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人贡献给对英语的词汇

“地球是平的”这一说法,曾经风靡中国。地球之所以是平的,原因之一是,我们每天使用的语言,经过电脑的简化和信息的即时交流,相互借用,越来越普遍。地球变平了,因为语言的界限变得模糊了。我虽不是“平地球”概念的粉丝,但因为工作、生活的原因,处于一个“光怪陆离”的混杂语言环境中,对于平地球的现象,深有体会。


在这个世界语言大融合的背景下,“当下混血”的境况。我觉得应该首先谈的是双语。纽约实践双语教育的典范,非犹太人莫属。犹太人因为文化的独特性和传承性,在双语教育的实践上影响了美国社会。双语学习决定人的一生。孩子的生长和发育是个连续而非匀速的过程,融汇贯通的语言学习,需要特殊的环境、专业的训练以及程序化的培训,方能实现从中文母语到英文第二母语之间的无障碍流利转换。

 

世界上在母语和第二母语之间成功转换的成功案例,当属生活在北美大陆的犹太民族。热爱学习的犹太人, 除了数学、国语等一般学校里会教授的学科,许多犹太青年还会去专门的耶希华学院(Yeshiva University)。犹太人YESHIVA学校的成功模式,在于母语希伯来语和第二母语英文之间无障碍的转换与成功的融汇。

 

犹太人之所以能缔造出许多丰功伟业,并非他们生来就是天才,也不是因为他们拥有特别优秀的DNA。而是他们的视野决定了他们的高度。朝全球化发展,并宽容地接受外来事物,除了英语,西语、法语、德语、中文都是常见的外语课程。双语学习与多语种修炼锻炼了犹太人的学习能力,而学习文法、逻辑学、修辞学、音乐、算术、几何、天文、哲学、历史、人类学、人文,进而锻炼了宽广视野与独立思考的能力。

 

2004年美国人口普查,全美有200万人在家说汉语,占全美人口的0.7%,自称纯华裔或有中国血统的有270万人,占全美人口的约1%。华人生活水平也有提高, 平均收入中位数为52018美元,高于全美的42400美元。华人是世界上除了犹太人外,最聪明的民族,像犹太人一样,把中华文化带到全世界。因为中国食品受到欢迎,借助中国食品的媒介,把汉语传开。

 

餐饮文化混杂首当其冲

 

我的一位新移民朋友,最近要开一个餐馆,搜集了很多餐牌,一个菜的翻译让他很是不解。为什么炒面,要翻译成Lo Mei?朋友一发问,我笑了,你们北方人士自是听不懂,这是粤语的发音。Lo Mei是粤语对“捞面”的称呼。

 

广东人是较早一波来到美洲大陆的中国人。因此,广东话也在一个时代背景下,烙印进了美国的语言文字中。以至于你看到Lo Mei with beef/shrimp/seafood,这意味着牛肉//海鲜炒面,请淡定一点。广东人来得早,必有传神的语言融入社会。因此,Mei Fun 不是“没饭”,也是广东话“米粉”的音译。

 

继广东人征战美洲大陆后,台山人、福建人、温州人都来了,我们各地的同胞用不同的精彩续写着美洲故事。粤语被海外华人视为“官话”,而真正的官话——普通话只好退居其次。其实,美国更早的“唐话”还不是粤语,而是台山话。二十多年前,纽约曼哈顿有家银行叫National Republic Bank,中文称作“民铁吾共和银行”。对于这个中文翻译许多人感到一头雾水。原来,“民铁吾”是台山话对“Manhattan”的音译——就是普通话所称的“曼哈顿”。

 

台山话在纽约独霸唐人街是有历史原因的。早期移民美国的中国人是来美国修铁路的台山人。至今还有人称老华侨为“台山阿伯”。1997年前后,大量香港人移民美国,改变了纽约华人的人口构成,也改变了语言生态。原来在曼哈顿流行的台山话,逐渐向香港人说的“白话”—— 粤语倾斜。

 

早年,美国选择驻华的外交家时,外交官们都要学会粤语。今天,你走到街上,老外看见你长着一副中国人的脸庞,还会问你,你说广东话(Cantonese)还是普通话(Mandarin)?我的“老松广州话”,是在广州工作那几年学的。以为到了美国,这个英语为主的世界,可以从此“忘记它”。没想到,到了纽约市,头几年,在布鲁克林的八大道工作,广州话在这里比英语更管用。我不但没有“忘记它”,还越来越流利。

 

andarin这个字,有一种说法是来自于“满大人”的音译,遥想当年大清帝国,身着中国式官服---大马褂的官僚们出使异邦,他们给外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满大人”与“中国话”于是成了同一个字。但也有语言学家对此存疑。葡萄牙人与中国在明朝中叶即有来往。葡萄牙人在占领印度诸如果阿等殖民地时,就已经使用MANTRIM这一词汇来形容封建官吏。到了中国以后,16世纪,他们沿用了这样的词汇来统一称呼东亚大陆上的官吏以及官员们的语言,于是当时用的词是MANDARIM

 

英文是否从葡萄牙语中借用了这个概念,还是满大人来代指“官话”或普通话,巧合与讹传,都不得而知,这段历史,已经随着历史的风烟遁去。留下得是,到底“满大人”从哪里来的公案。

 

中国语言扬名美国,满清重臣李鸿章有突出的贡献。1896年,李鸿章访美,抵达纽约。有次,李大人宴客。客人将李家饭菜一扫而空。客人还没有吃饱,需要些菜顶上去,随行厨师不知道烧什么菜。这时,李鸿章急中生智,叫厨师把厨房剩余食材,放在一锅烩,端上了一盆五颜六色的什锦大杂烩。

 

客人一尝,高兴得开起了玩笑:总督大人,你这个时候才上这么美味的菜,是不是不想让我们吃得舒服啊?客人问叫什么菜,李鸿章大概没有听明白,说了一句牛头不对马嘴的话:好吃,好吃!没想歪打正着,这“好吃,好吃!”和英语“杂碎”的“Hotch-potch”发音差不多。

 

华洋混杂背后的历史环境

 

美国著名美食家E.N.安德森,把杂碎这一名菜的“著作权”划给了台山,而不是李鸿章。按照现存纽约美国华人博物馆的1879年波士顿宏发楼的菜单,最早的杂碎餐馆菜单,早已售卖原产于广东南部台山地区的“杂碎”菜肴了。

 

杂碎在李鸿章访美之前已经存在,后来因为李鸿章访美而风行全美。后来李鸿章杂碎(chop suey)还传入加拿大。1903年梁启超游历美国,在《新大陆游记》一文中,做了统计,当时单是纽约就有三四百家杂碎馆,遍布全市,全美华人以杂碎馆为生的有三千多人,“每岁此业收入可数百万”。梁启超还说“然其所谓杂碎者,烹饪殊劣,中国人从无就食者。”“杂碎”一词,后来还传到欧洲、日本。

 

杂碎一词很早进入美国主流文学艺术。美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辛克莱·刘易斯的1914年小说Our Mr. Wrenn1922年小说Babbitt,都提到美国中式餐馆的杂碎。美国画家爱德华·胡泼1929年作油画《杂碎》。1989年版《辞海》无“杂碎”或“杂什”等词,但有“下水”(动物内脏),2003年版《新世界汉英大辞典》收入“杂碎”(动物内脏)。

 

近二十年来在美国和加拿大,由于正宗的中餐馆很多,杂碎餐馆业已不如前,但仍然不时可以见到挂“CHOP SUEY”字样的餐馆。而在2005年的电影《撞车》中,安东尼给街道上一个中国人40美金,让他买一些李鸿章杂碎(chop suey)来。

 

通过食物引领的语言渗透,远远赶不及20世纪中叶的中美合作。1942年之后才进入英语的“Gung-ho”一语,来自汉语“工合”(“一起干”),这是当时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的口号。美军中校伊文斯.加里森(1896-1947)把这个口号借用来,作为他的作战动员会议的绰号,会议的目的是(迅速)讨论并解决问题。这一绰号在他手下的海军陆战队员们中广泛流传(著名的“加里森敢死队”指的就是这些队员),他们自称为“工合”战斗队。从此,热切投入工作或战斗的人们就被称为“工合“。“工合GUNG HO”成为美国字典的一个词条,它是团结、合作、勇敢、开拓的象征。

 

随二战而进入英语的词语和表达法还包括:高射炮(flak,小发明( gizmo, 专案组(task force, 黑市(black market, and (睡觉)hit the sack. 等等。而进入21世纪的今天,从前中英混合的词汇“苦力”(coolie),“台风”(typhoon)等,到“guanxi(关系)”、“hongbao(红包)”、“chengguan(城管)”等“中国式”专有名词登陆世界舞台。要知道hongbao这个词语比之洋人所习惯的节日lucky money,两者有神秘的民族差异。

 

同样,中国高考汉语拼音“gaokao”也成为关注的热点,网络新名词“躲猫猫”也入选新版《汉英大词典》,译为hide-and-seek。维基英文有专门的“躲猫猫”词条,翻译为playing hide and seek或者playing hidden cat,还很贴心地告诉读者,躲猫猫的中文发音是duomaomao

 

一个研究中国政治的教授朋友问我,中国新创造的“双规”这一新名词,你有什么看法?我曾写过一篇文章,介绍纽约市教育局的“橡皮屋”(rubber house)。中国的“双规”跟纽约的“橡皮屋”神似。说“双规”,大家不懂;说“橡皮屋”,大家都明白。

 

现在最热的词语,是“dama”这个汉语拼音,中国大妈逆市收购黄金的疯狂举动令世人震惊。

 

而90后小朋友告诉我说,什么chop suey shuangguidama都是浮云,都out了。现在这几年最热的是鸟叔PSY,这位韩国大叔发明了一种骑马蹦蹦跳的舞蹈歌曲,居然倡导出了一个新的潮流。连我的同事的孩子,也以会这首歌为荣。

 

人们管它叫江南范儿(Gangnam Style),这歌曲火得一塌糊涂,不但带动了韩国高尚住宅区汉江之南---江南(Gangnam)区的旅游热潮,鸟叔还火到了联合国,这个本名朴载相的韩国著名Hip Hop歌手,和他的韩国同胞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一起蹦蹦跳跳骑马舞,韩国人民的风头可以说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那一刻,我觉得地球真的是平的,世界真的大同了,感觉到了娱乐至死的魅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曾经时髦、曾经温暖:李鸿章杂碎与霍珀
杂烩之美(七):李鸿章杂烩(完结篇)
从爱德华·霍珀的《杂碎》到左宗棠鸡
“李鸿章杂碎”一鸣惊人
安徽固镇方言和天津话是一样的吗?
广东人:美国中餐馆开山始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