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徐汇区文化发展的亮点和重点在哪?

中午,乘十号线从桂林公园站出来,向母校走去。路过桂林公园,便顺道走了进去。

地面潮湿,公园幽静。我不由得回想起四十年前、1970年代末在母校读书的四年。那时每逢迎考阶段,早晨母校附近的桂林公园、康健公园内,几乎都有许多同学的身影。他们拿着书本,嘴里念叨着。英语、政治及其他,凡是需要默写的知识,都要在这时期背诵出来。

当然,今天这不是回忆的重点。望着公园内有一群老人在整齐、响亮地唱着歌,我的思绪回到上午在有关徐汇文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小型座谈会上。

曾经当过10年(两届)徐汇区政协委员,期间也有关徐汇区文化发展提过多个提案。单位在徐家汇,10多年,沐浴在徐汇多元文化的氛围中。深感当今新时代,如何要搞好徐汇文化发展,也是面临领导要求高、市民需求大和供应观念、设施、资源整合等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

从大文化的角度思考出发,那末,结合新的时代新要求,徐汇文化发展的亮点和重点在哪呢?

科创(创新)文化的培育拟应放在首位。徐汇区拥有一流的高校和科研大院大所以及众创空间,支撑着徐汇区经济的繁荣发展。仅漕河泾高新开发区,就集聚着大量高科技企业。

徐汇区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十三五时期,要将漕河泾开发区(徐汇部分)打造成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创新功能与商务功能有机联动、创新空间与创新服务配套完善的科技创新集聚区,成为上海中心城区最具有科技竞争力和创新活力的产业功能区,以及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战略格局中的重要承载区。”

为此,华鑫置业于2016年起,以漕河泾东区“华鑫慧享城”智慧产业社区为载体,发起成立百家企业联盟——“创鑫汇”,并开展了“创鑫汇”区域众创服务平台构建工作,形成了具有产业创新、科技交流、创业孵化、文创串引的创新氛围。“创鑫汇”自成立以来,通过组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已经成为了徐汇区创新产业与资本汇聚的重要平台,积极推动以资金链引导创业创新链、创业创新链支持产业链、产业链带动就业链,带动园区企业实现“共创、共享、共赢”。可将类似“创鑫汇”这样的平台作为徐汇区创新文化培育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

海派文化是徐汇区的一张优质名片。徐汇区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土山湾文化,徐汇源的再造深化,也十分重要。2010年的区政协会议,笔者领衔与徐春华、陈理等10多个委员,联名递交了编号:1137的提案:关于规划设立“徐家汇文化特色区域”的建议。提案主要内容是:为了切实贯彻国家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要求,弘扬世博精神,延续世博效应,我们建议:在世博年期间,我区应结合“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启动“土山湾文化特色区域”的规划立项,将“土山湾”文化品牌,和徐光启文史、徐家汇历史文化重镇商圈等联动,以在世博期间更多地吸引海内外游客光临徐家汇,繁荣徐汇,并为世博后的我区文化、旅游、商业等领域的发展找到一个新的持续增长点。

初步设想:“徐家汇土山湾文化特色区域”,东起漕溪北路、南面蒲汇塘路、西接文定路、北临虹桥路。在这个方圆不到一个平方公里的区域里,汇集着土山湾遗址、光启墓、天文台、徐家汇教堂、藏书楼、徐汇中学崇思楼等众多的历史建筑,形成徐家汇中西合璧的百年历史文化精华所在。规划中要研究土山湾文化特色区域的空间布局和建筑形态,更要研究其区域内的展示、观光、旅游、研发、教育、经济、文化等功能的健全和完善。还要考虑对区域内沿街建筑楼群的功能置换。该提案得到了徐汇区文化局和规划局的肯定答复。

老洋房文化的现代效应。武康路等历史风貌保护区如何充分发挥综合效应?2015年的区政协会议上,笔者的一份提案列入大会书面发言材料:“寻找徐汇时尚STYLE,探索老洋房利用新路,关于在武康路名街建立古董博物馆群的建议”。这份大会书面发言材料中建议:一是集聚优秀文化,规划顶级博群。假设我们能通过引导规划、扶持政策、开发机制等,引进一批世界级的10家顶级私人古董博物馆群,那么这里,就可组建全市性的私人古董博物馆协会,每年举办国际性的专业论坛,建立日常的古董鉴定、交易,开设鉴赏讲座和培训等。也会逐渐产生为博物馆群服务的其他业态,尤其是老洋房旅馆发展会带动起来。二是产业基金扶持,民间开发主导。其中包括,规划发展文化金融集聚区鼓励设立私人收藏博物馆基金,政府、开发商以及当地部门,联合成立项目推进小组,具体负责规划的落实和协调等。

滨江文化与国际社区建设紧密结合。拥有8.4公里沿江岸线、7.4平方公里面积的徐汇滨江,是借据世博机遇,后世博时期市中心最大的临江开发处女宝地。根据市委领导要求按照国际社区规划建设的思路,笔者有幸参与2011年徐汇区政协组织的课题组进行专题调研。在2012年的区政协会议上提出提案:“关于科学规划建设徐汇滨江国际社区的建议”。认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规划建设国际社区,需要把握好以下三点:

一是国际社区内涵与规划标准。21世纪的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国际社区,已经不是以该社区居住外籍人占有一定比例,作为唯一的或主要的判断依据。而是:按照国际社区的先进理念、拥有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基本设施、具备国际化视野的多元文化、不同人群、机构与环境和谐共生的集生活、居住、工作、娱乐等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发展空间。其主要特征是:国际文化、科技、思想、生活、艺术等互相交融、交流的良好载体;在国际化、全球化、信息化等背景下的社会创新与科技创新、城市创新等交相辉映的发展平台;充分实现人的价值快乐体现和民生充裕发展,以及各类社会组织发展活跃的公民社会的雏形。徐汇滨江国际社区的规划标准应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社区功能的国际化;社区形态的国际化;社区共治的国际化。

二是社区主体与主题创意。国际社区的主体是“社群”。国际社区的主题应先行。引入全新的智慧地球战略,在徐汇滨江区域里拟规划设立智慧走廊商务核心区Smarter Passage ):即以智慧化基础设施和服务领域为主要特色的,集产学研等业态一体为主要功能的,在国际教育、国际物联、国际医疗等方面为主要行业的智慧型战略实验集聚区。传承土山湾历史文化底蕴,在徐汇滨江打造国际创意集聚区域。将科技创新、社会创新、文化艺术创新密切结合,并相互启发和促进。可有意识引进一些中外著名的创意大师,在这里设立工作室,带领和培养一批年轻助手。可创立社会公益孵化园,吸引一批社会组织在这里集聚。

三是社区自治与资源共享。创新社区自治。可以借鉴新加坡等国家社会治理的先进经验,将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社区企业机构等联合组建社区自治委员会”。推进资源共享。可以用市场化、专业化的运作手段,将政府、市场、社会等社区各类资源有效地充分整合起来。充分发挥信息网络优势,建立国际社区资源共享平台。

学习型休闲文化的推广。国家旅游局2009年全面制定实施全国国民旅游休闲计划。2009年区政协大会,笔者的提案之一是“关于制订与实施徐汇国民休闲计划的建议”。认为:全面提升休闲与休闲产业对拉动内需、迎接世博的认识;引导市民休闲生活健康快乐,扶持区内休闲产业蓬勃发展;以旅游休闲为主,促进本区文化娱乐活动的繁荣和提升。包括大力开展迎世博、游徐汇的活动。积极举办徐汇十大经典历史建筑徐汇十大优秀历史人物徐汇十大当代创新人物的评选活动。广泛组织了解徐汇、迎接世博的读书和征文活动。

与此同时,当年的政协提案中,笔者也提出“关于创建学习型休闲区域的建议”。认为:当休闲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相当重要地位时,政府部门就应积极采取扶持政策,大力推动本区域的休闲内涵的提升,打造城区新型景象。建议:营造国际大都市生活质量典范,与迎接2010年世博会配套。选择合适区域,组织专家组进行形态规划和内涵设计,主要看该区域提供与参与互动的学习型资源;相对集中与密集的能参与体验的市民潜在;对休闲研究与组织的专业机构和队伍等。按照上述指标,初步考虑,可先拟在西到虹漕南路、东到钦州路、北到漕宝路、南到钦州南路该区域,营造学习型休闲街坊。

主要包含:各类兴趣培训及终身教育、讲座和演讲、论坛及辩论、科普和发明、阅读观摩和文化活动、创意设计、投资理财等,与社区文化中心、社区学校、科普机构等有密切的联系。将主要依托该区域的专业机构、参与互动的市民等,共同营造一种学习型休闲的氛围,提炼引导市民进行自身学习提高的经验模式。依托休闲专业机构等资源,积极开展实施学习型休闲圈。之所以选择这区域,因为这里有着可以组织实施学习型休闲街坊的专业资源和互动主体等。主要如:挂靠在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的世界休闲组织中国分会上海都市休闲专业委员会;世纪出版集团大楼内的《理财周刊》,是上海市民理财指导中心;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海市知识产权培训中心;田林、康健、漕河泾街道等;桂林公园、康健公园等;其他创意园区等。

上月,市委宣传部领导视察上海一些出版发行单位,提出了文化+”的理念。要求在文化创新产业发展中,大力开拓“文化+”,在“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商业”、“文化+教育”等业态中融合创新。近日,上海有媒体要做文创大品牌。我提议做民间书房、书局、书院、书社、书会等文化品牌的排行榜。倡导充分发挥民间力量在城市文化中的主体角色和作用。

今天正好是元宵佳节。早晨出门,虽然没有太阳,但雨后有一股清新。微风拂面,有些冷意,但还是感觉早春的来临。杜甫有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文化,尤其是城市文化,就是一种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文化。作为国际大都市的文化发展,一定不是干枯的,有潮湿,也有多元文化思潮和主体人格在这里碰撞交流。

                20183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城市眼】徐汇一批文博新馆陆续展出,将徐汇的历史文化娓娓道来
名单公布!徐汇这些建筑可“阅读”
调研手札 | 徐汇区区长:“行走式调研”走出“美丽街区”营造中的三个问题
社区有专属号源 住院可合理插队|看病难|资源|政府
徐汇滨江要做最具文化气质滨水区
弘扬崇德向善厚植文化自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