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诗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喜欢读诗,也会偶尔胡掐几首古体诗,但要说到品诗,那就差得远了。不过,不会品诗,却可以看看别人是如何品的,这样,通过默默地看,就可以反过来自省一下,以后再胡掐时,也能有所改变。

最近读古籍,常常被书名坑。我以为的和作者写的,完全是两回事。不过,这本书虽然不是我想的那样深,至少他没坑我,书名和内容基本一致。

钟嵘,字仲伟,中国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对我来说是绝对陌生的,如果不是看了这本书,我想他对我来说肯定是历史长河里完全不可见的一颗星。

钟嵘的《诗品》,是以五言诗为主,将两汉至梁的共122位诗人以上、中、下三层分类进行点评。

既然点评,当然就需要有标准,所以,在《诗品》开篇,钟嵘就表明了他心目中的诗应该是什么样的:“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照烛三才,晖丽万有,灵祇待之以致飨,幽微藉之以昭告;动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诗。”

我还记得小时候上学时,语文老师教过我们“赋比兴”三种写作表现手法。我们常说的“赋比兴”不知道是什么开始的,但在钟嵘的《诗品》里,他的顺序却是反了过来:

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馀,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

在这里,钟嵘把“兴”放第一位,那么,什么是“兴”呢?“文已尽而意有馀,兴也;”翻译成白话文“兴,就是联想,触景生情,因物起兴。”

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对事物直接陈述,不用比喻来写事物,这就是赋。”

因物喻志,比也”在这里,“比”就是“比喻”,只要会写会说的人,基本上都会用比喻,这是最为常用和普遍的写文说话的表现手法。

一般来说,好诗和好词的最直接表现不是比喻有多好,也不是能讲多事少,而是让人读的时候,能产生多少的联想。常见的例子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或者“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此,王国维也曾经这样说过:“言气质、言格律、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格律、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三者随之矣。”在这里,王国维所说的“境界”,与钟嵘的“文已尽而意有馀,兴也”中的“兴”是相同的。

也因此,我们熟悉的《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无一不是读起来的时候,画面感极强,让人能联想的东西很多。

在此,我也读到过很多诗,只重格律,几乎无境界可言,平铺直叙,让人看一眼就直接跳过。

在《诗品》里,作者除了表明好诗的构成要求是什么外,更把122位两汉至梁的诗人分了上中下三层。

在这里,我引一下作者的原文:“魏武帝魏明帝,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叡不如丕,亦称三祖。”魏武帝,是曹操。在《诗品》里,是下品七十二诗人里的一位。

“魏文帝,其源出于李陵,颇有仲宣之体。则所计百许篇,率皆鄙质如偶语。惟'西北有浮云’十馀首,殊美赡可玩,始见其工矣。不然,何以铨衡群彦,对扬厥弟者邪?”魏文帝,曹丕则处于中品三十九诗人中。

曹氏父子三人,魏陈思曹植位于上品十一诗人中。写到这里,我忍不住要去搜索一下曹丕的作品来看看了,毕竟对于曹家父子三人的作品,我们更熟悉的是曹操的作品。

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小书,特别是对于写作方面的指点,对于很多热爱诗词写作的人来说,是非常有用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词修行概要
网络截文:诗法
竹韵诗评(20) - 格律诗讲座 独孤九剑系列之破境式
每日一题: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钟嵘《诗品》与《诗品序》译文
孙祝田诗论/意境三分谈——全息审美系列诗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