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共体信息化建设,5个问题必须解决!

县域医共体建设的一个特点就是“信息通”,信息化是县域紧密型医共体的助力器。如果没有县乡之间的联动,没有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的普及应用,包括一些地方正在探索建设的人工智能诊断辅助系统,很难想象目前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在短期内有较高的提升。推进信息化建设,用好人工智能,可以让乡村医生,让乡镇的医护人员得到便捷有效的指导,无异于一个无形得力的帮手。

机制创新是核心

打造县域医共体最主要是做到医疗资源的融合、重构、创新,其中两个“共享”非常的重要,一个是资源的共享,另一个是信息的共享。资源的共享可以减少更多的硬件和软件投入,信息的共享可以让我们把更多的信息整合,让工作效率提升,减少病人的治疗支出。最终形成四个共同体:服务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管理共同体,这才真正实现紧密型医共体的目标。

在县域建立的医共体模式,要以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为引领,以县乡村医疗资源一体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为三驾马车,驱动县域综合医改,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如何通过信息化来推动医共体的建设?主要涉及六方面内容:统一标准、夯实基础、互联互通、促进协同、加强管理、便民惠民。

推动‘互联网+’,尤其是在基层的应用,更重要的不是技术因素,而是机制上的创新,这才是核心和关键”。

推进医共体建设,毋庸置疑,县域院长责任重大,但是责任更大的是当地的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如果单独靠一家医院,靠院长去推进医共体的建设和运行还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县委县政府大刀阔斧地推动医共体建设才能让医共体切实发挥作用,如果单独交到院长的手里,这对于一位基层院长而言,是非常困难的。作为县域医院的院长,要牵起医共体龙头医院的责任。作为服务的提供方,如何把资源进行共享,把管理进行协同,以及围绕医共体的建设和围绕居民的健康需求,进行后期的一系列评价和绩效考核,这些是院长要考虑的问题。

医共体的不同形式,无论是直管型、托管型还是松散型都由当地的具体情况和现状来决定,不能强求。医共体的核心一定要考虑到医疗资源的共享、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便民惠民和综合管理五个方面因素和问题。我们必须把5个方面问题分析清、研究透,再进行医共体规划的时候才不会有所或缺,才能真正发挥协同作用。

需要避免的5个问题

一是基础的信息系统薄弱,龙头医院建立起来基础比较薄弱,无法牵头,或者是龙头医院能力具备,但是信息平台无法真正的发挥作用,这都是存在的。

二是信息孤岛的问题严重,标准不统一,或者是标准多样,都是造成了信息、数据无法进行共享互联。

三是业务系统整合困难,或许很多的医院基础的信息化系统已经比较全面,例如已经上了HIS、LIS系统等。在推进医共体建设的时候,不同的企业、不同机构的不同系统无法进行互联互通,这也是造成业务无法进行整合的主要的原因。

四是数据利用不够,这不是把数据整合起来就可以了,而更主要的是对数据进行挖掘和综合利用,真正让大数据发挥作用,尤其有益于当地常见病的预防、管理和治疗。

五是便民惠民,很多的管理其实还是围绕着管理本身。在进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时候,更重要的是围绕着老百姓的大健康来进行设计。

医共体建设的顶层设计,要基于健康档案的一个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这是核心要素和内容。在这个平台上就是要建立一个“1+2+3+X”的总框架,“1”是指医共体的信息平台,“2”个基础是公共卫生以及智慧医疗。医疗卫生在基层更多的偏重于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方面,智慧医疗是载体资源、信息共享以及优质医疗资源有效下沉的重要载体。“3”代表“三个面向”,既要面向上级的平台,也要面向上级的医院,以及运营、质控、监管等条线系统。最终“X”要把医共体融入到各个场景当中,而且信息平台需要在这样的场景中才能真正的发挥作用。

让互联网围绕健康发挥作用

从国家的医疗、健康和卫生的发展阶段上来讲,过去谈的更多的是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今天已经过渡到了区域的信息化建设,未来应该考虑的是什么呢?要考虑区域的智慧化建设,而区域的智慧化更多的还是围绕居民、百姓来进行设计的。

新业态下智慧医院发展的两个通道,一个是供医院内部高水平发展,从功能流程到智慧一体,另一个是医院外部“互联网+健康”服务,从医疗协作到患者全程健康服务。过去医院注重更多的是医疗,许多医院互联网中心是围绕医疗在做,更多的关注点在改善医疗服务流程。未来,要以人为核心,让互联网的应用围绕健康来发挥作用,由外而内,尤其是基于全民健康理念下的医保控费模式,运营家庭医生+专科医生的康联体,为每个目标人群提供个性化健康促进计划。

未来,健康产业生态链将围绕居民从出生到死亡全生命周期,努力打造“健康城市”的健康产业生态链,实现产业链高度融合。基于健康产业生态链开展健康服务云供应,其运营内容包括不仅限于以下内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慢病管理服务、远程诊疗服务、健康随访服务、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健康房产、居民健康卡、互联网医院、健康咨询、健康评估、健康体检、智能穿戴设备监测、聚合支付、药品耗材物流、中医药产业、健康商城、健康商业保险等。这其中涉及到区块链和5G两项技术。

为什么区块链技术如此重要?因为很多医疗机构,尤其是在数据上不能互联互通共享,这不单单是在区县这一级的医疗单位,尤其在大城市、大医院等地域和机构之间,更加难以形成数据的互联共享。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引用,更重要的是解决了数据的确权和数据本身价值实现的问题。最终可以做到数据可用不可见,可见不可取,所以区块链是下一步进行数据互联共享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如果说互联网解决了人们近乎零成本的信息传递问题,那么区块链技术就解决的是近乎零成本的信任传递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直击2019CHIMA大会,聚焦新时期医院信息化关键问题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蓝图绘就
市场前景分析2023年医疗云服务行业
安徽打造紧密型医疗联合体 今年在30个县推进医共体建设
互联网+医疗健康
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评判标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