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Déjà Vu(似曾相识):脑袋里一闪而过的场景是直觉?还是错觉? | 深呼吸


▼本文作者▼

在日常生活中,相信大家都曾有过这样的一种体会:看到某一处新场景或者第一次见到某人,觉得这个地方或是这个人有些面熟,冥冥之中仿佛到过或见过,那么这个现象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直觉”还是一晃而过的“错觉”?

事实上,这是我们大脑的记忆系统发生了“闪回现象”,而这个现象有一句对应好听的法文,叫做“Déjà Vu”中文译为“似曾相识”

今天,对法语略知一二的小编想和大家一起分享关于“似曾相识”这一科学生理现象。

 

闪回现象/既视感


当我们遇到一个与过去经历相类似的情境,大脑中处理过去那段经历的神经元可能会同时产生冲动,造成“既视感”。

既视感是一种生理现象,也被叫做“幻觉记忆”或“海马效应”。既视感源于大脑的联想,其往往建立在大脑中既往浮现的场景之上。



“Déjà Vu”是大脑记忆细胞发生暂时短路


从医学角度来解释这一现象,由于左、右大脑的信息处理发生一过性的不协调。简而言之,就是我们大脑记忆细胞发生了暂时短路。因脑部处理错误,将眼前信息错误地当作成或判断为“记忆当中的画面”。

当闪回现象发生时,当前正在经历的事件,或是“眼前的画面”,亦或是“耳中的声音”,大脑中有一种强烈的信号告知自己:曾几何时的 “我”一定经历过这个场景!

 


事实上,每一天日常发生的事情,无论大小,如流水般经过了我们的大脑,留下或深或浅的痕迹,这也就是我们在前上两期专栏中提到的“记忆”。

其实,大脑具有高度的信息分类、加工和提取功能。比如我们每天刷牙、洗脸、穿鞋等事请,储存在大脑比较容易记忆的区域内,但存储形式却只有很粗的一个结构。

因此,每当我们回想这些事请的时候,我们只是提取了这种结构,而所谓栩栩如生的细节感觉,是大脑很巧妙地进行了填补和勾勒。

如果大家看过或还记得《盗梦空间》这部电影则对这一描述并不陌生。

当这个结构的某一细节与当前发生的事请不期而遇了,大脑会自动提取之前那次的回忆,但由于回忆太模糊,大脑需要找素材来补充,哪里有最方便的素材呢?显然就是我们正在通过眼睛和耳朵正在摄取的此人此情此景。

换而言之,所有模糊的回忆经过我们的大脑提取了当前的经历进行补充,从而导致了“重现的错觉”


Déjà Vu,是一种美丽而又奇妙的现象。所以,各位在日常交际中,如果遇到了自己心仪的人,从“似曾相识”这个问候开始或许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介绍

周剑平 博士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无锡分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执行主任
上海市医学会科普专业分会青年委员
门诊时间:
瑞金医院总院:周三下午
瑞金医院无锡分院:周五上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个情景似曾相识”是怎么回事?
既视感,大脑错误的浪漫
为什么你的大脑会出现“似曾相识”的感觉?
那似曾相似的感觉
人体内潜藏的特殊能力,可以预知未来,可以回忆过去
眼睛也会“欺骗”大脑,世界上最有趣的9个错觉现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