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遇见丽水(三):云和梯田印象

遇见丽水(三):云和梯田印象

对于农村长大的我来说,对梯田并不陌生。山川田野,可是父辈们赖以生存的希望。每年春耕时,最热闹的地方就是山上。村民们分田是很有讲究的,水薄不薄,土肥不肥,路远不远,都要分得清清楚楚,总不能把风水好的田地集中给一户人家。而梯田往往都在离家比较远的地方。两旁是山,山野中间一块凹地,层层叠叠向上延伸,那便是梯田了。梯田的水资源往往是很薄的,每到夏季,爷爷父母等家里的劳力就特别担忧——干旱了,担心断水,地下水渗出水面,还不及被烈日蒸发的;下雨了,担心梯田的墙倒塌,一倒,一大片的庄稼被掩盖了不说,还得对那些倒掉的墙修修补补,又不知道要花多少气力。

我家的田除了离家较近的一大口之外,就是那山坳处的梯田了。连着十几口,都是的。这也有一点好处,那就是干活时不用分散精力。农忙的时候,赶着牛犁地,路过一条小径,就到了梯田,从最低处的田开始,犁到最高处,一天功夫就过去了。插秧也是如此。一般情况下,秧田都会放在比较平整的大田里,家家户户都在大田里拔秧苗,互相看一看别家的秧苗,互相道一声祝福的话语,就算是完成了某种仪式。祝福的话不外乎“风水”二字,说来说去,都是希望今年的风水好之类的话。后来读了书才知道,其实这便是“风调雨顺”了,这也是农民对土地,对自然的最朴素的愿望。

现今,农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了,剩下几个老人。山上的田也荒了很多。细算一下,我已经有十余年未走过那条通往我家梯田的小径。想必那条路上的柴已经将路淹没,再走,恐怕得花费一点力气了。可是,如果没有事情,谁会去那些荒废的地里走一走呢?当年那些长满大豆与稻谷的田,渐渐地被遗忘了。父母也不再春耕秋收,每年回老家也不用拿着镰刀上山劳作,对老家那几块梯田的印象,也渐渐模糊了。

没有想到,田野不仅给予人丰厚的粮食,还慢慢衍生出一种景象来——梯田文化。城市生活久了,对山川梯田的怀念愈发强烈起来,那些有一定规模的梯田,就成了无数人向往的自然景象。

我对老季说,我要去云和看梯田。

他说:

“你要看梯田,就去黄坦的济岙塘看啊!”

我说:

“照你的意思,看茫茫无际的大草原也只要去绿水尖就可以了,绿水尖也有绿草坡,只不过大草原比那里的规模大无数倍而已,画面可以自己想象咯。”

听我这么一说,我们从仙都上高速,直奔云和去了。

民宿的服务员告诉我们,住宿的地点距离云和梯田景观还有半个小时的路程,要看梯田日出,得凌晨五点二十出发。

第二天,我们起了个大早,天还蒙蒙亮。民宿里也有两位年轻人与我们一同前往。车子在蜿蜒的道路上一直向上,山峦也绵延着向上延伸。不过,山体并不气势逼人,显得温和可亲,山间时不时会有几幢白墙黑瓦的房屋坐落其中。我的肠胃仿佛被搅动,换了个位置似的,泛出酸水,可我一分钟也等不及,好担心最佳观景台的朝阳不等我们。念及此处,我不断地催促老季车速可再快一些。

半个小时后,抵达九曲云环——日出观景台。九曲云环,又是一个诗意的名字。这些与“曲”、“云”等字联系在一起的名字,我都报以万分的赞赏。有时候,景在其次,但有了名字的衬托,反倒诗意起来了。

九曲云环早已人头攒动。大家对着太阳即将喷薄的方向望去,所有人的姿态都很相似,对焦远方,眼神是虔诚的,期待的。太阳还在山的那边,就有一抹一抹的霞光吐露东方,曲曲环环的梯田,也慢慢醒转,颜色逐渐从深黄到金黄。那些梯田就像巨大的线条被风吹过,停在此处,形成了弯弯绕绕的景象,从上倒下,多达几平方公里。田野深处,还有诸多民房,又是白墙黑瓦,炊烟袅袅,根本就没有想到在村庄的后上方竟然众多的车流经过,有众多的眼睛在聚绘这片田园风光。

太阳快要出来了,大家的情绪也跟着一起跳荡起来。

“出来了出来了!”

“快看呀,马上出来了!”

人群跟着山尖变亮的色彩沸腾起来。

相机的声音传入耳朵:咔嚓,咔嚓,咔嚓……

有的人往田间的小路奔去。

还有的年轻情侣激动得拥抱。

我静静地看着这一切的发生,脑补春耕和秋收的画面。劳动是美丽的。尤其是丰收的场景。可惜,没有见到“日出而作”的景象。当然,这样的劳作也无需别人欣赏观照。太阳也不会因为有众多看客而变得独特,庄稼也不会因为相机而妖娆妩媚。

没过一分钟,太阳就完完全全露出真面目,梯田里又是另一番景象。那些黄色的谷粒,仿佛渡上了一层薄金,更加饱满了。

这里的梯田确实与别处不同。当然,人为的开发功不可没,比如一个诗意的名字,一次灿烂的日出,一条通向山居的小径,还有一群古朴生态的民居……这些画面,每一帧都是净化人的心灵的。

看完日出,又前往另一个地点:七星墩。又是一个极其好听的名字。九曲云环前往七星墩,又盘旋了半个多小时。到达七星墩的时候,天色已经大亮,观景台前还有几个观日出的人尚未离开。七星墩的山野深处,就是白银谷景区。据说那里还有一个古村落。梯田的规模尚不如九曲云环,但山势却比九曲云环凌厉许多。巨大的“浙江云和”、“云和梯田”等字样用庄稼修饰,依稀可见。

我沿着小径往白银谷景区走去。这条石砌的小路通往山底,道路一侧是溪流,溪流时而缓,时而急,缓慢之处,犹如散步,急促之时,飞流四溅。一路上,水声簌簌,倒叫人想起“蝉噪林逾静”的诗句,此刻可用“水潺山更幽”来形容。行走了大约一个小时,才看见几幢民居。不用说,这就是“白银谷”了。

白银谷的民居很多都是依山而建,黄色的泥墙在这样绿意葱茏的山野里很是耀眼。每幢房子之间都有石子路相连,看起来年代较为久远。尤其是土屋,这里一幢,那里一幢,这一幢是一层的,那一幢又是两层的,没有规则地排列,显得散乱,但又觉得很自由,我想盖在哪里就盖在哪里,只要这块地是安全的,可以规避泥石流或洪水的,都可以建房造屋似的。那些泥房子的木门也很古老,棕红棕红的,门上的锁也锈迹斑斑。路过一座土屋前,屋子里还传来一声“哞——”吓得我连退两步,抬眼一看,门是关着的。窗户也极小。我已经很多年没有看见过牛了。不过,我以前曾经当过放牛娃,以地为生的农民,怎么可以没有牛呢?

村子口有一个检票口。老季的车还没开到此处,我便与门口的检票员聊了几句。检票员是当地的居民。

“你们这里的房子有后来加盖的吗?”

“没有,都是老房子,祖上留下的。”

“你们喜欢这样被开发吗?”

“当然喜欢啦,以前这里多安静啊,年轻人都呆不住,现在可好了,人来了,就热闹!”

检票员笑着回答。

喜欢被这样开发,我好像有点意料之外,又有点意料之中。

很多时候,见到一处原本十分安静的所在被开发出来后,游客大量涌入,看到有些人会扼腕叹息,有的还会发出声音——请还他们一片净土。

但他们不知道,有些地方,净土安静久了,就会安静得不耐烦,安静得太寂寞了。几十年,上百年,或许更久,大山与梯田就是他们的世界,春天播种,积攒一整个夏天的希望,等待秋天收割,他们的使命就是活下去,却不是更好地活下去,所以,土房子,几十年过去了,还是土房子,墙的颜色还是黄的,他们没有能力把这颜色变成红的,白的。那些想更好地活下去的人都抛弃了这里,于是一座座土房子更加寂寞地在风里雨里度过了一年又一年。

突然有一天,原本在风雨中静默的土黄色的房子,有了价值,价值衍生出来的文化,让村子热闹了,可以不那么寂寞了,那封闭了无数个日子的门被打开了,新鲜的世界来到了他们的身边,也许,这正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方式与生活。

所以,永远不要去揣测什么。自然与人文之间自有法则,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再一次走入村子,见到了所谓的“晒秋”,虽然没有像婺源那样,但也足以引起我的秋思——我的家乡,也曾经在我的世界里一片金黄。

等老季车子一到,我们驱车回文成,到房前屋后的田地里一圈又一圈地转。田地里的人收割了粮食,我们收割了大地的滋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丽水行(3)云和梯田
比起杭州,我更爱这国家地理推荐的浙南小城
云端梯田,乐趣山野,在丽水云和的诗画田园梦生活
梯田胜境——云和梯田,湖仙宫(浙江行丽水)
情侣恋爱必去的6个地方
【原摄】云和梯田(四) 天籁云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