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再喜欢孩子,也不能又亲又抱!你的亲昵,很有可能成为孩子的病痛——
▼本文作者▼

前几天,浙江嘉兴有个妈妈带着3个月大的孩子回娘家,因为亲人们见到宝宝很喜欢,又亲又抱的,最后,导致宝宝感染了“亲吻病”,出现反复高热,不得不去医院治疗。

前几天,有个3岁的男孩,因为家里有个5岁的哥哥得了“亲吻病”后亲了弟弟,3天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5℃,伴颈部包块,伴鼻塞,来我院就诊,门诊拟“发热、颈部包块查因”收住我科。

入院时查体:体温38.9℃,神清,精神疲倦,躯干部可见散在红色皮疹,咽红,双扁桃体肿大,其上可见脓栓,颈部可触及蚕豆状包块,伴触痛,呼吸平顺,双肺呼吸音粗,无罗音,心腹体查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升高,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血细胞图片提示异型淋巴细胞12%,血清EB病毒dS-DNA阳性,EB病毒抗体三项提示阳性,结合孩子有发热、咽峡炎和淋巴结肿大,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综合征,入院后予抗病毒及对症治疗,1周后痊愈出院。

两个案例都是因为和亲人有亲密接触后出现“亲吻病”,两个孩子的表现却不一样,那么究竟什么是亲吻病呢?

“亲吻病”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俗称,是感染了EB病毒后,通常以“发热、扁桃体炎及淋巴结肿大”三联征为特征的疾病,EB病毒感染后主要存在于唾液腺及唾液中,通常通过口-口及飞沫传播,通常在亲属及情侣之间传播较为广泛,在我国约90%的个体为病毒携带者,多为幼儿时期感染,受感染者成为终生病毒携带者。

“亲吻病”感染后的症状因个体差异而不同,潜伏期5-15天,起病急缓不一,症状呈多样性,有些人会出现发热、鼻塞、扁桃体炎、皮疹、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增多的典型特征,也会有些感染者仅仅出现发热、鼻塞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甚至很多人感染了EB病毒后不会出现任何症状,当然,也有极个别的感染者出现心包炎、心肌炎、噬血细胞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

“亲吻病”病程一般2-4周,治疗上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大多愈后良好。近段时间不同年龄段儿童发热症状有上升趋势,有不同原因引起发热等症状。

如EB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及新型冠状病毒等,对于如何及时识别、诊断不同原因引起的发热,一定要注意监测,避免造成误诊、漏诊,同时大人在家里要注意勤洗手、勤通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亲属之间说不让他们接触宝宝也不太现实,所以这时候需要通过勤洗手、勤通风及戴好口罩等防范措施后再去拥抱宝宝会更加安全。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除了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需要继续保持外,还应该做到“闻陋则改”。

本文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介绍

叶国静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儿科 副主任医师
简介:大学本科学历,2009年毕业于广东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有十余年的工作经历,专业方向为儿童重症,2019年曾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进修半年,2021年曾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儿童重症监护进修3个月,在儿童危急重症和呼吸方面有一定造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五味消毒饮加减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医案、配方
【走进临床】小心别得这种“亲吻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咽痛、发热、扁桃体上全是脓,抗菌素治疗却没效,这样的误诊很常见但其实很容易避免!
“传单”,究竟是什么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其的诊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