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会更”高级“地活着,等待可以互相拥抱的那天。

在你的隔离的世界里,

别让任何敏锐的感觉,

使你迷惑,使你苦痛。

穆旦 - 1941


醒来如果世界变了,
我希望我们没变,
依然善良,坚强和勇敢!

这场疫情已经改变了每个人的生活。

有人说,这场战役,国内上半场,国外下半场,海外华人打全场,甚至还要打“伤停补时”还有“黑哨”。由于国外疫情的发展,许多人不得不隔离在家,许多人为了生计不得不转行。健康压力经济压力社会安全压力,都在这短短的几个星期里压到了海外华人这个群体上。就连WRC也开始“不务正业”,从酒圈里最懂生活的人变为关心起我们身边人的生活本身。


这两个月,我们经历了什么?

这几个月的朋友圈很忙,整个世界都在跟着疫情转。作为一个必将打完全场的人,过去的一幕幕依然历历在目,中枪无数。

1月底,武汉爆发疫情,举国封闭,回国隔离过年。

2月头,海外华人到处筹集物资从世界的各个角落援助祖国。

2月中,中国疫情继续发酵,西方媒体开始“幸灾乐祸”,把中国人看成病毒,出现对华人暴力事件。

3月头国内疫情逐渐好转,开始有海外华人大量回国寻求庇护。

3月中,西方国家疫情失控,主流媒体开始甩锅中国,制造“中国人责任论”

3月底中国疫情停增,病例转为境外输入,对海外实行封境。

(澳洲“一国党”领袖,参议员声称“中国必须对此次新冠疫情大流行负责”)

海外疫情每况愈下,各国开始撒钱救市。民间恐慌和发泄情绪开始堆积,种族主义抬头,街头出现反华涂鸦。这才是下半场刚刚开始,我们依然充满力量。


不是每个海外华人,都是跑步姐,

必喝矿泉水,吃退烧药瞒报!

从传播原理上来说,坏的新闻传递更快更广。前期国内自媒体一番哄抬海外华人抗拒隔离违背入境规定的传播,着实让海外华人在刚刚“翻了身”的祖国人民面前长了不少脸。但这个“娇生惯养”“弱不禁风”的形象,绝对与现实不符,虽然我对媒体性质表示理解。而或许更可怕的是看不到实情背后引起的猜想和无解。就事论事地说,大多数海外华人是非常配合防疫规定工作和感恩一线医护的。

化名瑶瑶的意大利留学生28小时不吃不喝不摘口罩,她所做到的防护细节里面透着对他人和自己深深的责任感。海外华人是一个4000万以上的庞大群体,在被看待时不该因为几个害群之马而以偏概全。

3月28日中国实行封闭边境的时候,有些海外华人受伤了。他们觉得这不该是我们努力捐赠后该受到的待遇。其实大可不必,封闭边境是控制疫情的一种不得不做的措施。这并不代表对海外华人的嫌弃。不想回去给国家添乱,更不想亿万同胞几个月的努力付诸东流,回不起,我们就在这里“高级”地活着。


外国的月亮圆,还是故乡的圆?

家在哪里,哪里的月亮就圆。慌忙荒唐的四处奔波;中国疫情严重的时候往外跑,国外疫情严重了又往国内跑。在疫情的镜子里,我们不竟开始彷徨到底哪里是安全的,哪个选择是对的?

在《叶问4》里面,他千里迢迢跑去美国给儿子寻找私校却屡屡受挫。最终决定留在落魄的故乡。选择追求幸福是与生俱来的,能够选择就是一种幸福,那选择就必然是坚定的。在海外华人的眼中,这种选择并不会因为“我在海外辛辛苦苦奋斗10年,不如一傻子在北京10年前买了一厕所”的现实利益而感到困惑。

很多的我们有两个家,一个在故乡,一个在爱人身边。我也想不起如何成为了海外华人,顺其自然地就在一个异国他乡住了下来。

大多数的海外华人,他们很幸运地有机会被送去国外念大学,想着毕业以后就回来报效祖国。毕业以后,又觉得要先工作两年获得更多经验才更有意义。身为外乡人的我们工作并不好找,所以要在纯西方环境的企业工作必须加倍努力。

当我们尝试着融入他们的世界,有意无意听到更多对于华人不同的声音,我们开始觉得需要留在他们身边,去改变西方人的一些看法。于是原本打算的努力学习工作2-3年的计划,变成了7-8年甚至10来年。我们在这里成家立业,家庭的责任让我们再也无法置身其外,重回故里。在异国他乡的生活,也许会有一点寄人篱下,但为了孩子们将来能正直地活着,我们意识到自己需要在这个不属于东方的天空下努力活着。

所以这是一群特殊的人,是活生生在西方人生活中的中国“脸”在西方国家中,民众了解中国这个概念主要是通过他们的主流媒体,如CNN, 华盛顿日报,英国BBC等。主流媒体的政治倾向和思维导向是跟从他们的政治意志的。所以很多善良的西方人也会被带有政治意图的偏见影响。在海外华人中包括留学生,华侨,新移民,这其中包括大量商业和技术的高端人才。他们生活和学习在西方人身边,用他们在不余遗力地用自己的形象和行为去告诉西方人一个更真实具体的中国。


100多年以后,“亚洲病夫”这个词!

为什么这个世界还这么落后,100多年前的伤疤西方媒体还觉得值得扒?不用愤慨,也不用猜背后的意图,却一定要去理解这些脑残标题背后阅读者的头脑中会是怎样一副画面。没有话语权文化未出口国际地位来自于国际领导力,这些都不是短短几年的经济发达可以改变的。所以小有成绩了不用沾沾自喜,也不用怕错了被指指点点。

张文宏说:“在别人的家里,要去改变别人的想法是很难的。”这段时间,澳洲的主流媒体开始甩锅中国武汉政府故意拖延疫情报告导致疫情全球化蔓延。

这样的新闻,受过教育的人都可以看出是在栽赃和转移矛盾,我们却阻止不了。就在前两天,澳洲媒体又开始拱火华人代购,指责他们在疫情期间出口“关键性防疫物资”:常温牛奶,婴儿奶粉,厕所用具,保健品。现在澳洲人的超市里面到处买不到口罩,很多人认为这跟华人代购扫货架有关。这些无脑的种族主义报道还会越来越多,无论是灾难之下需要发泄,还是政治统一战线,第一个受害者是我们:海外华人。所以再难改变,再没有希望,我们必须去试。

(澳洲内政部长Peter Dutton禁止澳洲口罩、消毒洗手液出口中国)


在这场全球上演的悲剧中,

我为海外这些年轻人感到骄傲

如果无知,偏见,愤怒能如此猖獗,善良和正义就一定会更勇敢。国内疫情高峰,全世界都把中国看做了一个被病毒浸透的国家。海外华人戴口罩被殴打谩骂在各国频发。一位意大利的华人帅哥,带上口罩,站到了意大利佛罗伦萨街头,告诉外国人“我是一个人,不是病毒”。他这近乎行为艺术的公开主张,最终赢得了别人的理解和关怀。

就在美国总统直呼“中国病毒”不断挑起种族主义的时候,有这样一群纽约时尚圈的年轻人站了出来。现在纽约这个城市已经成为全球疫情的震中,而他们的行为是在响亮地告诉那些处在恐惧中的人们:病毒不分种族,不分国界,正义也是。

在英国“群体免疫”的伦敦,这位名叫Peng Wu的年轻人持续每天为当地居民更新确诊人数和接受检测人数的数据对比。他精准的数据和持续的贡献不止收到了民众的拥护,同时得到了英国卫生部等部门的认可。

(来源:Yorkshire Post)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征文大赛】荣华综合素质展示
雨萌周记:任何人都无法回到过去,但必须面对未来
海外游子中国心 捐款捐物现真情
俄不打算借鉴邻国防疫先进经验 旅俄华人身陷“疫区”呼唤中国疫苗
全球疫情蔓延: 需疫苗, 还靠什么
海外华人,全场奔跑的战疫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