普门"意喻普门大开,让进门的人没有门槛,十方前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像观世音菩萨一样,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

2008-2012

大觉寺重建之初,大师期许为志开上人建所纪念堂留作纪念。后获得地方政府与信众的支持,规划第二期工程。20082012年,陆续完成大雄宝殿、菩提广场、东西风雨长廊、山门及山门大道、十八罗汉、佛陀行化图等。大雄宝殿为明清传统宫殿式风格、无柱式建筑。两侧的东禅、西净楼意喻禅净共修。并规划了客堂、多功能教室、千人礼堂及斋堂。设有风雨走廊,缓坡的设计让人可以轻松行进。于此同时,地方政府协助完成寺院周边云湖广场、香林路,及连接高速的云湖路等建设,可谓千载一时,共同成就。

20151018日,历时十年重建,举行大雄宝殿暨多宝白塔开光典礼。星云大师以重兴开山身分亲临开示,讲述大觉寺历史与重建缘起。世界五大洲逾八十余国、近二千名佛光人与会见证,诸山长老齐声祝贺,为两岸和平、和谐再启新页。

2011-2014

白塔山大觉寺,原址位于元上乡白塔村,为纪念过去与白塔村的因缘,201112月奠基兴建第三期工程,取名"白塔",又称"香林多宝白塔",意喻如多宝如来施予众生无穷宝藏。2014年落成启用。塔高108米,内有十五层楼,为多功能用途,以皈依佛、法、僧三宝为信仰依止,内部采用多媒体影音弘法,并设有喜丧婚庆馆、会议厅、宴会厅、滴水坊、美术馆、抄经堂等,可作为社会信众各项活动之用。登上塔顶,云湖景区美丽风光一览无遗。

2016-2022

于原观音殿基础上扩建第四期佛光楼,2022年落成。楼高五层,依山而建,融合观音殿、宗史馆、美术馆、讲堂、禅堂、客堂、藏经楼、宗祖殿等多项功能,左右两栋分别为紫竹林、香云堂,让寺院透过文教、艺术,充分发挥弘扬圣教、教化社会的功能。建筑群中心,与观音菩萨对应的为一座集体育、文化、雅俗共赏的"莲池广场",可作为各项体育活动所用,并连接云湖与大觉寺疏洪之用。

整体格局上,位于中轴线的观音殿和大雄宝殿为信仰中心,正面相对,意为观音菩萨朝礼释迦牟尼佛,中有成佛大道相连。两旁狮象并列,喻为僧信二众共成佛道,共创人间净土。

十项大觉之最

1、最广纳海川的山门:大觉寺的山门有5个门,意喻五福临门,连通五条大道,海南百川。

2重量达,最重的玉佛丨 450吨,相当于10,000人之重。

3、最高的室内香柏木塔:大雄宝殿内的两座香木宝塔,每座高12公尺。

4、最大的玉雕:荣获世界记录协会香港总部颁发证明书,为世界上最大的“东方琉璃世界”、“西方极乐世界”玉石彩雕镶嵌雕刻。

5、最大跨距的建筑:室内中央广场,采无柱式建筑,跨距达33米,能做多功能使用。

6、最宽阔的殿堂:采无柱式建筑方式,可容纳千余人。

7、最美的星空建筑:香林多宝白塔,塔高108米。优雅通透的投射灯光设计,不仅荣获2015年中国照明奖,更是夜间最美的一道光。“云海佛光”亦荣获“中国陶都新十景”称号。

8、最示现平等的女罗汉:山门大道的十八罗汉中,有三尊大爱道、妙贤、莲华色比丘尼,体现众生平等,女众也能证得罗汉果位。

9、最真实的佛陀再现:佛陀行化图。佛陀带领千二百五十人于山门外弘化。巨型泉州白石雕,长达200米。

10、最无障碍的寺院空间:全区无障碍空间,让来山者通行无碍。

二、以人为本,守正创新

宜兴大觉寺,位于江苏省宜兴市,是禅宗临济宗的道场,有着七百多年的历史。它不仅是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的祖庭,而且在历史上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大觉寺始建于南宋咸淳年间(1265年-1274年),并在民国初年由临济宗第四十七代弟子志开上人担任住持。星云大师于1938年在南京栖霞寺礼志开上人为师,成为临济宗第四十八代传人。

1989年,大师回到宜兴礼祖时,发现寺院已经片瓦无存。因此,他发下大愿要复兴这一重要的祖庭。到了2005年,由于种种因缘的具备,星云大师开始重建大觉寺。在重建过程中,寺中的各项设施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间佛教精神。大师提出了“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为信条,并以“提倡人间佛教,建设佛光净土,建设四众教团,促进普世和慈”为目标。这些理念不仅呈现给信众一个国际化、制度化、现代化、人间化的寺院,而且也鼓励所有来寺的人与佛接心,点亮心灵的灯光,学习佛陀的慈悲智慧,使心灵得到净化,人格获得升华。

宜兴大觉寺,作为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的祖庭,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从18罗汉像改进、书坊、回廊、大雄宝殿等方面,可以看出佛教在这里的守正创新。

首先,大觉寺中的18罗汉像是其特色之一。据说,这些雕像在星云大师的指导下进行了改进,使得其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这种改进并非随意的篡改,而是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元素,体现了佛教的守正创新精神。

其次,大觉寺内设有书坊和回廊等设施。书坊不仅提供了阅读和学习的场所,也是文化交流的平台。回廊则是供人们休息和冥想的地方。这些设施的建设,无疑使大觉寺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体现了佛教在弘扬教义的同时,也在不断进行自我更新和改革。

最后,大雄宝殿是佛教寺庙的核心建筑,也是大觉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雄宝殿不仅是僧众举行法事的地方,也是信众瞻仰佛像、聆听佛法的场所。其建筑风格和内部装饰都充分体现了佛教的守正创新理念。

总体来说,宜兴大觉寺不仅是一个重要的佛教圣地,也是星云大师佛教思想——特别是“人间佛教”理念——的实践和推广基地。通过守正创新的方式,大觉寺将佛教教义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修行和反思的空间。

三、佛光学与当代思潮及未来使命

我这次是第二次参观宜兴大觉寺祖庭。每次来都有新的感悟。回沪后,满莲法师给我发来“佛光学教科书第11本:佛光学”,让我对星云大师倡导的人间佛教,有了新的认识。

自从十八世纪欧洲掀起工业革命以后,带动科技进一步的发展,自由民主的思潮逐渐抬头,人权慢慢地甦醒。到了近代,物质生产丰富,人类的欲望增加,然而却是无休无止地推动着人类以各种方法掠夺地球的资源。再加上年年战争,人类清净的本性被蒙蔽了,心灵迷失了,人类面临着被贪瞋邪见淹没的危险。

我们所面对、所生存的时代,是个怎么样的时代呢?国际间,有政治上的尔虞我诈、唯利是图;有经济上的市场垄断、贫富不均;还有人种、宗教间的排斥分别、相互歧视。这些人为的差异现象,全都源自于价值观念的偏差,以及思想看法的纷歧。

人世间究竟要怎样才能建立真正的安乐与和平呢?佛光学对于当代思潮的发展,提出四个方向:

第一、对人间的不平等,我们提出平等的主张

第二、对生命的不重视,我们提出人本的思想

第三、对生态的不平衡,我们提出环保的观念

第四、对行事的不合理,我们提出自然的缘起

(一)佛光学平等的主张

一九九六年国际佛光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五千余位代表在法国巴黎召开,星云于会中发表平等共尊,和平共荣的主题演说,正是希望来自世界各国的与会代表们,能将平等的观念与和平的主张带回各地,并且扩大的散播开来,唤起地球人的觉醒与共识。

怎么样才能平等?齐头式的平等是假平等,唯有立足点上的平等才是真平等。什么是立足点上的平等呢?例如儿童只能提五斤的重量,大人不费力的能够提起五十斤的重量,这五斤与五十斤就是差别中的平等,也是立足点上的平等。

真平等要能以大尊小,以富尊贫,以强尊弱,以上尊下。人类要能明白万法缘生的道理,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如此才能够在差别中求取平等,在矛盾中达到调和。没有螺丝钉,怎能有大机器?没有砂石,怎能起高楼?所以在同体与共生的认知上,人我彼此相依,各自呈现善美的特色,在相辅相成中共同扶持。这样的平等才能带来永久和平的保证。

综合而言,和平要从平等中建立,平等必须人我相互尊重,在沟通与了解上必须彼此立场互易,对于宇宙间差别万象的认识,要能了知万法缘生与一多不异的自然原理。

(二)佛光学人本的思想

佛陀在人间证道,自然标示着娑婆世间的重要性,以及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目前的世界,因资用快速的膨胀发展,人们以无限制的时间、体力,投入社会财源的开发,享有物质,然后大量的浪费物质。这股物欲拥有的旋风,把人性物化了,生存也不再那么快乐,死亡也不再那么庄严,变成了以物为本的世间。

过去千百年来,物质普遍的缺乏,人类慨叹生活不易;今日人类拥有超过所需的物质,而人类更加慨叹生存艰难。因为拥有了物质的财富,相对的却失去了精神上的富足。由于心灵的贫乏、空虚,使人随便的生活,任意的杀戮,好比快餐食品一样,谈不上美味,但是因为可以立即取得,所以也可以轻易的废弃。因此,也影响到家庭亲友间的关系,因为不重道德、仁义,感情也不耐烦经营,动辄离婚或离家。家已经不像家,父母子女之间亲情疏离,只得各自将爱心维系在宠物上,一朝爱之,呵护照顾,胜过儿女;一朝厌之,则弃如敝屣,造成猫狗、虫鱼、鸟兽随意繁殖,又随意放生──令其自生自灭,导致生态的失衡,及对生命的漠视。

二十世纪末,人类已经走到违反自然的时代。迈向两千年的新世纪,人类必须重新省思,重新出发,巩固人伦,以人为本。人为法界中心,唯有人与人之间,无论亲疏远近,怀抱民胞物与,人我一家的胸襟,互相关爱,人类才有未来的希望。

(三)佛光学环保的观念

今日,人类不只竭尽所能的去破坏地球自然,并且还尚未省悟到生态破坏是多么严重的问题!

全球性的空气污染,造成南极上空臭氧层破洞、紫外线幅射增强*1,引发地球温室效应*2,热带雨林*3也被砍伐,人为、天旱造成的森林火灾,空气质量受到影响。在洲际间的海陆域,高山、森林、海洋、湖泊,生态系统失衡,河川水资源染污、土壤流失。部分国家对于废弃物不当处理,都市里噪音、压力,加上生活空间狭窄,工作或居家环境不良,精神情绪未能抒发得当,市面上充斥各种致癌食品或用品,凡此种种,人类终于用「聪明」将自己全面地囚禁了起来。地球受到遍体鳞伤的损害,人类又将如何生存?

如何解决环保、生态失衡的问题?首先要使全人类觉醒:地球是我们的家!维护地球的完整,人类才有身心健康的未来。而人类的觉醒,要从惜福、惜缘、惜物、惜生做起。要有地球全面环保观念,才能近而从生活中的资源回收做起,这样才能化腐朽为神奇,进而在人格精神上达到资源回收,也就是转烦恼为菩提。

(四)佛光学自然的缘起

前面三项严重的问题,均因人类不知自然因果,不明缘起法则,所引发的逆向循环。自然是世间的实况,无论是春夏秋冬四季的运转、生老病死生命的轮回、生住异灭心念的迁流,乃至成住坏空器物的循环,都是一种自然。

佛教的真理──缘起性空,实际上也就是宇宙间的因果纲常。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自然与不自然的事情。自然,使你身心愉快,行事顺畅;不自然,使你身心俱疲,累己伤他

2023年12月8日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无锡大觉寺导游词
悼星云大师
星云大师的佛缘,童年记忆及出家原因 #佛缘 #佛教正...
易中天说:星云大师圆寂了,善念仍在人间
佛光祖庭宜兴大觉寺
兰州白塔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