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流寇”出身,打败过法军,抗击过日寇,被孙中山赞为民族英雄

清朝末年,天下大乱,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各国列强纷纷觊觎我中华大地。在那个乱世年代,涌现了一位民族英雄,他加入过农民起义军,越南封他一等男爵,打败过法军,归顺了清廷,为保卫台湾抗击过日寇,参加了同盟会,走上了推翻清朝的革命道路,他的名字叫刘永福。今天我们讲讲他的传奇故事。

刘永福(1837―1917年)原名建业,号渊亭,排行第二,俗名刘二,时人尊称为刘义,祖籍博白东平,生于防城小峰,长在上思平福。

刘家世代贫寒,为生活所逼,一再迁徙。永福青年时代,依靠堂兄弟在平福开荒种地过活。17岁那年,父母、叔父相继去世后,刘永福瞬间成了赤贫阶层,白天到处找活干,混口饭吃,晚上则回到四面漏风的茅草屋歇息。就这间破茅草房,还是费尽唇舌借来的。当时,清朝政府腐败无能,灾荒频繁,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洪秀全金田起义,群雄响应。刘永福于1857年(咸丰七年)加入天地会,投身于农民起义的行列,走上反抗压迫剥削的道路。

最初,刘永福在天地会首领吴凌云的部属郑三手下任先锋。他率部打垮巫必灵为首的地主武装,队伍迅速扩大。后来,清朝政府在围攻太平天国天京的同时,也加紧对广西农民起义军的“清剿”,吴凌云壮烈牺牲。1866年,刘永福带领二百余人同吴业终(吴鲲)汇合,经过扩充整编,组成一个旗,刘永福被任为旗头。



由于刘永福“胆艺过人,重信爱士”,深得部下爱戴和拥护,不久就成为吴业终农民军中坐第三把交椅的“三哥头”。刘水福着手操练士兵,整肃纪律,选择人才,统一军令。当时他扎营于归顺州(今靖西)安德圩的北帝庙,看见北帝神像傍边的周公像手执着一面绘有“北斗七星”图案、镶有狗牙白边的黑色三角旗,就仿造黑旗作自为己队伍的旗帜。

从此以后,这支队伍就常举黑旗作战,人们称之为黑旗军。

1867年秋,清朝政府派广西提督冯子材调集重兵进攻桂西南农民军,拉网扫荡。农民军伤亡惨重,军需粮饷难以为继。加上这支队伍首领间意见不一,只得分道扬镳,各自率领所部转移到越南。

刘永福带领黑旗军二百余人,转移到中越边境的保胜(今老街)一带,在那里开山伐林,聚众耕牧,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黑旗军纪律较好,受到当地人民的欢迎,队伍迅速发展到了两千余人。


刘永福率领黑旗军到了越南后,正逢法国侵略越南。越南阮氏王朝向刘永福求援,刘永福决定帮助越南。1873年12月21日,刘永福率领黑旗军在河内西郊的纸桥设下埋伏,迎击法军,毙伤法军头目安邺在内的数十人,安邺当场丧命。此战后,法军被迫退出河内。由于这是近代以来,东亚陆军首次战胜西欧强国的陆军,所以当时正在学习西方的日本报纸大肆渲染,将刘永福誉为和诸葛亮一样的战术天才。

在那以后,刘永福多次帮助越南击退法军。1882年4月,越南国王阮洪任将刘永福封为三宣提督,一等男爵。

在取得一系列军事胜利后,清政府意识到黑旗军的价值,派唐景崧来接触刘永福,意图收编。1883年4月,唐景嵩来到黑旗军,告诉刘永福一个来自朝廷的好消息:“朝宽大为怀,凡我华夏子孙,但能御外侮,卫国疆者,皆是大清的好子民。”

刘永福欣然接受了。他把唐景嵩留在黑旗军,作为自己的军师。从那一刻开始,刘永福的黑旗军从“流寇”变成了“官兵”。

1884年,中法战争正式爆发。刘永福的黑旗军正式被清军所收编,加入抗击法军的序列。刘永福本人被授予记名提督的职位。所谓“记名”,指享受这一级别的待遇,但并不实际任职,相当于虚职。但无论如何,刘永福从此就成了清朝的官了。

在中法战争中,刘永福率领黑旗军活跃于越南境内,与清军配合作战,1884年底,刘永福的黑旗军配合西线清军,将占据宣光城的法军围困达3个月之久,城中法军几乎弹尽粮绝。如果不是法军援军赶至,城中法军将被全部歼灭。

1885年3月,老将冯子材在镇南关之役中打败了骄横的法军,击毙法军近千名,重伤法军指挥官尼格里,取得了中法战争中的战役级别的胜利,扭转了不利的战局,又迫使法国总理茹费理引咎辞职。刘永福黑旗军在镇南关大捷中与清军并肩作战,为保卫祖国边疆作出了杰出贡献。

中法战争结束后,刘永福黑旗军还剩下3000多人。这对于清朝政府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威胁。为此,清朝在一个月内就连下9次上谕,赐予刘永福“依博德恩巴图鲁”和“三代一品封典”荣誉,要他率部回国。当刘永福回国后,清朝多次将黑旗军进行裁撤,最后只剩下300余人。

为了安抚刘永福,清朝先后将他任命为南澳镇总兵、碣石镇总兵。

1894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英勇善战的刘永福被派往台湾任帮办军务。刘永福率黑旗军赴台北,后又奉命驻守台南,并先后在潮汕、台湾等地招募新兵,将黑旗军扩充至八营,决心为保卫台湾血战到底。

1895年4月,清政府战败求和,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把台湾、澎湖列岛割给日本。为了逼使台湾人民投降,日本派北白川能久亲王率领日军主力近卫师团,于5月27日从冲绳出发,分兵两路进攻台湾。其中一路日军从貂角强行登陆,攻占基隆。接着,又进犯台北,这时,曾发誓死守台湾的巡抚唐景崧等人畏日如虎纷纷逃回大陆。

6月7日台北沦陷,台中空虚,台南形势紧迫。刘永福在台南草拟《盟约书》,发出联合抗日的号召,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全保,不命倭得”。6月28日,台南地方绅民推举刘永福为台湾民主国总统,领导抗日斗争。刘永福坚辞不受,仍以帮办之职,统率防军与台湾义军抗敌保台。

刘永福派出兵力,配合民军,协同作战,他们死守每一座城市,使敌人每推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从6月到10月,共打死打伤日军3万多人。

然而,刘永福和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却得不到清政府的支持。在军饷和弹药发生严重困难的情况下,刘永福派人到厦门向各省总督、巡抚募款,可是一无所获。更令人悲愤的是,清政府居然严令官民, “不得丝毫接济台南”,李鸿章甚至还扣留转汇台湾用作军费的款项。但刘永福并未因此而泄气,仍继续奋战。

这时,台湾军民坚持抗日已逾四个月,缺粮饷,少军械,困难愈来愈大。日本驻台总督通过英国领事劝刘永福投降,刘永福坚决拒绝。日寇恼羞成怒,发动了更猛烈的进攻。黑旗军兵马死伤很多,全体官兵饿得不能再战,台南全线告急。面对这种无法挽救的局面,刘永福悲叹地说“内陆诸公误我,我误台湾人民!”黑旗军将士在同日军血战中,大部分以身殉国,刘永福化装退离台湾,10月19日搭乘英国轮船内渡厦门,台湾终于陷落,为日军所占。

刘永福回到钦州,仍关心国事,他对腐败无能的清廷投降卖国行径早已心怀不满,遂萌发了革命念头。1911年,刘永福加入同盟会,参加推翻封建王朝的反清斗争。辛亥革命胜利后,他应广东都督胡汉民的邀请,出任广东民团总长,不久辞职回家。

1915年,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了亡国灭种的“二十一条约”,刘永福义愤填膺,拍电谴责袁世凯卖国求荣,并表示,如果日本逞凶,他愿以老朽之躯充当先锋,与宿敌决一死战。1917年1月9日,这位威名远振的反帝爱国将领溘然长逝。享年80岁。

刘永福去世之前,留下遗书,上言:“远小人,贱货色,严边防,慎取舍,旁求山林逸才,延揽智谋健将;惜民力以裕财源,养民气以威夷狄;集群策群力,以鞭笞天下,则天下之尚力者,自然入我范围而不敢抗。如是,则国基巩固,国势富强,吾虽死,九泉之下,亦将额首而颂太和。”从这封遗书中,可以看出刘永福对国家危难的担忧,对抵抗外敌的坚决,他是一位爱国主义者。

他为反法反日都立下过大功, 身上既有农民典型的故土情怀, 也有赤诚的爱国之心。不论李鸿章,张之洞,孙中山都曾表示过赞许, 连作为敌人的法军将领孤拔也曾向他致敬。时势造英雄,中国那段苦难和屈辱的历史造就了他的传奇一生,我们应该记住他。

坚持原创,欢迎转发,请尊重付出,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族英刘永福故居“三宣堂”
河内我们罩定了!刘永福的黑旗军到底如何吊打法国人?
黑旗军创建者 刘永福
铁血将军刘永福
一个不能被遗忘的民族英雄,他的抗日战绩超过了整个大清朝
中国史:刘永福率领的黑旗军有多牛?大败法军,抵抗日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