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活在荒岛上一种秧鸡,本是善飞的鸟类,最终变为最小的不会飞行的秧鸡之一

  在动物世界中,秧鸡是一种很常见的沼泽鸟类,大约有130多种秧鸡,而不同秧鸡,体型差异也很大,有小型的秧鸡,体长约11厘米;也有一些体型大的秧鸡,体长约45厘米。以为秧鸡是体型越大,飞翔能力越差,但就偏偏就有一种体型较小,且不会飞翔的秧鸡——荒岛秧鸡。

  荒岛秧鸡体重一般约30克左右,身长平均17厘米,通体黑棕色羽毛,还有一双红眼睛。荒岛秧鸡的栖息地一般生活在偏远的岛屿上,其中在大西洋偏远海洋中的一座岛屿——Inaccessible Island,这里分布着6000多只这样小秧鸡。

  在1920年,科学家第一次发现这种小秧鸡,令他们非常惊讶,因为它们体型又小,生活又慢悠悠,更不会飞,是怎样躲避天敌的?更为奇怪的是这座岛屿位于非洲和南美之间,距南美洲3500公里,距非洲南部2800公里,这些小秧鸡是怎样到达这些岛屿的,令科学家迷惑。

  有科学家推测:这岛屿在几百万年前,有桥梁连接陆地,直到海水淹没了,让这些荒岛秧鸡不得不留在岛屿上。最终科学家研究了荒岛秧鸡的血液样本,进行了DNA测序,证实了它们属于黑田鸡属的成员,在150万年前,荒岛秧鸡的祖先从南美洲飞来落到这岛上,这里的生物链非常原始,只有一些鸟类和昆虫类,让它们成为这里食物链最高级猎食者。

  在食物链中,鸟类飞行是为了捕食,或躲避天敌,而在这岛屿上,它们本身就位于食物链顶级位置,既不用躲避天敌,又可以在陆地寻找食物,哪里还会浪费那么多能量飞翔?最终慢慢放弃了飞行能力,变为最小的不会飞行的秧鸡之一。放弃飞翔,不知荒岛秧鸡这是进化还是退化。

  荒岛秧鸡在这个岛上经过150万年生活,但数量才6000多只,并没有泛滥成灾,也许它们早就适应根据食物多少来相互制约,虫子少了,幼鸟成活低,当鸟少了,虫子又开始增加,而相应的幼鸟成活率又高了,这是一个相互制约的过程

  荒岛秧鸡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附近的岛屿都有发现,它们一般以昆虫、蚯蚓,蛾,浆果和种子等为食,而在荒岛上的生态是非常原始的,更是脆弱的,若蛇、猫甚至老鼠登岛,这些本是善飞的鸟类,已变成不会飞的鸟,外来入侵物种对它们种群伤害是致命的

  关注六维自然 顺其自然认识自然!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鹰的天敌是什么?号称鸟中“平头哥”,体型却只有麻雀大小
是什么样的力量,让本已灭绝的物种重新出现?
长得像个球,粑粑能拉9米长!曾经判定灭绝的史前鸟类回来了!
自从地球生命出现以来,在所有出现过的生物中,99.99%都已经灭绝,白喉秧鸡已经灭绝13万年,在印度洋的阿尔达布拉群岛上又被发现:这种复活方式为迭代进化,某个物种在不同时间点的同一地域中,因为基因相同而演化成
一种生物灭绝了,有没有可能重新进化出同样物种来?
南大西洋有一个岛屿,人类带去的老鼠每年吃掉几百万只海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