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往事犹可忆(县小五年之二)

往事犹可忆(县小五年之二)

在县小的日子平静又充实。我在县城租住在别人的房子里,女儿和老季继续住在黄坦家里,我妈妈帮忙照顾。这之前,女儿去温州奶奶家住了三个月。那时候,孩子虽然已经满周岁,路也走不稳。我每次去温州看女儿,回来的时候都会非常难受,觉得自己亏欠她太多。两周岁的时候,我们就把女儿送到镇上的幼儿园,她没有安全感,每天都会在门口扶着铁栅栏向路口张望一个小时,等待我们去接她回家。

我进县小这年,老季手术完不久,身体虚弱,同样需要人照顾。权衡再三,就把女儿留在了黄坦。

县城有一条河,叫泗溪河。河面较为宽阔,水源充沛,河岸两旁霓虹闪烁,夜晚,人们特别喜欢走在河边,风吹叶摇,水流潺潺,十分惬意。

我一个人住在县城,感受这小城里的热闹与宁静。

下班后的闲暇时间,除了到河边走走,就是在电脑前梳理一天的工作。县城的朋友也少,暂时还没有融入其中,书本与电脑几乎成了我课余时间的消遣。

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的过程,犹如呼吸新鲜的空气,可以让人保持清醒的头脑。

同时,我继续默默地关注新教育在线论坛上的动态,但再也没有发言过。有时候,默默地回想拜师写作见面交流的情形,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我常常把那些在黄坦记录的日记翻开来,一篇一篇地读,一遍一遍地回忆像风一样行走在乡间小路上的往事。

时间如水,有时候平静得不起一丝波澜。于是我就开始静静地回忆。我还清楚地记得04年第一次师徒相聚的情形,广东、浙江、江苏的老师们都到温州。我们既在追“星”,又在追梦。星,自然是德高望重的张万祥老师;而梦,便是心中的新教育之梦了。哪怕这个梦有点不切合实际,道阻且长,但也觉得那是一道风景。

04年第一次见面,张老师给每个徒弟写了一篇文章。08年,时隔四年,我又把这篇文章翻出来珍藏在“花花世界”博客中,细细品读,万般滋味在心头——如果把新教育在线论坛喻为江湖,我好像淡出江湖已久。我觉得自己辜负了张老师的期待。师父的文字,曾经温暖了一位农村的朴素的语文老师,燃起的希望被琐碎的生活与颓丧的心态浇灭,我觉得很羞愧。

师父这样形容我——

不知为什么,在网上于朱一花接触后,我觉得她应该长得高高的,胖胖的,而且显出很成熟的样子,比一般的女孩子有力气。可是,3月31日下午在瓯江江畔见到她时却不是想象的样子。那天她背着一个女学生常常背的双肩小书包,文文静静,瘦瘦的,个子不太高,但显得挺拔修长,我情不自禁地对她说:“你很像我的女儿。”是的,无论从哪方面看,她都像我的女儿,只不过我的女儿已经28岁,已经有了3岁的儿子,而朱一花只有23岁,按当地的习惯讲,也只有24岁,刚刚结婚。

这是朵素淡优雅的小花。朱一花给我的印象最突出的是她的朴实真实踏实平实,就像是山间羊肠小道旁边的小花,散放着幽香。我想,基石、静水、联群都会这么想吧。她的一生会是很顺利顺畅的,她会始终孝敬父母,孝敬公婆,和爱人会举案齐眉,互敬互爱的。这种孝敬、这种恩爱是十分自然的,她不会矫揉造作,她不会故弄姿态,因为她的本质就是如此。我对她说,你一定是个非常温和的老师,一个不会发脾气的班主任。可是,她告诉我她的脾气很暴躁,对学生常常发火。我真是想象不出她发火的样子。

我想象的是她总是微笑着,不急不躁,微笑似乎是她的特征。我想起了这样的带有诗意的话:

雨果曾说过:“笑就是阳光,它能消除人们脸上的冬色。”的确,微笑是人类最甜美、最动人的表情,微笑可以表达人们的喜爱,传递友善的信息,使人们显得可爱而有魅力。作为一名教师,面对正在生长发育中的孩子,就更加需要微笑。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和情感具有感染力,教师的微笑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美的氛围。微笑面对学生,不仅可以使教师赢得学生,也会使学生在教师的微笑中学会关心、体谅和善待他人,从而微笑着面对生活。微笑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微笑是春雨,能滋润万物;微笑是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老师的微笑是送给学生最好的礼物。如果一个人无论春夏秋冬都能平静地微笑,这个人就高贵;如果一个人无论喜怒哀乐都能自然地流露,这个人就朴实。朴实与高贵都表明了一个人生活的态度,它们同样美好,只是高贵接近神灵,朴实毗邻稚童。如果说微笑是一缕春风,那么它会吹散郁积在心头的阴霾;如果说微笑是一抹阳光,那么它能温暖受伤苦闷的心;如果说微笑是一剂良药,那么它能让学生在心底写下一份自信。西方有一句谚语说得好:“教师就是面带微笑的知识。”微笑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情感的桥梁,老师灿烂的笑容,能给学生带来亲切感,更能赢得学生的爱戴,而且时常成为学生笔下的素材,给学生留下持久的影响。

这是一朵散放着浓郁芳香的小花。她虽然工作时间不长,但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不说别的,单看年龄小小的她已经成为本地的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并且已经是语文教研组长,就可见一斑。我试想过语文教研组开会时,文文静静的可能年龄最小的她在组织大家学习、讨论、研究的情景。我又想再过十年,二十年,就是三十年,她该到什么层面、哪个区域去讲学。在教育在线网站上,她可是极为活跃的一员。她竟然引火烧身,宣布谁想要QQ,就找她。为了大家,她热情大方。当然,我到今天也不懂QQ、QQ群,连基石都要找她要QQ号码。小小年纪的她,竟有统帅千军万马的气势,竟能在网络上纵横驰骋,所向披靡。

在接人待物上,她更有浓郁的芳香。她在网上乐于助人。更让我感动的是,为了能见到我,她调了课,坐了三个半小时的公交车急急忙忙赶来的,不像是离开家外出,而像是离开家很久很久,很久很久没有见到父母,归心似箭地回家。那天很有意思,静水、孙有福老师陪同我在瓯江江畔观赏风景,静水的手机又一次响了起来,心有灵犀,静水说,这是一花的。然后是四处张望,说是一花已经到了。静水给对方讲我们现在的方位,忽然看见一个文文静静的挎着双肩包的“中学生”一边打着手机,一边走了过来。静水说,这可能就是一花。果然是一花,原来,她与静水等在网上熟得不能再熟亲得不能再亲的人也是第一次见面。她见到我不像赖联群那样喜形于色,她是另外一种激动。她本来计划第二天下午回去的,她放心不下她的学生,这我是十分理解的。所以,4月1日我讲完课,我就催她赶紧走,因为我知道她还要赶三个半小时的车,一个女孩子,走得太晚,我不放心。她的父母,她的爱人该是怎样的牵挂啊!可是,她恋恋不舍,基石几位也舍不得匆匆一见、又匆匆离去的小妹妹,于是她就雇了车(我心想,她又得花钱),参加了大家的聚会。宴席是红红火火,可是我担心一花,聚会越长,大家在一起的时间越长,这是我所希望的。可是,时间越长,她回去的越晚,就会增加几份牵挂。我很矛盾,她也很矛盾。终于,她告辞了。我松了口气。可是,我们散了席,她还伫立在门口,租的车还没有到。我们又见了一面,这也许是天意。那天她到家该是深夜了。

看到我的徒弟朱一花是这样优秀,我又想到著名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富有理想和激情的在全国享有盛誉的窦桂梅说过的一段话:“我们有理由让社会相信:不能小看小学老师,没有他们的劳动,辛勤的浇灌,孩子就不能成为参天大树,更谈不上森林一片。作为一名立志在教育战线中执著为学生生命奠基的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会用自己的生命去浇灌孩子的生命之树。相信,对我,对我们小学教师为教育永远绿满人间的神圣劳动会充满深深的敬意。”朱一花在一个村镇小学默默地耕耘着,不久的将来她或许也会像窦桂梅那样走向全国,这是我的希望。也许,她还是这样默默地耕耘,默默地奉献,不能走向全国,但是她同样是优秀的,我同样为她而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最后,我想再引用一段话:“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就是一个让学生孕育梦想,追寻梦想,实现梦想的过程。如果学生还没有梦,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将希望和爱洒向他的心田,没能催生梦的幼芽,让他们长出属于自己的七彩的梦。孩子一旦有了梦,就让他们的心灵自由飞翔吧。呵护宝贵的热情,珍视稚嫩的创造,放飞翱翔的胆量,分享成长的愉悦……”祝愿一花永远有一个七彩的梦。

我品读着张老师给予我的希望与期待,我想,他在网络上收第二批第三批徒弟的时候,一定会觉得,胜于一花这样的学生太多太多。

我除了过年和张老师生日的时候会发条信息祝福之外,几乎在张老师的世界里销声匿迹了。

但是,张老师却从来没有忘记过我。每次主编书本,他都会给我发来征稿信息,每次组建师徒QQ群,都会把我拉入其中。17年,张老师来杭州旅游,那是我们时隔十余年之后的再一次见面,老季与我请他在西湖边吃饭。他说,虽然我后来一直沉寂,但他总觉得我身上有一种真诚和努力,让他特别难忘,所以,不管群师徒群建到哪里,他都不会忘记我。这该是怎样的勉励啊!

我极少出现在张老师的视野,我把精力全部放在“花花世界”博客中。我记录了很多课堂教学琐记,为提升课堂教学水平而努力——因为,毕业十年,我连县级公开课都不曾有过。对于一个年轻的老师来说,能站在县级公开课的平台上,是一种自我的实现。

一年的时间里,我撰写了《主动学习——有效教学的兴奋剂》、《清新在自然中流淌》、《期末?末期?关于期末复习的断想》等课堂教学思考三十余篇。我还参与了学校心理健康辅导室的值班工作,把与孩子们交流的故事写成《打开心扉,学会微笑》、《爱要勇敢地说出来》等叙事文章,那些与我聊过天的孩子,远远见到我,都要跑到我身边轻轻拥抱我一下。

班主任工作经验也日渐丰富,与学生交往的时候,我学会了进退取舍,我把这些故事写记录下来,形成了系列文章:《努力过一种“实”的生活》、《冷处理之宇浩篇》、《老师,我只要你公平就可以了》。

书写《老师,我只要你公平就可以了》这篇文章,是有背景的。

48位孩子背后,有无数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眼睛。于是,有的家长便担心我在管理中“偏心”。这也是情有可原。有一天,班级里要选拔班干部。我实行了真正的“民主集中”,进行无记名投票。孩子的眼睛纯净无暇,他们选出来的干部自然是他们心中最理想的代表。事后,一位家长非常高兴,因为她的女儿在选举中胜出——而她,一度以为她的孩子一定会成为被遗忘的角落的。

她特别真诚地对我说:

“朱老师,谢谢你!你是一位特别公平的老师。”

我说:“给孩子公平安全的班级氛围,这是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做的。”

这篇文章后来发表在《文成教育科研》杂志上。

后来,根据在黄坦镇小的故事和读后感整理的文章,接二连三地发表在这本杂志上。

自此,我成为了大家心中“有点才气”的人。

但他们并不知道,发表的数千字,实际上是我用了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的积累换来的。

有一句话说:笨鸟先飞。我不仅是一只笨鸟,也并没有做到“先飞”,我只在自己闲暇孤寂的时候,花了一些时间,记录了一些真实的教育场景,不上台面,只存心间。

语文教学琐记记录到一定程度,我对自己的状态却有点迷茫了。093月份,一年级的下学期,我对自己的课堂满意度大大下降——

回想起一周前和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聊起,我说为什么我每节课调整好自己的状态走进教室,可孩子们似乎总是进不了状态。这位老师明确地指出,是我出了问题——孩子们并不一定喜欢你的状态。看着她给我的建议,我正视自己的不足——我也许和孩子交流太少。我常常以威严而取代交流,取代孩子的反驳,以取代短期内的效果。可孩子们呢?他们疏远了我,让我游离在他们的世界之外。批改作业时看到孩子的失误,便紧皱双眉——我更忽略了一点,孩子们记住的,也许就只剩下这张严肃的脸而已。

我继续尝试改变,顺应孩子的觉知,从孩子的学习起点出发,渐渐地在课堂里找到了自信——

上诗歌,总算在《小池》一诗中找到一些成就感。

细细想来,如果当初就按照课件、教案的按部就班,能有如此主动的课堂吗?

当我把《小池》这个题目出示时,“我会背了,我早会背了”这样的声音不绝于耳。的确,很多情况下,你辛苦准备的意境,也许就会被孩子这样一打而乱。原本想让孩子们欣赏的美景,不能拿出来了,原本想一步一步引入诗歌的,也不能这样做了。

既然他们都会背,为何不让他们去背?于是,一个大胆的创意便来了。我请了几位嚷着要背的孩子,他们自信地将诗歌背了下来。可是,一请到几位不够扎实的孩子,便被难住了。抓住这个契机,我出示了整首诗歌,一句一句踏踏实实地读——有节奏地读,背诵——有节奏地吟诵,最后拿出诗歌中的生字,认读,识记,巩固。半节课时间便结束了。

既然不打算让孩子看图说诗,那何不让孩子来个看诗说图呢?于是,我说:“听美术老师说咱们班孩子个个都是想象力丰富的天才,刚好朱老师遇到一个问题,你们能帮帮朱老师吗?”

“我呀,想给这首诗配一副画,我该做画上画些什么呢?”

……

自然,这堂课给予了我巨大的幸福体验。原来,上一堂顺应孩子发展需求的课,是如此酣畅淋漓。

根据此理,我撰写了《课堂预设,一定要生成?》一文发表在《现代教育报》上。这篇文章还引用了另一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实录,这也是我真正去思考“预设”和“生成”的起点。

我这才觉得自己真正出发了。

09年三月份,我还参加了一件证明自己价值的事情:参加文成县青年辩论赛。学校组两队参加,选上了我。我所在的队,一路过关斩将,一举获得文成县首届青年辩论赛冠军。翻开那段经历,我依然有一种激情飞扬的感觉。年轻真好——

从来没有一次比赛是如此折腾的。从第一场比赛开始,直至结束,足足一个半月时间,现在回想起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生来最大的缺点就是不会拒绝。从接到学校领导的任务之日起,便惶惶不得终日,可怜的我,失却了十余年来午休的习惯,终将“闭目也能养神”这句话踏踏实实地用在自己的身上——因为,一个多月的午休,全部成了为辩论赛准备的阵地。

“诚信主要靠自律——他律”,“文成应着重招纳天下良才——培养本地人才”,“科学发展引智更重要——引资更重要”,一个个辩题,直到如今,还能背出其中的一两句来。

曾经有一段迷茫期。内心充满惶惑,不安。因为,我从来都是一个缺乏自信的人——当然,我指的是在台下。当伟君叫我参加辩论赛时,我的内心已经被此占据了大半地盘。于是,等待,搜寻资料,寻求同伴的帮助……一日不落地和辩题纠缠到一起。

……

第一场其他队伍的比赛结束,我们马上要上场。素颜朝天的我,还不知该怎么如何将自己的脸稍作修饰,只好求救伟君。伟君一到,便在我的脸上涂抹起来。我的不断催促,丝毫没有影响她化妆水平的发挥——不愧是伟君啊!我不禁暗暗赞叹。

第一场比赛,终于拿下了。但,一颗心丝毫没有兴奋之感——因为,我们面临的半决赛的对手是强大的广播电视局,再者,进入复赛意味着我们还要为此牺牲无数的大脑细胞。学校的重视让人感动,同伴的团结一致让人感动……我们一次次地演练,一次次地分析对手的弱点,一次次地为自己的问题寻找漏洞,一次次地思考对方可能会提到的问题……学校里充满油墨香味的书法室,成为我们唇枪舌剑的模拟赛场。毫无保留、竭尽全力地为一个队伍的参赛而付出如此巨大的心思,这是我从未所见的。当然,领导和同事的关注和帮助,无形中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和广播电视局的比赛如此艰难,是我早已预想到的。我们看过他们的第一场比赛,感佩他们的伶牙俐齿,但,我们的内心深处总有一种声音——或许能够找到对方软肋,再借以击倒对方。比赛时,果然不出所料,关于文成应着重招纳天下良才和培养本地人才的话题,他们将落脚点放在“文成现阶段拿什么去招纳良才,拿什么去留住良才”这一话题之上,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机会去辩驳。因为,拿什么招纳,以及拿什么去留住良才并非我们本次辩论的重点,我们将此话题绕开,死死顶住,不进对方圈套,不给对方任何机会,终于艰难取胜。

进入决赛可以准备的时间是两个星期。作为四辩的我,为了完成总结陈词,苦熬到深夜一点,为了能够背诵好它,更是占据了我无数休息时间。喉咙的炎症困扰着我,让我寝食难安。为了喉咙,我只好放慢脚步,让自己的教学缓冲一阵。

周五下午的比赛如期举行。针对“科学发展引资还是引智”的话题,我们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当主席宣布冠军的那一刻,内心的所有感慨化作了一阵掌声。

走出会场,艳阳高照,将在会场中积郁的冷一扫而光,浑身被暖洋洋的阳光照着。我来到阳光下,尽情吸吮着温暖。和同伴少霜走在回家的路上,谈论着,内心早已一片平和——终于结束了这场马拉松式的辩论。

和她分手的那一刻,突然发现,收获的并不是冠军,而是——这一个多月来的同甘共苦。

走过这段日子,收获的,永远珍藏心底。

辩论赛过后,马上迎来暑假。我在县小的第一年,暗自努力,不失精彩。我把心神回到课堂和班级管理中来,继续默默地耕耘着。

能在县小这个大家庭待一辈子,我真的已经很知足。那一年,我真的是这样想的。山河作证,心如止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班里有学生“早恋”了,班主任如何应对?
一场“辩论会”引发的思考
不愧是最牛的语文老师,为了让自己的女儿学...
开学日记(十七):等待、辩论和西瓜
特级教师手把手教女儿阅读,次次满分,每个家长都可以借鉴!
苏教版语文五下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