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离职员工手中的期权如何处理?AI说了算

新的规则与更高质量的资源,将为企业员工们指明一条前进的通天大道。
来源丨Forbes
编译丨科技行者

很多从业者都听说、甚至亲身经历过与庞大财富失之交臂的状况。无论您是否行使自己的股票期权,在从公司离职的一瞬间,大家恐怕就彻底告别了这部分本应源源不断的重要收益。

兼并事件、首轮公开募股甚至是不同投资轮次,通常都会以书面材料的形式持续公布。但请注意,这里只披露结果、对于规划时间表却避而不谈。之所以总是拿结果说事,显然是想给股票买家、投资方乃至撤销的期权协议方提出警告。

所谓警告,就是提醒各方稳定持有公司股票的好处。以此为基础,公司能够防止员工离职冲击且不行使股票期权。所以,实际披露的相当一部分内容并非法律要求,大多数员工不会阅读完整信息,也并不理解自己离职后可以或者应该得到怎样的收益。

如今,我们正处于全新的技术时代。AI与机器学习(ML)正在颠覆企业的运营方式与业务流程。更重要的是,它也能让支持系统在员工离职时及时接收到警报。

员工权益补偿

工权益是一种个人资本,能够为个人的长期财务增长做出重要贡献。但这种潜在收益往往因为沟通不足、缺乏理解甚至是难以兑现为流动资金等理由而没办法真正实现。不同的商业模式往往有着不同的复杂性与透明度,导致离职员工很难了解企业是否运营良好、持续盈利。

期权授予

拥有期权的员工,可以选择以固定价格购买相应数量的股票。

但员工在行使期权之前,必须解决两个主要问题:

资本:行使期权所需要的资本,通常为相当于一年或者更长时间的工资。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份负担过重,因此干脆放弃挣扎、选择给自己手头留点活钱。

风险:入股是一项需要认真计算的风险,要求员工了解公司财务状况并做出相应的收益预测。

全球范围内运营着数以百万计的私营公司,其中一些每年能净赚数十亿美元。因此,我们需要一套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平台帮助离职员工,通过核算确定他们在离职时到底要不要行使期权。

员工资源

Scott Chou从1997年起就从事风险投资业务,而且一次又一次见识过身处这种困境的同事:“很多人选择不行使期权,这里涉及的股票规模极大、数字惊人。55%、75%甚至是80%的期权都没有得到实际行使。有时候,放弃的理由确实充分,毕竟公司运营得实在不好;但也有半数的放弃没有任何明确的原因。

他的第一次尝试从一位同事开始。这位高管很清楚公司拥有良好的经营状况,但Scott却在文件中注意到这位同事不打算行使期权。即使是按照当前的估值直接卖出,他也能稳赚一笔钱,所以Scott很疑惑他为什么要放弃。这位同事解释说,根本卖不起的东西叫他怎么卖。于是Scott出了点钱帮同事凑齐了数额,最后二人按比例分掉了收益。在接下来的12到15年时间里,同样的状况又重演了好几次。

他意识到,这里存在着巨大的商业机会,但在适当的时机遇到可靠的合作方并不容易。Scott对此作出了奇妙比喻,“我觉得这就像是把100万美元撒在整个高尔夫球场上。我们已经习惯于直接跟CEO谈、做集中投资;但如果现在有上百万投资对象,各自在不同公司中从事着不同的岗位,那我们就很难了解到底谁需要帮助、谁手中把握着宝贵的期权。

消费者业务

在接下来的十年中,Scott将这种基于流动资金与风险缓解目标的个性化援助演变为ESO基金。这个平台使用技术手段解释关于高管及企业人事变动的数据;在此之后,如果离职人员希望在离开公司时行使期权,则由平台进行消息传递、为相关员工提供针对性帮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股权激励火速扩围 上市公司“打激素”有讲究
企业如何合理、科学的应用股权激励?!
8000人的期权激励能“锁定”人才吗?
黄一孟:为什么我拿年薪的80%换了心动的期权?
聪明人是如何利用个股场外期权来致富的!
2009年个人理财强化习题(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