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海派编织在国际交流的舞台上弘扬光大
前言
什么样的产品能够代表海派文化之一?什么样的手艺能够传承和弘扬海派文化?什么样的艺术能够在国际舞台上进行展示与交流?海派文化在当今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国际背景下,不仅需要历史和理论的挖掘与研究,更需要项目和实践的拓展和推进。
于是乎,我们把目光聚焦在中西合璧、实用与时尚结合、手艺与创造结合、平凡与高贵结合的海派编织上。于是乎,我们把目光扫描在代表海派编织的文化人物、著名高级服装设计师李黎明的身上------。
一、 海派编织何以能轰动、惊艳国际舞台?
说到李黎明,现在是中老年,尤其是中老年妇女,一般都知道这是在上海的中国“编织皇后”。著名女作家(也是海派文化代表性作家)程乃珊在她的名作《结绒线》中第一句话就开宗明义:“要说什么是最具海派特性的上海女人形象,我想,是结绒线”。书中最后两段话更是画龙点睛,揭示了“李黎明现象”的真谛。书中用看似调侃且颇有深意的笔法这样感慨:
—-遗憾的是,当今日上海编结女星李黎明在传统的手工编结中注入西方时尚元素,刷新了冯秋萍女士的作坊式编结,在将上海编结工艺推向世界同时,推出“上海花色毛衣编钩”等十多本绒线编结法,今日的上海姑娘,却似再拿不起那副“绒线生活”了。
--今日时行怀旧,不单是一种时尚走势,而是现代人开始觉醒,我们在一味迅跑中所丢失的,于是,沿着那只遗落在时光隧道那端的绒线球散延开来的、接连我们过去与现在的那根红绒线,我们开始回头寻觅……。
《结绒线》写于2002年。那时,标有“李黎明”品牌的编织衫已经在海外展露头角。1997年前,先后编写了10余本书,为10多本挂历做服装设计。中国贸易促进会携带李黎明作品参加了法国里昂国际博览会,以及香港的订货会,被媒体称为“中国的编织皇后”。她拒接加工定单,坚持自创品牌,把自己的专卖店开到上海著名的高消费地区——茂名路老锦江的路段上。1997年,李黎明的作品首次以时装秀的形式亮相于“第二届人体包装博览会”的闭幕式上,从而一发不可收。同年,华伦天奴在上海举办亚洲年会,邀请李黎明品牌参与其静态和动态的时装展示。当李黎明的手编礼服配合华伦天奴的皮草作压台表演时,台下惊呼:“皮草和手编是绝佳拍当”。还有,意大利国际时装设计大师马蒂尼也曾登门拜访过李黎明。她还荣获首届国际商业成果博览会国际最高金奖。继而在日本滨中株式会社、日本吉纺株式会社、上海圣约翰大学校友会、虎牌啤酒和宜宾丝丽亚公司的赞助下,举办了多场个人时装发布会。1998年,李应邀到日本大坂、神户等地作时装表演,被日本媒体称为“来自中国最具吸引力的时装秀”。1999、2001年,作为中国大陆唯一的设计师代表,分别两次应邀参加“香港时装节——亚洲设计师天地”时装秀,美国CNN广播电视台对李黎明进行了专题采访,高度称赞“‘李黎明’手编时装为中国最具潜力的民族服饰精华”。李黎明成为了第一个走进CNN演播室的中国大陆时装设计师。2000年,李又以其手编服饰款式及花形之多,创下基尼斯记录。继而编写了十几本手编服装书籍;后受聘于中国纺织大学,任编织艺术课讲师,还多次为电影、电视、芭蕾舞演出等设计服装。
经过程乃珊等著名作家及海内外媒体的宣传后,1994年创立的“李黎明”时装品牌,在2006年达到了第一个事业辉煌高峰。1月10日晚在嘎纳国际品牌商店集中地区的电影节棕榈奖颁奖主会场,进行上海著名设计师李黎明、刘慧黎两位的时装品牌发布。这次是中国服装设计师第一次在法国嘎纳进行设计作品的发布,而且也是首次与国际品牌华伦天奴、克丽丝汀娜、拉夸、菲尔格慕、杰科等同以T台展示,引起了当地极大的反响。当法国模特儿穿着李黎明大师各款编织时装在T台上表演时,台下轰动了,观众为中国设计师精湛的作品所折服。法国模特对自己能穿着中国服装表演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自豪,纷纷说从未穿过这么漂亮、奇特的服装。在中国晚装、中国新娘、中国休闲装三个主题的作品中,将东方的古朴、典雅与西方的豪放、洒脱、浪漫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诠释了中国现代华服的概念。
   自此前后,李黎明曾多次应邀出访法国、意大利、奥地利、日本、香港、埃及等地,做专场时装发布。上海城市导报的记者报道:她将纯手工编织工艺的表现力发挥到极致;她是唯一敢用五十种以上色彩来表现一件优雅晚礼服的中国设计师;她独树一帜的设计风格屡次震撼国际时装界,并接受过包括美国CNN在内的多家国际知名媒体的采访。她的作品被称之为中国传统手工艺在时装领域的成功实践,并获得多项国际荣誉,同时也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
李黎明的编织时装何以能惊艳国际舞台?原因之一:海外观众从她的作品中找到了那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审美共鸣感。诚如程乃珊在“结绒线”中说道:“绒线工艺自西洋传入不过百来年”。手工编织在我国具有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尤其是上海、杭嘉湖等古吴越地区更为平常和丰富。据《上海县志》记载:漕河泾、七宝、莘庄、朱行、梅陇一带妇女向善编结,用秤杆、发夹、骨筷等磨成钩针,编结发网、帽子、荷包袋等,自用外还出售。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法国天主教传教士设传习所,教授徐家汇、漕河泾等地民女编结码带花边。每码长82.5厘米,宽5~6厘米,饰于台布、窗帘、服装,经顾少也美艺花边公司行销欧美,屡获奖。
原因之二,海内外观众从她的作品中也找到了那种“旧时王谢堂前燕”的审美怀旧感。由于编织工艺从海外引入,再加上“绒线为羊毛制品,价格不菲,故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前,结绒线,一直属中上层上海女人的沙龙式女红”(程乃珊语),拥有高雅的绒线编织品,是当时社会中上层女人的一个时尚服饰标志。在程乃珊的作品中,我们随处可以看到:“一江春水向东流”的阔太太上官云珠,慰劳抗日将士的就是一件精工细作的绒线衫。描写上海名媛赵二小姐“冬天是幛绒丝绵紧身袄外加一块粗绒线披肩”。
原因之三,李黎明的编织作品带去的是展示上海这座国际大城市的海派文化形象。从三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上海培养出了一大批编织爱好者和编织高手。在上海滩的轶闻旧事里还可以看到,当年冯氏编织风靡一时,“恒源祥”公司的老板以100块大洋的高薪请冯小姐前去坐堂。每每冯小姐坐堂,时髦的太太小姐便将她围成一团,不停地咨询编结事宜,成为金陵东路上的一道风景。像周璇、王丹凤、尹桂芳、徐玉兰、言慧珠、李丽华等当年红极一时的歌星、影星、曲艺界明星,都争做冯小姐教材上的模特。汾阳路上的“小白宫”(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二楼橱窗里可见到一套冯秋萍为周璇编结的红色旗袍,还有一张当年周璇身着这件旗袍的照片,风姿绰约。
二、海派编织的特色在于推陈出新,后继有人
上世纪80年代末,李黎明的作品参加法国里昂国际博览会,被誉为“时装界最有潜力的编织皇后”。2006年初的一天,一封来自法国罗纳-阿尔卑斯大区政府的邀请函摆在了李黎明的办公桌上,封面上写到:“法国罗纳-阿尔卑斯大区政府欢迎您——特致编织女皇李黎明女士。”
艺术魅力来自三大艺术特色。
李黎明的编织时装何以赢得无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从许多媒体报道和与李黎明本人的交谈中,我们是否从这三大艺术特点来描述她的时装艺术魅力呢?一是化平庸为高雅;二是寓素朴于变幻;三是寄梦想于编织。中国妇女的手工编织由来已久,非常普遍,但她们大多只是织织毛衣、毛裤、围巾、袜子等,以节约家庭的穿着开支,虽很实惠却难登大雅之堂。李黎明把毛、丝、麻、棉等各种材料,通过变幻无穷的色彩与针法重新组合,使传统的手工编织不落窠臼,焕发出现代时装气息。在她的手里,从盛夏凉爽宜人的背心到严冬温暖柔软的大衣,从罗曼蒂克的内衣、泳装、沙滩装到高贵典雅的晚礼服、婚纱等,都可以随心所欲地编织出来。
如用一句话概括,即:是用心和生活的感受来编织绒线作品。
李黎明,作为上海本土高级服装设计师,却并非纺织大学专业毕业。她没有受过任何关于编织或时装设计的专业训练。大学时读的是中文,毕业后在一家公司里当宣传干事。有一次,看到上海电视台有编织衣服的比赛,于是想起了朋友送来的那团绒线。她按女儿的尺寸织了一件编织衫去参赛,没想到居然真的获奖而归。平常伏案爬格子的她,曾经只能将蓝天、白云、青草、绿地寄托于文里字间的她,突然发现了她拥有新的发展空间。一件美丽的编织服装把幻想演绎成了绚丽人生。
电视台获奖把她引入当时的编织大师冯秋萍身边。她协助冯老师整理编辑冯的绒线作品著作。1994年,李黎明成立了自己的工艺编织有限公司。身兼设计师和经营者双重身份的她开始了自己的设计之路。后来,她出了自己的第一本书《上海花色毛衣巧编钩》。一共发行了17万册,轰动一时。当时,她的设计作品印制成挂历。她开始受聘于当时的中国纺织大学,担任编织艺术课讲师,还多次为电影、电视、芭蕾舞演出等设计服装。李黎明敏锐地察觉到:中国古老的手编艺术生命不绝。
李黎明有一句口头禅:忘掉自己。美深藏在生活之中。融入实用是在回归一种本意——让编织美丽普通的人生。因此,她的许多非凡作品的设计灵感都来源于真切、细腻、独特的生活感受。有一次,在自选商场的货架上,一张精美的巧克力包装纸,唤起了她对美好童年的回忆。这种精致与典雅,还有水晶般的晶莹剔透与纯洁,触动了她孩提时代的一种情愫。于是,“产生了一组纯白为底、散落着精美小花束的少女装,少许银色缀在带着花束的小方框上,纯白的棉线用简练的针法织就”。
两年内从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升到市级名录中
在一次海派编织时装展览会上,有一段文字这样介绍“海派编织”:海派绒线编结始于十九世纪末,而盛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冯秋萍、黄培英、鲍国芳、李黎明为代表人物。其作品花纹、色彩与当时上海的经济、文化及社会形态紧密联系,并烙上了中国土壤、氛围、文化底蕴的印记,同时服装款式上又加上作者的切身感受和提炼,创作出符合当时时代特点的,风格迥异色彩绚丽的服装。
2007年,以李黎明为代表性人物的“海派绒线编织”被列入第一批区级(卢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海派绒线编结技艺”被列入第二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时的编号是:
117
Ⅷ-39
海派绒线编结技艺
卢湾区文化馆
李黎明
60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在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通过的《保护公约》中是这样表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展现、表达、知识和技能。”
海派编织后继有人,再创辉煌
2012年6月5日,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马文辉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继乏人、生存濒危的境况还没有得到解决。马文辉说,现有传承人年岁偏大,年轻人因收入偏低、掌握技艺时间长等原因对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热情不高,存在收徒难,传承难的困难。随着一些国家级传承人的离世,人走歌息、人亡艺绝的现象仍然存在。源于农耕文明、主要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土壤及其生态环境都受到了严重冲击,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
值得非常庆幸的是,上海的海派编织李黎明,出生于1950年上海解放,63岁,身体健康,还是有了传承人。法国里昂高等商学院硕士毕业,精通法语,世博会期间担任法国阿尔萨斯馆馆长助理的郭怡珺小姐,是李黎明的独生女儿,如今担任公司的总经理已有2年。她回上海后,致力于将“李黎明”服饰品牌推向国际。小郭的先生Florent Courtaigne出生于一个法国艺术世家,是专职搞品牌设计和推广的,经常接触一些世界名牌。为此,他把自己的设计工作室也搬到了上海,并亲自担任“李黎明”品牌的形象设计。
目前,他们的最大的愿望是:如此精彩的中国原创服饰,应该让世界各国都知晓。他们决心在母亲花了近20年时间打造起来的品牌基础上,运用自己在国外学到的企业管理经验,使“李黎明”有一个新的飞跃。用二到三年时间在巴黎——世界时装之都首开“李黎明”手编时装专卖店。目前,继中信泰富店、襄阳南路旗舰店和富民路店,在静安区“源创”创意园区的又一家李黎明时装专卖店即将开业。
三、海派编织在国际交流的舞台上将会发扬光大
从1994年首创“李黎明“时装品牌以来,已经有近20年历史。这是解放后上海第一代中年人的梦想得到了实现。后20年,历史的接力棒将在新一代中青年手中传递。如何很好地传递,平稳地传递,并继续开拓创新地传递,不仅是李黎明品牌传承额外内所要思考的,也是广大青睐李黎明品牌的消费者们,更是政府有关部门所要共同考虑的。
从要在国际舞台上开展再创辉煌地位和影响的角度出发,未来5年,“李黎明”品牌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拓展和创新。
一是建立国内外电子商务营销网络
十分凑巧的是,在1994年例黎明品牌创立的同时,我国服装企业开始参与电子商务。到1999年,我国已陆续有几百家服装企业涉足电子商务,其中有十多家企业提供了网上购物服务。近年来,电子商务飞速发展,已成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流通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纺织服装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国内比较成熟的B2B商务网站,阿里巴巴、淘宝网、中国服装网、PT37网等,都为我国服装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
同时,国内各服装企业为提高企业和品牌知名度,纷纷建立自己的企业网站,并在网站上试图开展网络购物服务,以宣传品牌、增加销售、提升企业竞争力。2011我国全年网购规模达到8090亿元,占到了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4.4%,网购人数达到2.12亿,网上购物在网民中的渗透率提高到41.5%。受传统服装厂商纷纷发力电子商务的影响,我国服装网购继续高速发展,2011年中国服装网购市场规模达到2670亿元,年同比增长率高于总体网购市场20.6个百分点。网购服装占总网购量从2010年的20%一跃上升为2011年的33%。
2011年全国纺织服装销售总额(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约5.4万亿元,服装类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1.4万亿元。网购服装占总服装社会消费品零售的19%。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电子商务以其特有的跨越时空的便利、低廉的成本和广泛的传播性在我国取得了极大的发展。服装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时兴的营销渠道,是一个发展非常迅猛的、服装行业必然选择的一种生存方式。
李黎明品牌的电子商务发展,必然与其固有的独特商品性质要相吻合。作为品牌的门户网站开通,推进品牌宣传是其首要之选。建立自己产品的资料库也是其中重要内容。网上以国内沿海及国际欧美市场的网购为主要拓展方向,更是其未来5年发展的必然选择。当然,通过网上和网下,集合一批对海派编织具有共同爱好和志趣的消费者,经常举办有关涉及女性的健康、时尚等活动,也是打造李黎明品牌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是争取成为上海市级“上海国际礼品”
由于李黎明编织时装成为一种时尚,深得许多海内外女性消费者的喜爱。也就经常成为一种独特礼品,送往一些国内外政要、名人的太太们手中。
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后,作为“上海国际礼品”的传承与开发创新,既是市场一种迫切需求,也是提升上海国际大都市品位及国际形象的内在需求。
作为上海国际礼品,首选是那种具有独特手工工艺,名人品牌效应,能够将实用、美观和收藏价值密切结合的高品质的原创产品。按照上海礼品开发中心老总的说法,是“最好是创意类或唯一性”。
用这个标准来衡量李黎明的编织时装,尤其是她设计的千姿百态、高贵无比的披肩来说,应当说可以列入“上海国际礼品”的开发范围。当然,如按照“上海国际礼品”的要求,李黎明品牌的编织时装,还要继续在款式、品种、艺术特质,乃至包括宣传及包装等方面,还是要下一番功夫的。尤其是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类别国际友人的爱好和志趣,设计出具有“创意类或唯一性”的非凡礼品,更是她们未来努力的一个主要方向。
三是上升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
按照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二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应当符合以下条件:完整掌握该项目或者其特殊技能;具有该项目公认的代表性、权威性与影响力;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2009年,文化部在《关于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有关事项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关于申报条件,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符合下列标准: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具有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典型性、代表性;具有在一定群体中或地域范围内世代传承、活态存在的特点;具有鲜明特色,在当地有重大影响。并且是“重点关注下列项目”:边疆省区少数民族的项目;有利于增强海峡两岸和海外华人文化认同的有关项目;与周边国家共同拥有的项目。
再从网上搜寻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发现,作为第十类的“手工工艺”中的纺织织造名录中,还没有“绒线编织”项目进入。作为已具有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格的李黎明品牌,保护和传承也有3年,如果再努力2年,5年后,通过努力应继续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军,不仅可以填补国家级绒线编织工艺申报的空白,也是进而提升李黎明品牌本身以及弘扬光大上海海派文化的紧迫需要。
如此“三级跳”,李黎明品牌的编织时装,在国际交流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会愈加光彩夺目、其国际影响力会不断扩大。作为地方政府,作为服装行业等,就要考虑如何来扶持和鼓励其长足发展了。目前,已有海外品牌风投基金看好李黎明时装,上海设立“海派编织”专项扶持资金等扶持政策,也在期盼指日可待的议事日程上吧。
2012年10月8日
拙稿先后发表于:《上海商业》2013年第3期;《中西汇通:海派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收录(第十一届海派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海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第一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巧手编织五彩梦——阜南六初“非遗绒线编结花艺”社团活动展示
老字号创新传承“针尖上的非遗”
上海故事(273):编织美丽生活(上集)
东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帮兵决》——李十八
我为冬奥编花束【中国好手艺⑰】
老字号 | 结绒线,最具海派特性的上海女人形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