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绿色技术银行”,助力上海和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双碳经济”

       7月23日上午,在近日上海碳交易市场成立之后,如约走访位于东大名路的浦江金融大厦。聆听绿色技术银行研究院倪院长介绍绿色技术银行,获益匪浅。

     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科技部支持 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若干措施》,2016年9 月初和10月下旬,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先后召开建设“绿色技术银 行”部市专题会商会议,研究讨论推进“绿色技术银行”。

   “绿色技术银行”是汇聚可持续发展重点领域先进实用绿色技术,强化科技与金融结合并实现科技成果的资本化、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同步服务于国内可持续发展和绿色技术领域南南合作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通过聆听倪院长的一番介绍,让我初步了解了“绿色技术银行”的功能、作用和意义。

            高度重视“绿色技术银行”作用

     坚持“改革、开放、 创新”理念,着力发挥“绿色技术银行”在四个方面的作用。

    第 一,“绿色技术银行”要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做 出重要贡献,促进国内先进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以技术“走 出去”支撑科技强国建设。

   第二,“绿色技术银行”要作为落实创 新驱动发展战略、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的创新性、前瞻性工作, 加强科技与金融资本等要素的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 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第三,把“绿色技术银行”作为上海市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任务,聚集全球绿色技术发展领域的 创新要素,提升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影响力。

   第四,“绿色技术银 行”要对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支撑,特别是在资源节约、环境友 好、安全高效、生命健康等可持续发展重点领域,抓紧转化应用 一批先进技术。

     准确把握“绿色技术银行”发展方向

“绿色技术银 行”要坚持“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的思维。

   第一,坚持国 际化。“绿色技术银行”要充分利用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和金融中心 的优势条件,建设好符合国际规则的理事会制度,肩负起参与国 际绿色技术转移机制建设的重任。

   第二,坚持市场化。要发挥市 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建立符合“银行”特征的运行管理机 制,将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起来,提高资金投入的效率。抓好上海市依托“绿色技术银行”在虹口区开展“绿色技术产业园” 建设,作为市场化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试点,及时总结经验。

    第 三,坚持专业化。“绿色技术银行”要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 平台,引导科研活动面向产业发展,促进科研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带动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第四,坚持公益化。“绿色技术银行”是一项社会效益非常大的工作,因此要大力发展社会组织,以社会公益方式和途径,推进绿色技术银行理念、技术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着力推进“绿色技术银行”重点工作成效初显

    专题会后,国家科技部把支持“绿色技术银行”放在相关工作的重要位置,支持上海市开展“绿色 技术银行”有关科技政策先行先试,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参与支持, 加快理事会筹建,协调科技资源给予大力支持。

   上海市作为“绿色技术银行”建设运营的主体,在发挥上海市改革创新的政策叠加优势、汇聚科技金融资源、建设国际国内开发合作平台、健全运行管理机制、提供条件保障等方面下功夫,实现运营的可持续性。

    2017年12月初,全球知名银行、金融机构汇聚的上海,又多了一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科技的机构。“绿色技术银行管理中心”在沪揭牌。这标志着我国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气候变化《巴黎协定》重大举措之一的绿色技术银行,已经正式启动。

  绿色技术银行先期搭建三平台

    绿色技术银行不是传统银行,进进出出的主要是技术,而且是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技术创新,是同步服务于可持续发展和绿色技术领域的整合性服务平台。

   绿色技术银行主要包括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大型公共绿色建筑、固体废弃物清洁能源化利用、河道水系治理、生态建筑改造、湿地生态保育修复和 智慧绿色出行等十项标志性绿色技术体系。

  上海是绿色技术银行的建设主体,2016年9月份先期启动到2017年年底,就已经搭建了绿色技术信息平台、金融平台和转移转化平台。绿色技术信息平台已经上线试运行,主要是以成果库、需求库、专家库为核心内容,为各类主体提供绿色技术信息支持;转移转化平台对接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技术转移机构,以及科技评估中心、环境论证中心、中国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搭建国际转移机构和中心;绿色技术金融平台,则在国家成果转化资金的引导下,上海市创业投资基金一起共同出资35亿元成立了绿色技术成果转化基金,通过“技术+资本”,共谋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并与商业银行共同设计推出绿色金融产品。

    为此,专门成立的绿色技术银行研究院也正式挂牌成立。由原来搞法学经贸研究的倪教授任职院长。

    7月中旬,绿色技术银行管理中心在技贸大厦组织召开了“双碳目标下绿色技术银行发展战略专家研讨会”。会议邀请了市科委、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水务局等绿色技术银行协调小组成员单位,以及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上海市节能减排中心、上海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中美绿色基金等研究机构和相关单位参加研讨。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围绕能源利用、资源利用、生态环保、绿色交通、碳汇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减碳、降碳重点领域,分析了当前的新机遇、新挑战,建议绿色技术银行进一步加强平台功能建设、加强绿色低碳技术评价标准建设、聚焦颠覆性跨领域低碳技术突破、注重技术经济性评价以融入碳交易体系;此外还应扩大和加深与上海、长三角地区相关委办局、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等部门的交流合作;继续加强国内外宣传,不断扩大影响力。

目前,国家和上海市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方案”。总的来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时间紧、任务重,科技创新是关键。

    绿色技术银行自建设以来,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建设原则,集聚了一批专业化机构、储备了一批绿色技术成果、构建了合作网络、带动了绿色技术转移转化、启动和落地了一批示范项目,探索了“技术+金融+应用”创新模式。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绿色技术银行将充分发挥协同推进优势,进一步集聚要素资源,促进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和转移转化,并加强与绿色金融、碳交易等资本要素的深度融合,助力我国及上海市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绿色技术银行也将与有关部门紧密合作,加快推进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让碳交易资金清算结算、碳资产质押融资、保值增值等各项碳金融业务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绿色低碳发展,降低绿色低碳企业融资成本,培育更多优质的绿色低碳企业,为企事业单位的能源转型与节能减排提供技术支持和系统解决方案,同时可扩大碳市场生态圈。

      节能环保产业在“十四五”期间的发展趋势

   另据专业媒体报道:“十四五”期间,是我国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期,也是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窗口期,以及实现碳中和宏伟目标和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重要时期。作为碳排放总量世界第一的大国,我国工业总体上尚未完全走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模式困境,生态环境保护仍将长期面临资源能源约束趋紧、环境质量要求持续提高等多重压力。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兼具带动经济增长和应对环境问题双重属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十四五”期间支撑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动能,产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趋势一,绿色低碳引领发展,能源结构优化提速。

2020年9月,我国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优化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将成为“十四五”期间推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能源消费将保持低增速和低增量发展态势。煤化工等高碳排放项目将加速收紧,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有望超过20%,清洁能源将成为能源消费增量主体。目前,我国太阳能、风能、水能可开发量分别超过100亿千瓦、35亿千瓦、6亿千瓦,供给量充足,但利用率较低等问题突出。预计“十四五”期间,储能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将加速,解决能源并网、能源消纳等关键技术,为加快优化能源结构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升级将加快能源结构高频次和高标准调整步伐。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将降低碳排放强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以高经济效益、低能源消耗为主线的产业结构优化将成为各地“十四五”规划的重点,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趋势二,绿色制造水平提升,进一步推动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建设。

“十三五”期间,我国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任务基本完成,但电器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机械装备、钢铁冶炼等高能耗、重污染行业仍存在产品全生命周期理念渗透率不足、绿色制造体系标准建设不完善、绿色制造核心环节存在瓶颈等问题。因此,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构建更加完善的绿色制造技术体系,将成为“十四五”期间我国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进一步看,重点行业企业和工业园区仍是“十四五”期间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主体,在绿色工厂创建过程中,提高清洁生产技术水平、改善末端治理效果、提升污染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利用程度;在绿色园区创建过程中,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和能源梯级利用率、推动提升园区数字化和智慧化管理水平仍将是“十四五”期间全面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迫切需要突破的重点和难点。

趋势三,绿色制造加快推进协同融合,新型业态不断涌现。

近年来,人工智能、纳米新材料、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突破,为我国节能环保行业的技术创新发展带来诸多机遇。以水处理为例,通过定向培养高效脱氮除磷微生物菌种、采用抗污染的分离膜材料等行业间协同融合手段,大幅提升了水处理效率和效果。通过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相融合,更是催生了智慧环保等新业态,解决了环境及污染信息全面感知、环保数据高速传输,以及应急事件智能决策等传统环保工作痛点,使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创新。2020年我国智慧环保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840亿元,比2015年增长165%。“十四五”期间,打破各行业间的应用壁垒,实现多领域协同融合将成为提升节能环保技术水平的重要路径,也将成为环保企业优化环保装备产品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式。预计“十四五”期间,随着物联网、云计算、遥感监测、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行业间协同融合的持续深入,智慧节能、物联环保等节能环保新型服务业态将不断涌现。

趋势四,面向防疫功能的环保新业态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十四五”期间,4个涉疫领域将迎来质变和快速发展。一是环卫及消杀将向智能化发展,如大连甘井子区疫情期间开展智能垃圾分类及消杀试点工作,可在无人值守情况下实现垃圾减量14%;二是危废处理将向集中化发展,以目前的产生量和处理能力估算,预计到2022年危废产生量将达到1亿吨,处理能力缺口超过2000万吨,包括医废在内的危废处理能力提升刻不容缓;三是环境应急监测将向精准化发展,2020年环境监测市场规模同比增长25%,远高于前3年增长速度均值16%,预计到2025年精密环境监测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2400亿元;四是室内空气净化将向专业化发展,预计到2025年室内空气净化行业市场规模将达2000亿元,其中医疗场所专用的高精度专业化净化设备市场规模将达600亿元。

趋势五,行业集聚持续增强,“专精特优”成中小企业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节能环保行业的集中度较欧美等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据统计,营收超百亿元的企业数量美国有26家,我国有10家;固废行业CR3企业市场占比,美国达49.6%,我国仅7.8%;水处理行业CR3企业市场占比,美国达17.2%,我国仅8.1%。我国节能环保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一方面将技术、产品与服务相集成的节能环保业务综合服务模式可以快速增强企业技术实力和资本运作能力,促进中小企业以集团合作的方式规范发展,提高我国大型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我国也不能忽视全国90%的节能环保企业都是中小企业的现实。“十四五”期间,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增强,行业整体竞争力得到提升,拥有核心技术的中小企业更加趋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中小企业专业化生产和协作配套能力将进一步提高,集成化与差异化相结合将助推我国节能环保产业良性发展。

趋势六,节能环保市场结构迎来重大变革调整。

工业节能方面,“十三五”末,我国节能工程综合服务市场规模约2.0万亿元,占工业节能市场比例约为45.5%。“十四五”期间,高效节能技术的持续研发与突破将促使传统生产过程升级,包括变频控制技术、能量系统优化技术等高效节能技术将广泛融入到工业生产中,高效电机、余热余压利用等工业节能细分市场份额将逐步扩大。环保方面,“十三五”期间,水处理和固废处理始终占据我国环保市场前两位,约为40.0%和35.0%。“十四五”期间,随着国家加大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修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力度,以及陆续启动重点区域污染防治专项行动,环保市场将进一步向专业化、细分化调整,危废处理、环境修复和环境监测等新兴领域市场空间将加速释放,有望成为引领高附加值环节和推动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

     2021年7月24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科技创新,节能环保新产业
微众银行微业贷以绿色金融为底色,助力实体经济向好发展
让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科技能够发挥多大作用?
“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合作发布会在2019京交会中成功举办
科技展厅践行节能环保理念
政策之窗 | 生物经济五年规划重磅发布!生物基降解材料成为为优先发展重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