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39. 走在语文的路上:好好阅读,好好成长
239. 走在语文的路上:好好阅读,好好成长
 
我们都知道,阅读对于人的意义是无与伦比的。无数专家提出,小学阶段,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该要把阅读作为重点工程来做。甚至很多文章提到,小时候欠下的阅读债,要用一生来还等论调。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小学阶段不少于一百四十五万字的阅读量(一二年级不少于五万字,三四年级不少于四十万字,五六年级不少于一百万字)。对于热爱阅读的孩子来说,这一百四十五万字并非难事。第一学段以图文为主,暂且不说字数,到了中段,很多孩子的阅读转向了文字阅读,以一本书的字数为六到八万字为计,那些爱好阅读的孩子一年的阅读量就已经远超百万这个数字。
但是,为何我们依然要时时把保护孩子阅读兴趣,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等话题提到日常中来呢?
我们不妨听一些家长的担忧:
我们家的孩子为何到了三四年级还是喜欢读那些浅显的有图片的文字呢?
我们家孩子读是读了很多书了,为什么写起文章来还是干巴巴的呢?
……
不难看出,实际上,很多孩子的读书,是无效阅读或者低效阅读。
我们不妨也来做几个论断:
1.读书目的性太强。功利性读书自然是存在的,但真正有效幸福的阅读,应该是没有功利的阅读,读爱读的书,读得如痴如醉,如沐春风。而把写作作为读书的目的,就会发现,书得多,不一定会文写得好。读书是输入,写作是输出,这是两个不同的语言系统。输入是吸收,输出是创造。输入较为轻松,而输出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如果把阅读输入比喻成人的饮食的话,那么,身体的生长就是输出。你看,吃了十几年的饭,一天以两斤为基准,一年少说也有七百多斤,十几年下来,有多少变成人体的重量呢?所以,不要指望读了几本书,就能让写作水平像火箭一样上升。
2.读书的方式不对。很多时候,孩子们读书并不叫阅读,叫览书。《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阅读”:看(书报)并领会其内容。而“领会”是这样解释的:领略事物而有所体会。这就说明,阅读,首先要知其内容,其次,便是有所体会。这是阅读的两个基本要素。我们再来看“浏览”:指大略地看。孩子们一日一本,一目十行,这就不难看出,很多的孩子停留的仅仅只是“浏览”而非阅读。即为浏览,就不可能知其内容,更无从领会。于是,如山一般的书读完了,没有深入,更没有应用的跟进,习作能力得不到提升,便也不足为奇了。
3. 阅读的书导致营养不良。由于市面上琳琅满目的书籍让人目不暇接,书市也显得非常浮躁。呼唤阅读经典,正是因为经典正在逐渐远去。《爆笑校园》、背离经典原著等并不适合孩子阅读的作品,载入孩子的大脑何其多!也就不奇怪孩子能够一日一本,一目十行地浏览了。浏览那类作品,只留下了短暂的快意,却没有真正的内涵,更不可能助力孩子的习作。
其实,很多老师在引领孩子阅读时,做了大量的努力。比如,班级读书会的开展,共读书目并做阅读单深入思考,阅读存折,读书卡片,读书摘记,阅读考级,漂流图书……不言而喻,每一种阅读方式,只要坚持下去,都是有用的。

且看我们班的孩子常用的读书方式:
1)一般情况下,一本书读三次;第一次粗略地读,了解这本书写了什么;第二次精读细读;第三次深入那些感兴趣的片段继续读;
2)古人云,读书须有疑,常常边读边问边解答,这样读书就有效;
3)常常积累好句,并且在书边做做批注;
4)把书中喜欢的情节反复深读;
5)对自己有帮助的语言进行积累;
6)记住人物的关系。
……
这是孩子们晒书会上交流的。
这些阅读方式,都是去除了很多元素之后的论断。比如,你要有阅读的环境,要有阅读的动力,阅读的任务驱动等。
小季的阅读方式也让我得到一些启发。
小季并不是一个读书很多的孩子,因为她读得慢。她读书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每日作业完成之后必读二十分钟到半个小时左右;二是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一定要弄懂为止,弄懂后,我就时不时会在她创作的小说里读到那些词汇,所以边读边问边查就成常态;三是喜欢的书会反反复复看。每读完一本书,她会非常高兴。
我们再问一个问题:
阅读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知乎上有一个回答说:读书不是为了记住,而是在于把自己融入书中,换种视角去感触这个美好的世界。
我深以为然。阅读,净化功利,简化方式,也许会更见真章。我觉得,读书是一种放松,是一次沉静,是欣赏未知的浩瀚的风景。所以,这也是我极少做阅读摘记的原因(但我不否认坚持做摘记带来的巨大作用)。阅读,是读一种生活方式。在读书中,仿佛沉浸在一个静谧的空间,感知心胸的空灵。日日读书可养心,常年读书即养颜。孩子因阅读而睿智,男士因阅读而儒雅,女士因阅读而优雅。阅读,更是在读人生,读自己。会为书中悲惨的情节扼腕叹息,会为美丽的故事倏然心动,会沉浸在曼妙的世界里无法自拔,会遇见那个飘然于人间的魂灵。也许,你会拿起笔,勾画一幅精彩的画面;也许,你会因一句话,读成一篇文章,写就一个梦幻般的愿望……
真正的阅读,当你放下那本书时,你会有有一种失去一位挚友的感觉。就如你习惯了拥有她,突然失去了,但那种余音,却始终在心头萦绕,久久不肯散去。直至多年以后,哪怕你忘记了书中的千钟粟颜如玉,当你想起那本飘着淡淡香味的书,依然能够回味悠长,赞叹不已。
这学期的日常教学中,我尝试做了哪些努力引导孩子们进行有效阅读呢?
一是开展晒书活动。日常阅读作为每日坚持的常规作业,从本学期开始,每周五下午的雅形课上,定期开展晒书活动,让孩子把自己喜欢的读过的书拿出来,相互推荐,相互交换。书浩如烟海,如何筛选好书来读?哪些书是孩子们感兴趣的书?同伴交流无疑是最佳途。晒书活动上,除了晒书,实际上还晒阅读策略,经验分享,让晒书活动真正成为有助于提升阅读能力的活动。
二是榜样示范。班级里爱读书的孩子很多,很多孩子中午和课间都会捧书阅读。我也常在孩子们吃饭的时候,手捧书在读。示范是最简洁的方法,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带动孩子读书的欲望。同时,还不忘交流榜样的读书方法。例如,晒书会上的读书方法交流,就呈现了很多的阅读策略。
三是利用语文教材,引导孩子品鉴有特色的语言。例如,《蝴蝶的家》这一篇文章,在阅读策略单元,而这一单元需要培养孩子们提问并尝试解答的习惯。当我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发现这篇文章的语言极有特色,整篇文章用了十余个问句,而且语言优美,把雨中情形以及对蝴蝶的喜爱和担忧表达得十分到位。同时,这一课语文课堂作业本中选择的语段也是如此。我不惜花时间,让孩子们去诵读,领会,仿写,达到语言的内化。一位孩子在仿写雨珠时,用上了“滚坠”一词,十分生动形象。课外书书中不乏有这样特色的语言,诵读,积累,运用,当然,你愿意摘录下来作为自己的语言库存,也是极好的。在课堂上做好引导,孩子们在课外阅读的时候,便能融会贯通。
促进阅读的方法还有很多,最好的方法是静心阅读。当你静下心来拿起一本书的时候,关门即是深山,心灵随处净土。那个时候,你会发现,你想要的效果全部来了。

(阅读要有垂钓的精神。有时候,坐在湖边一整天,未见一条鱼上钩,但依然钓得有滋有味。有的人说,钓的不是鱼,钓的是寂寞或人生。我看,钓的是充实的心态吧?钓鱼是极其修身养性的。阅读也是如此,不要指望读一整天的书,你的语言或思维系统就成长了一大截。钓鱼久了,你总会领会到钓鱼的本领,感受到钓鱼的意趣。这不就是阅读嘛。图片摄于国庆节,南田到武阳的路上,满湖的花,不知叫什么,形色软件说是荇菜,不知是不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课外阅读怎么指导?3个学段,循序渐进!
开学 | 一二年级取消纸笔考试,家长如何掌握孩子语文学习能力?
阅读是最好的补课!语文老师推荐了这50本书,对孩子的暑假阅读太有用了!
暑假千万要把这项跟紧了,开学语文成绩开挂
从语文零起步,到每次作文满分、立志读中文系,每天阅读半小时带给孩子的奇迹
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