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23.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同事小韩要参加基本功大赛。一大早,在办公室里遇见她,她说,昨日在看我的公众号,一连看了许久,看到了好些教育故事。她还说,这些教育故事,让她觉得自己也应该要写一写,记录一些事情。
我笑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的确如此。人的大脑储藏功能是很有限的。通常情况下,生活在快节奏的社会中,发生过的事情很容易被忘记——人,总是不能在大脑拥挤的状态下记住很多东西,除非这件事情曾经在脑海之中千万遍地循环播放。
上了年纪(瞧这话,四十周岁未到,好像感觉自己很老似的。不过话说回来,记忆力确实一年不如一年),记忆力的衰退是令人感到害怕的。疫情期间,我曾经在心里立下宏愿:每天背诵一首诗歌。当时,正逢诗词大会如火如荼,那些出口诵诗的人灵魂自有香气,令我十分艳羡。我感觉他们的眼睛都是带着水墨的沉稳与智慧的。
网络上诗词浩瀚,家里也有唐诗宋词解读,想背首诗歌,资源不在话下。我亦如几年前一样,一首诗,一个背景,保存在个人空间之中。
但事实并非一帆风顺。不,根本不能用“一帆风顺”来形容,因为连“帆”也未曾挂起,我便已经放弃了。刚开始一周,我雄心勃勃,到了第二周,眼睛已经无法装下一首诗的分量——课余全部的心思,都到了网络热搜。那段时间,热搜几乎几分钟一次更新,人们禁锢于方寸之地,思想却有了一次没有边界的自由。每日的执手机时间,超过了任何时候。
背诗不成,我挺看不起自己的。并不是诗歌会令我的生活气象万千,而是我对自己无法守住内心向往而感到失望。我常常引导孩子们要日背一段话以锻炼自己的记忆力,自己却轻而易举地放弃了。我不需要利用背诵来获得生活质量的提升,但是我却需要坚持的勇气与决绝来提高自己生命的质量。
 
不过,我承认自己是喜欢记录的一个人。无论是以前的QQ空间,还是如今的微信朋友圈。微信,的确是特别高明的工具。从图片到文字,从朋友圈到公众号,从评论功能到在看功能到收藏功能……功能越多,意味着越是方便,自然也意味着被“捆绑”的危险系数逐渐增加。
我常利用朋友圈来记录教学故事,也发些生活图景。朋友圈自然也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天然而便捷的资源库。有时候,朋友圈的评论,还可以当做课程资源加以利用。那是一种静态的多向交流,我们通过文字的润饰,就可成其为动态的资料。
自从2018年坚持无病呻吟之后,公众号中记载的材料更是数以万计。我并不是一位高明的老师,也没有十分强大的叙述能力。唯对两项颇有成就感:一是锻炼了我的“脸皮”,敢于将自己的“私藏”大白于天下。我的文字稚拙而缺乏深度的理念,极难见高雅的气质,如同山间带着泥土的石头,硬邦邦的。偶尔写两篇柔情似水的文章便沾沾自喜,得到朋友们的评论内心便无法无天起来,暗示自己非得继续坚持到天荒地老不可,而对于文字本身的风景却不管不顾。如果没有足够厚实的“盲目自信”(说句难听的,就是“脸皮厚”),我是一个字也不敢说不敢写的。二是锤炼了我坚持的品质。惭愧的是,坚持的是写日记,却无法对其他美好的事物一并坚持。然而,我也并未感到羞愧,而每日在敲击键盘的那一个多小时,我视若珍宝。
偶尔夜深人静的时候翻开公众号,一篇一篇地读,虽读不出点名堂来,但也会有一点点意外的窃喜——原来,那些用文字铺路的岁月,虽坑坑洼洼,但走得相对于空洞的日子来说,亦能丰满些许的。若我某天想留下点什么,我特别愿意留下两样东西:一样是一篇令自己欢喜的文字,一样就是家人一起爽朗的笑声。
 
文字的记忆功能,是超越人类的所有想象的。天南地北,古今中外,有了文字,便没有了秘密。几千年前发生的故事,到了如今的纸页上,依然清晰如昨;遥在千里之外的地球另一端,有了文字的传递,便如同透明的存在。
曾有一段时间,我整理一些文章,加以修改。文章里的人和事都早已远去,但是,一个字一个字敲打下来的痕迹,却清楚得令我发颤,好像那件事发生的时间,就与现在只有咫尺之遥,令人感到时间飞速得令人瞠目结舌。
一件事情,坚持日日做,某天若停下来,便魂不守舍,感觉失去了重心一样。与日记来说,也是如此。但是,记录也并非一件易事。不知谁曾说过,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是等同的劳动,而且,脑力劳动可能更加费心劳神。调动大脑皮层所有的细胞为敲击键盘而用是一种精神劳动。这样说来,同事彬彬形容敲击键盘像是指挥千军万马也极为适恰,那隐形的兵马来到键盘时亦排兵布阵,紧锣密鼓。
那篇《落叶不扫》让同事想起了她原单位门前的银杏。我将《读一首诗给树听》《且把“挑战”做歌吟》两篇文章一同发给了她,并说道:“如果没有平常一篇一篇琐碎的教育故事,我是断然写不出来这两篇的(这三篇均发表在《小学语文教师》博文栏目)。”那些散落在文字海洋中的某些闪光的小石头,说不定某天就被串成了一条项链。当然,我不想等,也不会等,我享受的是记录的快意恩仇。
怎么样?拿起笔来,开始写吧。两段也好,三段也可以。如果脸皮够厚,那就像我这样,无病呻吟一大串。

(很奇怪的是,照片无论放在手机里多久,一年,两年,甚至三年五年,只要一看到,就立刻能想起这张照片拍于什么地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住这些你也是“键盘侠”[比心]
俗话说的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人的记忆力...
微信又现新功能!记忆力再差也不怕了!
苹果键盘换行键在哪里
【平台故事】为什么对文字友情孜孜以求?
小诗:两棵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