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49. 清风絮语:三千米赛跑记忆
249. 清风絮语:三千米赛跑记忆
 
我曾两次参加三千米赛跑。这对于一个体育极差的人来说,参加三千米赛跑无异于挑战极限——这与平常的跑步太不同。有人特别不喜欢快速奔跑。因为那种急促呼吸的滋味令人很不好受。我连八百米都只有勉强良好的人(大约三分四十秒),又如何能够担当起三千米的重任呢?
那是师范三年级的时候。彼时,我担任班长。秋季运动会如期举行,班级里所有项目都有人报名,唯独三千米长跑无人响应。三千米,意味着四百米跑道需要七圈五的距离。平时,每天的晨跑不过两圈尔尔,我们也会想方设法偷工减料,如今,要在七圈半的距离中奔忙,确实令人望而却步。前两年参加三千米的选手,颇觉那份浩大的投入十分不划算,也不愿意再参加。
望着那个空缺的位置,班长责任感与使命感像一阵风一样吹过,我头脑一热,冲上前线。当时,瑞师校运会三千米的记录保持着还是文成老乡,我天真地认为,文成人天生有一种能够胜任长跑的气质。别人能,我为何不能呢?真有一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勇气。
紧接着,就是进行大强度的训练。我们班是体育强班,运动会排名年年第一,有一次,竟然还能比第二名多出上百分。我从一个旁观者,进入到训练者的角色中去。班里的运动员们十分清楚运动的规则,从训练前的局部锻炼到训练后的肌肉放松,给予我很大帮助。
赛场上七圈半,训练的时候,就要有十圈甚至更多的距离投入其中。这对于我来说,是极有难度的。操场的风,与围墙外的汽车声,总是轻轻地飘进我的耳朵,和着我的气喘,似如奏响一曲杂乱却坚定的乐音。那个时候年轻啊。年轻,意味着疲倦可以瞬间被激活。汗滴里飞扬的,都是青春的味道。
很快就迎来了比赛。
一年一度的运动会,瑞师的大操场前所未有的热闹。小学到师范二年级从未与运动员沾边的我,竟然能够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我有点兴奋。但我知道比赛与平时的训练是不同的。训练时无人与你争高下,比赛却有输赢。虽抱着“重在参与”的心态,但我实际上极想为班级拿到分数,哪怕一分也是好的。
很快,三千米比赛开始。同学告诉我,前面几圈跟着别掉队,最后一圈冲刺超越。但是事与愿违。我只跟了两圈,身体就向我发出了抗议。喉咙干燥,呼吸急促,如马蹄踏过,唯有脚步还在拖着枷锁缓慢前行。我的速度慢了下来。但见其他的选手也不见得快到何处去,可我就是与他们慢慢地拉开了距离。操场上的呼喊声震天动地,我知道我的同学在边上为我加油,但我分不清哪些声音是为我喊的。我想那个时候我的神情是极为痛苦的,汗如雨下,沉重又艰难。
等我跑到第六圈的时候,一同出发的选手们已经在跑道上形成了悬殊的对垒。那些跑在前头的人遥遥领先,后面的人干脆放弃追逐,匀着自己的节奏坚持。我也是其中的一个——不许放弃,坚持到底。
直到跑完第七圈,我才开始冲刺。虽然知道于事无补,但最后那一段路,成为我记忆最深刻的片段。冲刺时,脚步不再沉重如初,反而有一种轻飘飘的感觉。旁边的呼喊声也早已不是“加油声”,而是“坚持住”。我坚持到了终点,已经无暇顾及成绩几何,人眼看就要瘫到在地,立刻被终点处保护我的同学架住,对我进行了及时的肌肉放松。
很显然,没有得到名次,为班级拿分数的愿望落空。同学给予我极多安慰与鼓励,让我十分温暖,但没有为班级获得分数,不得不说这是我的遗憾。
 
跑三千米的经历,于我来说,为我注入了太多的力量。尤其是同学们在赛道边喊出的“坚持住”这三个字,在我完成很多任务中给予了莫大的精神支持。
毕业后,我辗转三所学校,终于调入第四所学校——黄坦镇中心小学。调入不久,就迎来了文成县全民运动会,所有单位都要派队伍参加比赛。黄坦镇小也不例外。那时,县里非常重视运动会的召开,给予单位很多的支持。所有运动员住县城,单位安排食宿,在资金有点匮乏的年代里,有点被优待的感觉。
那年我22岁,是学校里较为年轻的一代。我因为有师范三千米跑步的经历,自认为跑完三千米没有问题,而且,据说当时报名三千米的人并不多,加上我,全县也只有四人参加。也就是说,我只要跑到终点,就能为单位赢得分数。这个消息自然是令我期待的。
运动会那天,三千米比赛显得有点萧条——真的只有四个人。县体育中心的四百米跑道上,四个身影显得有点寥落。但很快,我就发现了自己体力不支。平时并无在瑞师那般训练强度,到了真正的赛场,我才发现,我对三千米的记忆,已经模糊了。
我远远地被那三个人甩在后面。大概多远呢?别人跑完六圈的时候,我才刚刚跑完五圈。等别人跑到终点的时候,我还有一圈半的距离。到了后面,我的速度越来越慢,还不及旁人悠闲地散步。
我并无放弃的意思,因心中有一个念头——跑到终点就是第四名。
跑道上只剩下一个我,孤零零地在坚持着。我的脚步,我的头,我的身体,我的呼吸,我的汗……所有的一切,都变得特别无力和苍白。如果说师范比赛时有青春年少的勇气,但在22岁那年,我却在三千米的赛道上感到了暮色苍茫的无限疲惫。
还剩最后一圈的时候,评委见我的脸色不太好,执意让我停下来。
我真的停下来了。
我不用跑了,我也没有问到底有无给我们成绩——没有跑完,没有成绩也是正常;如果给了成绩,也不见得能够皆大欢喜,毕竟可算得上是不劳而获。好在校长也不在意成绩,带大家体验这一过程,就是收获。
我没有气力和没有勇气去过问最后的结果,但我知道,那一刻放弃的遗憾,已经在我的心中永远地种下了。


两次三千米的长跑比赛,就这样草草地落幕了。
很多时候,我在想,勇气与坚持,到底能够创造些什么出来?我总觉得,这两次三千米比赛的经历,对我的人生之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回望青春,那些年在赛道上坚持的身影,就会与我往后的岁月不期而遇。
我问自己 ,我真的善于奔跑吗?不。但我为何敢参加这样的长跑比赛?唯有勇气与坚持。这样的信念,常常鼓励我完成很多看似很难的事情。尤其是跑步比赛快到终点时同学们山呼海啸般的“坚持住”,让我看到一束又一束光照亮我混沌的世界。
2011年,与同学一起前往江浙第一高峰龙泉山登山,小季六岁,我们在一个阴雨绵绵的天气里登上最高处。站在山峰之巅,我们忘记了上山时的犹豫与恐惧,那平坦的方圆之地与那块矗立的石碑,似乎将来时路上的一切扫除得干干净净,毫无踪影,余下的都是巨大的喜悦与成就感。四周空旷无比,众山绵延细弱,层峦皆低。
同年,我们徒步三清山,我背着沉重的书包上山,我对自己说,一定要坚持到底,不能让别人帮忙。我拒绝了同事的出手相助,当步行七个多小时抵达终点的时候,我在内心深处感到了一阵别人无法察觉的巨大喜悦。
2012年,我们与同学一起前往泰顺乌岩岭,从山脚一直攀登到顶峰,难度堪比江浙第一高峰。当我们站在顶峰,见到烂漫的杜鹃时,身上的疲惫,化作了百倍的精神,觉得那山间绿树红花,皆为自然界为我们生出的祝福。
2017年,与三位好友一同前往西藏阿里。高反头疼,一路劳累一路歌,在古格王朝遗址,登上三百米的高度时,苍茫渺小的感觉油然而生。
2018年,花时三个小时十余分钟,从泰山的红门开始,不借任何外力(不拿登山杖)登上南天门。站在天街上,云淡风轻,一切都像清晨的阳光,从容不迫,把欣喜带给人间。
同年,带着女儿与几个小伙伴一起前往新疆,丈量祖国广阔的疆域。同行的好友问我:你太强大了。因为我带着笔记本电脑日日记录,还有那沉重的行李在身。我说:为母则刚。
2019年,在学生面前立下赌注:一年撰写300篇日记。我给自己暗下规矩:不超过千字,不予计算。如今,行程已近六分之五,曙光就在眼前。
既然不善于奔跑,那可以走路,可以阅读,读山读水读人生。
勇气与坚持,从三千米跑步比赛的那一刻起,也许就已经种下了。

(摄于西藏阿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运动会1500米作文
「原创」海丰阿东:七圈半,三千米,重在参与
奔跑(民间故事)
再坚持一会儿
多跑一圈又何妨
搬运|与运动会告个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