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闲话春秋】之一百零一:导我以仁义,防我以德惠

公元前658年,鲁僖公三十二年,蛇年(癸巳年)。这一年,强大的晋文公重耳败给了时间。在晋文公死之前,夏天郑文公捷也死了,他可是晋文公非常讨厌的人,当年晋文公和秦穆公围送时,就放出了“必欲一见郑君,辱之而去。”的狠话,但生前总归是没有见到。现在,两人都死了,可以在阴间相见,或把手言欢?或继续争斗?晋文公倒下了,但晋国的霸业没倒下,晋国之所以能够继续称霸诸侯,与晋文公善于用人有直接的关系,而用人的关键则在于知人善任和论功行赏。《史记·晋世家》记载晋文公论功行赏的标准分四个层次:“夫导我以仁义,防我以德惠,此受上赏;辅我以行,卒以成立,此受次赏;矢石之难,汗马之劳,此复受次赏;若以力事我而无补我缺者,此复受次赏。”意思是,那能用仁义来引导我前进,用德行贤惠来防范我过失的,这类人授于上等赏赐。用实际行动来辅佐我,最终取得成功的,这种人授于次一等的赏赐。敢冒流矢飞石的危险,立下汗马功劳的,这类人授于再次一等的赏赐。至于用苦力事奉我而不能补救我过失缺陷的,这类人授于更次一等的赏赐。晋文公既能知人优缺善任之,又能公正赏罚激励之。“晋人闻之,皆说。”霸业遂成。

        “三十二年,春,王正月。夏四月己丑,郑伯捷卒。卫人侵狄。秋,卫人及狄盟。冬十有二月己卯,晋侯重耳卒。”

        孔子老先生用39字记载今年4件事,其中最重要的事情是晋文公重耳死了,晋国霸业继续。

             (一)

            “三十二年,春,王正月。”

        鲁僖公三十二年,春季,周王朝历法的正月。《春秋》无大事记载,但仍然按“四时具备,方为一年”规则记载时令。。

        《春秋左氏传》记载“晋楚始通”。春季,楚国大夫鬭(dòu)章到晋国请求讲和,楚大夫鬬章就是公元前658年囚禁郑国聃(dān)伯的那位(详见【闲话春秋】之七十一)。晋国大夫阳处父回访楚国,实现了两国外长级互访。晋大夫阳处父,食邑在阳(今山西晋中市太谷县阳邑村),以阳为氏。这是晋国和楚国自春秋以来首次外长级交往,从此两国开始正式交往。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要通过和平友好协调解决彼此争端,这是今天的说法,著名的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实这些原则,早在春秋时期就被我们的老祖先们实践着。

            (二)

             “夏四月己丑,郑伯捷卒。”

        鲁僖公三十二年,夏季,四月。郑文公姬捷死了。

        郑文公,姬姓,郑氏,名捷(也写作踕、捷、接、椄),郑厉公之子,公元前672-公元前628年在位45年,这可是春秋时期在位时间较长的国君之一,据说在位时间最长的是杞桓公,长达70年。这时的郑国已经全然没有郑桓公、郑武公、郑昭公时的锐气、牛气和霸气了。郑文公在位期间,对儿子下手挺狠,三个夫人,六个儿子,被他设计杀了五个,剩下一个公子兰逃到晋国才活下来(详见【闲话春秋】之九十九。郑文公早年摇摆于齐、楚之间,中年在宋、楚之间首鼠两端,晚年则又在晋、楚间游离,说好听一点,这个人灵活在、识时务,带领郑国在夹缝中求生存;说不好听一点,这个人是墙头草、无操守,是“有奶便是娘”、内心没有道德底线的人。郑文公死后,他的唯一幸存下来的儿子公子兰继位,就是郑穆公。

        郑庄公时期,郑国是郑齐鲁联盟的首领,与宋为首领的宋陈卫集团争夺中原领袖地位,甚至不惜与周王翻脸,郑庄公去世后,郑昭公和郑厉公两兄弟为国君之位争夺了快三十年,两位私欲极盛的国君,折腾掉了郑国的繁荣富强,折腾掉了郑国的国际地位,折腾掉了他们自己追求的名利,郑国也逐渐沦落为二流国家。

        《春秋左氏传》讲了一个关于公子兰的故事。当初,郑文公有一个地位低下妾名叫燕姞(),梦见天使给她一支兰花,说:“我是伯鯈(tiáo,黄帝的后裔,南燕国的始祖。南燕国在今河南延津东北45里处,小地名“城上”),是你的祖先,把兰作为你的儿子。因为兰花的香味在全国数第一,佩带着它,别人就会像爱它一样地爱你。”不久以后,郑文公见到燕姞,给她一支兰花而让她侍寝。燕姞告诉文公说:“我的地位低贱,侥幸怀了孩子。如果别人不相信,敢请把兰花用来作为信物。”郑文公说:“好。”后来,燕姞生了穆公,就取名叫兰。

        郑文公奸淫了郑子的妃子陈妫guī,郑子为郑厉公的兄弟、郑文公的叔叔,初娶陈妃<陈妫>为妻,陈妃生得很美丽。不久这位郑子去世,陈妃成了寡妇,郑文公即位之后,立即将自己叔叔的妃子,也就是自己的婶子陈妃纳为妻子。),陈妫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华、一个叫臧。子臧得了罪而离开了郑国(去了宋国,事情发生于公元前644年)。郑文公将子华诱骗到南里并杀死了他(公元前644年),又派人把子臧杀死在陈、宋两国之间(公元前636年)。陈妫年老色哀之后,郑文公又在江国娶妻,生了公子士。公子士到楚国朝见,楚国人给他喝了毒酒,到叶地就死了。郑文公又在苏国娶妻,生了子瑕、子俞弥。俞弥早死。郑国大夫泄驾讨厌子瑕,郑文公也讨厌他,所以没有立为太子。郑文公赶走公子们,公子兰逃亡到晋国,跟随晋文公攻打郑国(公元前630年)。郑国大夫石癸(guǐ)说:“我听说姬、姞两姓适合于成为配偶,他们的子孙必定蕃衍。姞,就是吉人的意思,是后稷的嫡妻。现在公子兰是姞氏的外甥,上天或许要使他光大,必然会做国君,他的后代必然蕃盛。如果先接纳他为国君,就可以保持他的宠信。”于是石癸就和孔将鉏(zū)、侯宣多收纳了公子兰,在大宫里盟誓后,便立了公子兰为太子,以此与晋国讲和(详见【闲话春秋】之九十九

          (三)

          “卫人侵狄。秋,卫人及狄盟。”

        鲁僖公三十二年,夏季,卫国入侵狄人。秋季,卫国和狄人结盟。

        厉害了!卫成公!居然乘着狄人内部发生动乱,去侵袭狄人。卫国可是一直被狄人追着打的,一直是毫无还手之力的,今年居然可以反过来追着狄人打,而且还逼着狄人来请求求和。(“夏,狄有乱。卫人侵狄,狄请平焉。”)。

        秋季,卫国和狄结盟。没有说结盟的地方,西晋“大牛人”杜预的说法是“不地者,就狄庐帐盟”,就是在狄人的帐篷里结的盟,说不出具体地方。庐帐即是狄人所居之处。估计当时狄人的习俗还是逐水草而居,无城郭宫室,所以说“就庐帐盟”。

        任何事物都要经历产生、发展、强大、衰弱、灭亡,这是自然之道,狄人不例外,齐桓公、晋文公也不例外。

        《春秋左氏传》在这里记载了秦出殽(xiáo)阨(è)袭郑之事。三十年,秦使大夫杞子戍守郑(详见【闲话春秋】之九十九。杞子从郑国派人告诉秦国,说:“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北门的钥匙,如果偷偷地把兵开来,可以占领他们的国都。”秦穆公去问蹇(jiǎn)叔。蹇叔说:“使军队疲劳而去侵袭相距遥远的地方,我没有听说过。军队疲劳,力量衰竭,远地的国家有防备,恐怕不行吧!我们军队的行动,郑国一定会知道,费了力气不讨好,士兵一定有抵触情绪。而且行军走一千里,谁会不知道?”秦穆公不接受他的意见。召见孟明(百里孟明视)、西乞(西乞术)、白乙(白乙丙),让他们在东门外出兵。蹇叔哭着送他们说:“孟子(指孟明),我看到军队出去而看不到回来了!”秦穆公派人对他说:“你懂什么呀?如果你六七十岁死了,你坟上的树木已经合抱了。”有点怨蹇叔死得太晚的意思。蹇叔的儿子在军队里,蹇叔哭着送他,说:“晋国人必定在殽山抵御我军,殽山有两座山陵。它的南陵(西崤山),是夏后皋的坟墓;它的北陵(东崤山),是文王在那里避过风雨的地方。你必定死在两座山陵之间,我去那里收你的尸骨吧!”秦国军队就向东进发(“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xiáo山在今河南三门峡市的灵宝市境和陕县南部,向东延伸的余脉称为邙山。崤山是秦岭山脉东段的支脉,隔黄河与山西的中条山相望,共同构成一段岩石峡谷,有著名的三门峡。崤山中有南、北二崤道,亦称南陵、北陵,是陕西关中至河南中原的天然屏障。南陵有夏后皋之墓,北陵有周文王避风雨台遗址,北陵在南陵之北十里许。古代著名关隘(ài)函谷关就在崤山的山谷内,称为崤函之塞。《读史方舆纪要》中记载:“自新安以西,历渑池、硖石、陕州、灵宝、阌乡而至于潼关,凡四百八十里。其北皆河流,翼岸巍峰插天,约谷深委。终日走硖中,无方轨列骑处。”这是说的从东向西,秦国此时沿此路由西向东到郑国,走的就是这条崤函古道,从潼关到郑国的直线距离有七百余里,走山路大概约有千里,所以蹇叔说“且行千里,其谁不知?”秦师要路经晋国南部,当年晋武公假道灭虢占的就是这片土地。按礼秦国应向晋国借道,但由于是偷袭行动,没有告知晋国,当然也有防备晋国之意。

          (四)

          “冬十有二月己卯,晋侯重耳卒。”

       鲁僖公三十二年,冬季,十二月初九,晋文公重耳死了。

       晋文公,姬姓,名重耳。公元前636年-公元前628年在位仅仅9年。在赵衰(赵国先祖)、狐偃、贾佗、先轸、魏武子(魏国先祖)、介之推等人的辅佐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开创了晋国长达一个多世纪的中原霸权,为后来的三晋(赵国、魏国、韩国)位列战国七雄奠定了基础。特别是晋文公的继承人、儿子公子欢(晋襄公)即位之后,“萧规曹随”、“垂拱而治”,既保持了晋文公的内政外交政策的稳定,也保持了晋文公用人班底的稳定,使晋国继续保持了诸侯霸主的地位。因此,柏杨的《中国人史纲·第七章·纪元前第七世纪》在比较晋文公和齐桓公时说:姬重耳于公元前628年逝世,在位只九年,只有姜小白在位四十三年的五分之一。但姜小白(齐桓公)身死霸灭,姬重耳身死之后,霸权仍然继续。因为姜小白所仗恃的只有一个管仲,管仲和管仲的继承人都先姜小白而死。而姬重耳死后,当初跟随他流亡在外的一批“干部”,称为“六卿”的六大家族所组成的统治集团,却一直稳定的存在。所以晋国霸权不像齐国那样,一堕即碎。而是长期的,屡堕屡起,虽有衰退的时候,却能不断重振。

       晋文公重耳死后的第二天,十二月初十日,准备把棺材送在曲沃(今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西)停放。离开绛城(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棺材里有声音像牛叫。晋国大夫兼卜官卜偃请大夫跪拜,说:“国君发布军事命令:将有西边的军队(指秦军)偷偷地经过境我国国境,如果攻击他们,必定大胜。(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左丘明的《春秋左氏传》记载的这事,也太神了点吧!还是孔子老先生坚持的“子不语怪力乱神”可靠些!秦国大军东进,无论怎么样保密,经过晋国南部时,肯会被晋国侦察到。军情才是真正的命令,而不是从已死的晋文公发出命令。

读点春秋,知点礼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襄公有心无力帮不上忙,郑文公则根本看不上重耳!
晋国史话·第一辑 晋文霸业(十)烛之武退秦师
郑国历代君王简考
烛之武退秦师详解
姓氏历史学·郑国简史(之一)
燕姞梦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