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时间没了,钱也没了,图啥呢?
前几日去某处观摩其大数据的“治理绩效”。其中一幅画面是:村庄某处发现一堆垃圾,发现者拍照上报,后台管理员即时发现并向相关人员下达指令,该人员赶到现场处理垃圾,完成后再现场拍照上传,发现问题者进行评价。整个流程如下:发现问题——即时上报——问题交办——问题处理——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
看,这就是“大数据技术在社会治理中的运用”,就是“技术的赋能”!不就是村口一堆垃圾、河道旁一个塑料瓶吗?至于绕这么大一圈、搞这么个阵仗吗?有拍照的时间,还不如自己随手捡起来。
有人可能会说,村庄和河道垃圾,都有专人负责。发现者没这个义务。那么,一个电话能不能解决?或者,接电话或者信息的人,能否自己拿个工具去打扫一下而不用大费周折交办某人?就算专人负责,也没必要处理完以后再汇报一下。在这个“完美”的闭环中,各位参与者都需要在“平台”上进行提交、回应和反馈,不需要时间吗?线下本来几分钟可以搞定的事情,搞到线上好几个人好几个来回折腾。而且,这个还是农村,没有考虑到农民对于智能手机的使用熟练程度吗?
在我看来,这种“创新”暴露出来的,是两个问题:1.大家时间充足。有一个类似的故事是这样讲的:水泥墙上有个洞,有三个人来补这个洞,一个人用手指着洞,一个人拖水泥盘,一个人补。这个分工确实很“很专业”。四十年前大家都这么累,那么辛苦,可是为什么还是饿肚子?还不就是大家都做无用功,努力但没有产出呗。现在要收拾一堆垃圾,都得动用至少三个人,不知道怎么算产出?还有成本?2.农村很有钱。这个案例中,首先大家都得有智能手机,其次还得有能够流畅传输照片的网络,其次还得有稳定的平台,最后还得有足够的数据存储空间。这些硬件加上软件,应用在村庄里的保洁上,未免用大炮打苍蝇了。当然,环境与生态保护,直接关系到民众的幸福感,比用大数据算命,还是要靠谱些。
凡事皆有成本,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是经济学最基本的一条规律;个人的事情自己负责,公众的事情大家说了算,这是政治学最基本的一条规律。
村口发现一堆垃圾。首先,这是一个经济学问题:界定“产权”:哪个人干的?谁倒的垃圾谁自己处理,不处理就报警,法律维护“公平”秩序。在有些地方,大概率是找不到人,因为没有那么多摄像头。于是,这个问题就变成了:村口发现了一堆“无主”垃圾。这就涉及到“外部性”。无法清晰界定产权的“外部性”问题,实质就是一个“公共性”问题。而解决公共性问题,就是政治学的核心关切。
村口发现一堆“无主”垃圾。解决方案不同,成本不同。
对个人来说,只有两种选择,一是自己回家拿来工具自己处理,这叫公共美德,公共精神,利他主义,个人全部承担了成本,不仅为自己,也为他人。这种选择,只能是人家自愿,不能苛求,不能要求别人为大家承担成本。
二是报告村委会,请村委会来处理。村委会自己派人清理,这叫“自治”,村集体承担了成本。村委会向乡镇或街道汇报,请环卫部门出来,这叫“政府”。在这里,政府不是指组织,是指解决问题的“科层化”或“组织化”。这里村委会不用承担成本,成本由纳税人分摊,包括村民。村委会还可以通过“服务外包”,请保洁服务公司来处理垃圾。这个叫“市场”,成本也由村里承担。

“自治”和“市场”的模式,看似都是由村集体承担了成本,对集体来说没有差异。但差别在于个体承担成本的方式。“自治”模式下,村集体也有两种方式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大家轮流做,这叫democracy,自我统治,大家平等,都得处理垃圾,列好值日表,无人例外。这种模式,不仅是村庄“自治”,也是个体“自治”。二是村里出钱,请一个专门的保洁人员。这个模式,对村庄来说,是自治,对村民来说,是“市场”。第一种democarcy自治下,大家自己做,第二种市场自治下,大家花钱请别人做。第一种模式,对村民而言,成本是时间;第二种模式,对村民而言,成本是金钱。

总体来说,就是公共事务的不同处理方案,成本是不同的。就看你怎么算。有人为了时间花费金钱,有人为了金钱而放弃别的。最傻的是,问题是解决了,但牺牲了时间,花费了金钱,白白折腾了一大圈。
今天仅从效率的角度来讨论这个“公共服务创新”的话题,至于梁任公说的“驭民之术发达”,下回再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四位一体”村民自治新模式探析
论乡村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问题
村环境整治村规民约及各项制度
村志编纂总目录的范本
党、国家与社会:三者维度的关系
王春光:中国乡村治理结构的未来发展方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