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命有别处

闲暇,偶尔到新浪读博客,很有意思!那天读到黄裕生老师博客,讲的是关于生老病死中怎样面对死和怎样死的事情,其中黄老师更多的是在给读者展示一种关于临终关怀的理念。

生老病死,这是生活中每分每秒都在发生的事情。对于“生”,许多人充满欢喜、翘首以盼,但对于“老病死”却多将其视为禁忌,但是“死”却是每一条生命都绕不开的结局,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生命是向死而生的,这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人生是在做减法题,从呱呱坠地的那一瞬间,生命就开始随着成长而一点点的减少。死,对于每一条生命都是公平的,人的生命如此,猫狗等动物的生命亦然。

既然每条生命的结局都是死,何况在生命做减法的过程中,还有病的折磨,老的衰弱,那么,善待生命的基本原则,应当是不求死,不寻死,不找死,不等死,努力让自己的生命活得健康,活得有质量,活出自己的尊严,活成惟一的自己。

临命终时,如何才能做到不惊慌失措不怕死神来临呢?这可能需要从信仰的角度去解读了,信仰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东西?可能可以这么去理解:信仰或许就是指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思所想所行所说的一种标杆,或一把尺子。无关乎迷信,更和求神(天主、基督)保佑,或祈求佛菩萨赐给福禄寿喜无关。因为这尺子或标杆能够告知人有关因果、无常和轮回的道理,从而警醒人性减少一些贪欲、嗔恨和痴疑,多一些慈悲、包容和释怀。

我从哪里来?我往何处去?这是一个哲学的问题,这个问题基督和佛祖似乎都探讨过,《圣经》说“恶者进地狱,善者上天堂”。佛家则认为,生命的六道轮回中包含了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和三善道(阿修罗、人、天),轮回到哪一个道,这涉及到自己生生世世的身口意“三业”。这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参加一些活动去培养自己自律、慈悲心、积德行善的习惯,比如放生活动、捐资助学、敬老扶贫等等。

如果说生命是轮回的,那么人死就不是如灯灭了,而是生命有别处,肉体的心肝肺等功能死亡了,但是灵魂一定是去了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在那里会有一切在人世间没能享拥过的更加美好的生活。《圣经》说,一个善者升入天堂后,上帝会赐给肥沃的土地,肥硕的牛羊,吃的是玉液琼浆,听的是云雀吟唱……美得很!

如果从家风的角度去看待死亡,也可以说人死了其实并没有死,那就是他存留在人间的思想和口碑。每一个人活着的时候都有口碑,那么从这个角度去看,逝者并没有和活着的亲友离别,而是以另一种方式与亲友同在,以不在场的方式在场,以不在场的方式与后人朝夕相处。

如果临终关怀真的能够减轻濒危者对死的畏惧的话,是不是应该从因果、无常和轮回的角度去思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论感情(七)
锵谈丨陈永锵:画画于我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命形态
活着,是一种信仰
以最简单的方式致敬伟大的信仰
早安心语优美的语句:爱是一种信仰,至死不悔
【印度】生命因信仰而绚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