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闽南的蒜蓉枝,藏在崇福宝地里

草草啖盐说蜜

    ------吃咸的说甜的胡诌乱侃


一、崇福宝地

泉州有三大丛林,开元寺、承天寺和崇福寺,这三座大寺庙都历经坎坷,兴兴废废,逾越千年,至今乃香火旺盛,共同构成泉州“此地古称佛国,满街尽是圣人”的美好声誉。

上世纪五十年代,泉州籍著名国画家李硕卿创作了一组美轮美奂的泉州八景图:小山丛竹、双塔凌空、笋江月色、东湖荷香、凤山春晓、清真夕照、玉球风动、崇福晚钟。

这个崇福晚钟,指的就是崇福寺


崇福寺有三样宝,应庚塔、千人鼎、大洪钟,就是这口明朝初期铸就的大洪钟,声动全城,大有“夜半钟声到客船”的美妙。


大洪钟就在钟楼里

崇福寺幽深雅静、晨钟暮鼓,打坐念经的禅意,影响着整个松湾古地,无论是学府路,还是崇福路,学堂众多,学子云集,泉州一中、泉州外国语中学、泉州科技中学、泉州师院旧址、泉州电视大学等等,更别说什么培训机构了,统统拥簇在这里,这里民风古朴,是个状元宝地。


行行出状元,别说什么学子了,就连这两条路的那些普通食堂,也出现了一些著名小吃,比如某某姜母鸭、某某卤料店、某某牛肉庵,作为吃货,不但享受崇福晚钟的雅静,还享受美食带来的身心满足。

二、蒜蓉枝

有这么一道美食,历史悠久,久得让我信服不了,因为这道美食说的是宋徽宗和李师师的爱情故事,千古大美人从良,这道美食就叫“算良枝”,实为“蒜蓉枝”


蒜蓉枝是闽南人送给爱情的一份礼物,它经常出现在祭祀“牛郎织女”的供桌上。

崇福路就有这么一对中年夫妻,做蒜蓉枝堪称经典,二十几年的老店,朴素得没有任何装饰,就如这对夫妻,平凡得就像路人甲乙,要不是他家的蒜蓉枝、冬瓜糖、花生糕、麻粩、上元圆等泉州本土美食非常好吃,估计整座城市都该把他俩给忘了。


我家徐大小姐皈依崇福寺的大师傅,每回上寺里礼佛,都要到他们店里买冬瓜糖,一番念经完毕,回家,经过这家店,再次买些蒜蓉枝回来给我们打牙祭,我们都像找到宝藏一样的高兴,原来近在咫尺还有这么一家地道的泉州本土美食,做得那么纯粹,尽是儿时的回忆,一点都没走味。


蒜蓉枝说白了,就是另类的麻花,把麻花胚炸香脆以后,滚蒜蓉、挂糖霜,这可是技术活,滚得好,蒜香四溢,挂不好糖霜,整条蒜蓉枝都废了。


而崇福路这对夫妻做的蒜蓉枝,色香味俱全,颜色焦糖,披着一身的白霜,犹如雾里看花,砖红透着白,非常漂亮。


咬一口,又香又脆又甜,蒜香扑鼻,别有风味。


大约是受尽了这块宝地的熏陶,竟做得如此之美妙。

三、二十年如一日的蒜蓉枝

如果你来崇福路,你会觉得平淡无奇;如果你到崇福路的这家夫妻档,你也会觉得很不起眼。


但你只要凝神驻足,聆听日落黄昏的钟声,那么你会听到来自天籁的佛音,听到无数学子的朗朗读书声,听到从心底焕发出来的宁静与欢欣。


你只要用心去品味那一道蒜蓉枝,你就会感觉这家夫妻档是那么有魅力,所有的魅力都是因为他们默默地坚守一份本土的美食,二十几年如一日,从未丢失一道工序。


在人心日益焦躁的今天,这就是本土的工匠精神,不急不燥,慢慢地把一道手艺越做越好。

有时我会羡慕这对夫妻,羡慕他俩不管外面的喧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携手共做一道手艺,伴随着崇福晚钟,日子流淌得像一首静默的诗。

欢迎来到“草草啖盐说蜜”,喜欢听我胡诌乱侃,就点赞转发收藏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土產研究所 | 泉州孟丽玲蒜蓉枝
唯一能让我和男友都觉得可甜可咸的蒜蓉枝,其实代表着爱情
【福建·泉州】崇福寺、应庚塔、褒忠鸣凤坊
别拦我!翔安新圩的这些手工美食,每种都好想吃~
一个文艺吃货春节在泉州的美食暴走路线
这30种闽南美食竟然还没全吃过,闽南人真假鉴别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