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奇门遁甲中的阴阳和五行

  

1.何为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源于《易经》,是我国古代哲学中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古人通过对宇宙的观察,而建立的一种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是中国哲学理论之根。阴阳最初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引申为气候的冷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的躁动和宁静等。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关系,即用阴阳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也是宇宙的基本规律。整个世界都是在阴阳的相互作用下不断运动、变化、生成和更新的。

  

  

2.阴阳有哪5个特性?

世间针对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面,阴阳属性划分。

事物的阴阳属性5个特性:

一、相对性: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一方面表现在一定条件下阴阳之间可相互转化另一方面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

二、相关性: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关的不是孤立的。用阴阳分析的事物或现象,应在同一范畴、同一层次或同一交点,即相关的基础上,不相关的事物或现象不宜分阴阳。如以天而言,昼为阳,夜为阴。

三、普遍性:事物的阴阳属性是普遍的不是特殊的。凡属于相关的事物或现象,都可用阴阳分析各自属性。如水与火、动与静。

四、变化性:事物的阴阳属性变化的不是定性。各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不是定性的,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如中原十月份的气候较之七月份的炎夏,属阴但较之十二月份的严冬,又属阳。

五、可分性:阴阳具有可分性,阴阳之中可再分阴阳。如以天而言,昼为阳,夜为阴白昼又可再分,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黑夜可再分,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

3.阴阳学说包括哪4个基本内容?

一、阴阳对应:世间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相互对立的两个面,如天与地、动与静、上与下、升与降等等,天为阳,地为阴;动为阳,静为阴;上属阳,下属阴;升属阳,降属阴。

二、阴阳互根:事物或现象中对立的两个面,具有互相依存、互相为用的联系。阴与阳的每一个侧面都以另一个侧面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如热为阳,冷为阴,无冷也就无热;上为阳,下为阴,无上也就无下。

三、阴阳消长: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始终处于一种消长变化的过程,阴阳在消长变化中达到动态平衡。消长变化是绝对的,动态平衡是相对的。从子夜到中午,阳气渐盛,人体的生理功能逐渐由抑制转向兴奋,即阴消阳长;从中午到子夜,阳气渐衰,则人体的生理功能由兴奋渐变为抑制。白天阳盛,人体的生理功能也以兴奋为主;夜间阴盛,人体的生理功能相应的以抑制为主。这就是阳消阴长。

四、阴阳转化: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阴阳转化则是质变的过程;阴阳消长是阴阳转化的前提,阴阳转化则是阴阳消长发展的结果。在一定的条件下阴阳双方可互相转化,如人在持续高烧时,突然体温下降,就是由阳症转化为阴症的表现。

4.阴阳学说的应用在哪些方面?

阴阳学说作为一种哲学思想,渗透到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尤其作为中医理论的基础,被用来阐释人体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所有中国术数理论都以阴阳学说为根奇门遁甲作为术数之王,根据阴阳学说一年以冬至和夏至分界,分为阳遁局和阴遁局。布局时遵循阳顺阴逆的原则判断吉凶时,以阴阳和合为吉,以阴阳相克为凶。

  

5.五行概说

五行理论是万物变化的总规则,与阴阳学说相关。

五行蕴涵着阴阳关系,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元素构成,五种各具特性的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便形成了宇宙间万物生长与消亡的规律和原因。

古代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对宇宙间事物进行分类,从而确定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具有朴素的唯物论与辩证思想。

五行在生命体内的相互依存,是阴阳之间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

五行之间的相互制约,是生命运动所具有的内部规定性;

五行的运动和转化,是阴阳之间不断发生力量变化的消长关系;

五行不能独立存在,同生同灭,是阴阳并行不悖的关系;

五行是不能分割的一体关系,而不是五种独立个体之间的关系。

6.五行学说最早出现在道家学说中。《国语·郑语》中有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左传》中有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不可”;《尚书·洪范》中有五行一日水,二日火,三日木,四日金,五日土。水日润下,火日炎上,木日曲直,金日从革,土爰稼穡。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战国晚期,提出了五行相胜(克)相生的思想,《黄帝内经》把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

7.什么是五行?

五行是金、木、水、火、土,不只是简单的符号,而各有其性质和特征,古人认为宇宙是由五行构成。

金为阴之燥气,感于阳而缩,质刚性寒,有能柔能刚、延展、变革、肃杀的特性。

木为阳之湿气,感于阴而舒,质柔性暖有生发向上修长的柔和、仁慈之性。

水为阳之湿气,阴胜,有滋润向下、钻研掩藏的特性。

火为阴之燥气,阳胜,有发热温暖,向上之性,具有驱寒保温、锻炼金属的功能。

土为阴阳之气均盛,相交而搏,凝结而成。土具有载物,生化藏纳之能。土载四方,为万物之母,具贡献厚重之性。

  

8.五行生克的含义是什么?

事物之间存在着一定联系,促进事物的发展变化,体现在五行的相生和相克规律中。因五行生克规律,才使自然界能维持生态平衡。

相生的含义是支持、合作、相容,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滋生的作用。

五行相生的规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木生火:火以木料作燃料,木烧尽,火会自动熄灭。

火生土:火燃烧物体后,化为灰烬,而灰烬便是土。

土生金:金藏于泥石之中,经冶炼后方可提取黄金。

金生水:金若被烈火燃烧,便溶为液体,液体属水;水要依靠铁器来开导疏通。

水生木:水灌溉树木,树木便能欣欣向荣。

相克的含义是抑制、排斥、相对,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及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

五行相克的规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木克土:树根苗的力量强大,能突破土的障碍。

土克水:土能防水。

水克火:火遇水便熄灭。

火克金:烈火能溶解金属。

金克木:金属铸造的割切工具可锯毁树木。

在五行相生中,都有生我和我生的关系;在五行相克中,都有克我和我克的关系,相生和相克和阴阳一样,不可分割,相反相成,相互为用,推动和维持事物正常生长、发展和变化。

  

9.奇门遁甲的占断方法是应用五行生克理论来预测的。

10.什么是五行乘侮?

五行有相乘与相侮,是五行的关系在某种因素作用的影响下所产生的反常现象。

五行相乘:指相克的太过,超过了正常制约的力量,而使五行系统结构关系失去正常协调。有两种情况:一、被乘者本身不足,乘袭者乘其虚而凌其弱。二、乘袭者亢极,不受它行制约,恃其强而袭其应克之行。

五行相侮:指相克的反向,又叫反克。有两种情况:一、被克者亢极,不受制约,反而欺侮克者。如金克木,若木气亢极,不受金制,反而侮金,为木侮金。二、克者衰弱,被克者因其衰而反侮之。如金本克木,若金气虚衰,则木因其衰而侮金,为木侮金。

11.五行与四时五方有什么关系?

五行与时间和方向相对应。

五行与时间的对应:春季为木,夏季为火,秋季为金,冬季为水,四季的季末即最后一月均为土。

五行与方向的对应:东方为木,南方为火,西方为金,北方为水,中央为土。

12.五行有哪几种状态

五行有旺、相、休、囚、死五种状态。

“旺”处于旺盛状态

“相”处于次旺状态

“休”处于休然无事,亦即退休状态

“囚”处于衰落被囚状态

“死”: 处于被克制而生气全无状态。

13.五行状态与四时的关系如何?

五行的状态和四时密切相关。

五行周游于四时,四时之中,金木水火土,无时不有。春夏秋冬每个季节各有一行处于旺、相、休、囚、死五行的状态在同一季节各不相同。由于四时变迁,寒暖燥湿不同,五行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旺衰起伏周期变化。

五行在四时中的规律为:当令的旺,我生的相,生我的休,克我的囚,我克的死。

春天是木当令的季节,所以木旺火是木生出来的,所以火相木的母亲,现木已长成旺盛之势,母亲便退居一旁,所以水休春木旺盛,金已无力克伐,只能靠边站,所以金囚木所克,现木当令,气势强旺,所以土死。

五行理论在奇门遁甲中非常重要,是确定格局、推断吉凶祸福的主要依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一章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
奇门遁甲(七):阴阳和五行
一、阴阳五行
金口诀测彩资料1
阴阳五行学说
八字的逻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