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健康为中心 不治病而病自愈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提出,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本文从推广五运六气的意义,剖析如何响应 “大健康”理念,为什么学习运用五运六气指导临床,可以达到不治病而病自愈的效果。试作解答如下。

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现在医学界的人都跳不开“以疾病为中心”。以前讲“治未病”都是讲未病先防,有病防变,病好防反复,强调的是预防。新中国成立初期制定了卫生工作的四大方针,第一个就是预防为主,所以预防为主并不是一个新的思想,如果仅仅讲预防疾病就是治未病的话,那西医认为中医应该向我们西医学习,我们疾控中心,都是搞未病先防的,打疫苗就是未病先防。所以,许多中医没读懂“治未病”是什么概念,认为预防疾病就是治未病。后来讲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大家又认为健康就是要做到三早:早检查、早发现、早干预,讲来讲去,还是围绕“病”在转。五运六气更重要的意义是见病可以不治病。《汉书.艺文志》有云,“有病不治,常得中医。”中医的核心思想是“天人合一”,这可以使人的健康达到最佳状态,“天人合一”了,许多病不用去管他,自己会好的。中医就是强调“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产生病的最根本的内因,是身体的内部乱了,是天人关系失调了,而不要只是去寻找外来的因素,外来的细菌、病毒什么的直接致病原。《素问.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怎样使正气达到最佳状态?天人合一。天人关系协调了,就可以不得病。但是,现在的医生遇到具体问题,大都还是围绕“病”在转,因为没有认识到身体有多大的自愈能力。

大健康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许多人把“天人合一”理解成仅仅是人与环境相关,这个理解虽然不错,但是太浅,没有任何特色。中医学的“天人合一”不是简单的环境跟人的相关性问题,而是找到了自然之间动态变化的律,就是五运六气律,有了五运六气律,才有六十甲子,才有黄帝的黄历,跟着黄历定下来的动态周期走。五运六气更高的层次是找到了不同的年之间的差别,只讲春夏秋冬没有人反对,但是仅仅知道每年春夏秋冬的变化是远远不够的,同样的四季,不同年的凉热不同。为什么有时是凉夏,有时非常热。2018年夏天为什么前期非常凉,到后期高温?为什么冬季有时寒冬,有时暖冬?古人找到了这其中动态变化的规律,总结出来的是五运六气律,掌握了五运六气就能知道可能的变化。比如,在2019年春节安徽电视台《健康大问诊》节目中,我就讲到2019年4月的倒春寒问题,特别叫大家警惕。根据五运六气规律可知,2019年二之气春分到小满,从3月下旬到5月中旬,这个时间段特别容易出现倒春寒。

所以把握了动态周期,再去讲“天人合一”,层次就不一样了。比如2009年的甲流,为什么美国最早发现,而且患者最多?跟美国人喝凉水,吃冰块有关。他们讲我们每年都吃冰块,为什么在那一年出现问题?因为那一年是己丑年,寒湿重,易伤阳气。所以研究运气,不知道自然界的规律,“不知年之所加”是不行的,要“必先岁气”。所以,在己丑年这样的寒湿年,就要注意减少饮冷了。当年世界卫生组织,不懂五运六气,叫大家预防甲流要特别关注老弱幼小,但实际高发人群是青少年,因为青少年最不注意保暖。特别在下半年、暑假后更是高发,因为夏季学生更不注意保暖,吃冷饮多,伤阳气,抵抗力下降,故暑假后发病人数暴增。比现在一般的气象医学更高级的思想,比“四气调神大论”里顺应四季气候变化高深了很多的知识,都在五运六气里。

所以不明白五运六气,是搞不好大健康的。主观上知道要顺应自然,但理解上会有偏颇。比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不懂五运六气,就认为春夏养阳就要吃补阳的东西,秋冬养阴就是吃补阴的东西,这就错了。正确的理解应该是顺应动态的阴阳运动变化,春季阳气生发该多的时候,要帮助阳气生发;秋冬阳气该少、该收的时候,要帮助收藏,不是要达到阴阳平衡。过分强调“阴阳平衡”是不懂五运六气者对大家的误导,阴阳平衡是一种调节措施,是手段,不是终极目标。现在中医界常讲:什么病都是阴阳不平衡造成的,阴阳平衡了什么病都没有了,这是很大的误导。假如阴阳平衡是终极目标的话,我们发明个阴阳的测量仪器,测出小孩阳多阴少,那是不是要把小孩抑阳扶阴,调成阴阳平衡?老年人一般是阴气重,阳气少,少动多静,如果把老年人调成阴阳平衡,少静多动了,老人还能长寿吗?在一年中间也是这样,春、夏阳要多一些,秋冬阳气收藏,植物都在凋零,此时补阳气,让阴阳平衡,让植物重新开花,把冬眠了的动物赶出来活动,是不是就要乱了?所以把阴阳平衡的调节手段看成终极目标是错误的。太极图讲的是动态,阴阳是两种象态,整个自然界是在动态中间。把握动态的规律,其实就是一种波形运动,不是进化论的线性发展。人体跟自然界的波要同步,这样对人体是有利的。如果日间阳气多时去睡觉;晚上自然界阳气收藏,阳气少时又非要出来活动,这样跟自然界不同步,就对身体不利。

所以“天人合一”不是形态上天有什么,地有什么;不是天有日月五星,人有七窍,在自然界找形态上的相似。这是不了解“天人相应”的真正含义。“天人相应”强调的是动态,追求形态上的相同没有意义。“天人合一”合的实质是什么?学了五运六气才知道。

运用五运六气治病就是调天人的动态和谐

怎样运用五运六气治病?这涉及对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重新认识的问题。过去我们西化得厉害,总是从物质角度去研究药物能治好病的物质基础。西医虽然也讲要调动身体自身的免疫能力、抗病能力,但是西医注重的是物质层面的。我们古人发现了“天人合一”能使我们的健康达到最佳状态,这种最佳状态对治病方面能起什么作用?这几年我们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的时候,就开始研究这些问题。通过大量实践证明,许多病可以不去治,病可自愈。开始是在一般常见病中发现了,比如皮肤病,可能完全没有用治疗皮肤病的药物,一些并不是皮肤科医生,可以取得皮肤病专家都不可思议的疗效,山东省名中医李宏2个多月把一例严重的牛皮癣治愈,全部用的是运气思路;去年有个典型案例,北京的一个西医医生,自己皮肤病严重,北京许多专家都治疗过了,效果不理想。后来看到青岛市海慈医院的儿科医生王静在《中国中医药报》上发表的2篇运用运气思路治疗皮肤病的文章,就找到了王静医生。作为小儿科医生,王静并不知道他得的是什么皮肤病,也没有按皮肤病的治疗思路用药,结果调理一个半月后严重的皮损全消退了。

后来进一步发现一些严重的病,比如肿瘤。原来我们治疗肿瘤,只是把五运六气作为一种帮助提高疗效的措施。西医用抗肿瘤的方案,再加五运六气思路提高疗效。有些医生刚接触五运六气的时候也是这种思路,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加一些五运六气思路,认为五运六气是助推剂、增效剂。后来发现,完全不用教科书抗癌思路,全部用五运六气原方,比结合抗癌思路效果更好,把它从后备、配合的位置提升到主力。看到许多报道,凡是取得神效的,绝大多数是原方。因此才认识到五运六气不是助推剂,不是针对病的,是通过调天人关系,激发了自身的愈病能力。去年我在北京“中美国际肿瘤大会”上介绍了四个肿瘤病例,有一个是2018年6月中旬肺癌四期胸膈转移的患者,来诊之前抽了两次6400毫升的胸水,本来已经没有希望了,只想多活几天。通过中药治疗,到9月时,已经可以打3小时的乒乓球了,根本看不出来是病人,10月检查各项指标都恢复正常。但是用的药里是没有所谓的抗肿瘤药的,全部是调运气的思路。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在调身体状态的时候,身体所发挥的抗病能力是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期的。比如针灸治疗就没有给予患者物质,完全是调动病人自身的力量。用运气方疗效的神奇,比单纯的针灸又拓展了一个角度。

我们现在要做的工作,是通过大量的临床实例,展现古人推崇的思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气血冲和,万病不生”。现在有些讲经方的人,实际上对经方并没有很好地理解,还是从西医治病的角度看。经方比一般的方疗效好一些,但是《汉书.艺文志》对经方的定义最后落实在“通闭解结,反之于平”,疾病的发生都是气血不通了。真正的经方治病是“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辨五苦六辛就是辨药物的五运六气,就能达到通闭解结,气血平和,所有的病都能好。

健康是天人之间动态节律的和谐与同步,运用五运六气治病就是调天、人的动态和谐。从调“天人合一”入手,是更高层次的诊疗体系。以健康为中心,顺天应时,调整人的动态节律,则不治病而病自愈。(顾植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顾植山先生的健康观与疾病观
谈三七生博主的博文
五运六气理论在临床中的具体运用
阅读《医圣心印》之感
五运六气天大的一点小秘密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讲究阴阳五行、五运六气等,因其和现代科学的还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