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安万年】之八十九:前倨后恭,长安以东产生了个虚幻的“纵约长”苏秦

        “商鞅变法”之后,秦惠文王赢驷走马上任,秦人以长安为基地,象野草一样疯长,实力以惊人的速度增强,成为了“西方巨人”。这让东方的齐、楚、燕、韩、赵、魏等六个比较大的诸侯国,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和威胁。他们的应对措施是恐惧者的本能——抱团,善于思考的苏秦由此创造出了一门很有影响力的学问——纵横术,有点象今天的外交战略学科;同时也造就了两位著名的纵横家——苏秦和张仪,相当于今天的外交家,或者联合国秘书长这类的人物。

        苏秦,字季子,东周洛邑人,相当于今天的首都北京人。年幼时曾与张仪在颍川阳城,即今天河南登封,拜著名且神秘的人物鬼谷子先生为师,学习游说(shuì)术。成年后的苏秦有个梦想: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想要周游列国,但家贫无盘缠,便盯上了家产,请求母亲变卖家产,供自己去看世界。这种神经错乱的请求,当即遭到了家中女人母亲、嫂嫂、妻子的坚决反对。她们心想,哪怕你以后成龙飞天,当下凡人的生活还是要维持吧,家中妇儒的生命还要维系吧!这就是鬼谷子的门徒,不按常理出牌!

        苏秦的两个弟弟,还是看好哥哥的,劝他说:“哥哥如擅长游说之术,怎么不去游说周王?在本乡就能出名,何必背井离乡呢?”此话是一块“照妖镜”,照出了纵横家的真相。当时的周王朝已经沦落为比“战国七雄”还小的“国”,并且又分裂成东西二周,已经完全不足以支撑苏秦的野心,当然也不需要苏秦再来折腾。

        自从公元前771年周平王离开宗周长安,迁往成周洛阳之后,周王室衰微,大权逐渐旁落到诸侯和周王室的大夫手中。公元前440年,周王朝的天子之位传到了周考王手中,他不但没有兴盛周室,而且又干了一件“自废功力”的事,即将他能干且野心巨大的弟弟“揭”封在了王城。王城可是东周王朝最好的地方,现在把“白菜心儿”封给了弟弟,成立了西周国,弟弟成了西周桓公,周考王发现自己却没地方去了,只能寄居在西周国里,周天子真正成了一个空架子!更麻烦的事情还在后边。西周桓公建立西周国,传位给儿子到西周威公。威公死后,小儿子“根”和公子“朝”争着当西周国的“公”,相持不下,少子“根”在韩、赵两国的支持下,另辟地盘,即位于巩,即今天河南巩县西南,新成立了个东周国,“根”当上了东周惠公。这样一来,周天子不大的王畿便被分为更小的两个小国,即以王城为中心的西周国和以巩为中心的东周国,由西周公和东周公共分别管理。周天子依然依附于西周公。公元前256年,秦灭西周国;公元前249年,秦又灭亡东周国。至此,周王朝彻底灭亡。

        苏秦首先想的是连横,计划在东周国和秦国谋个公职,东周是当时的正统,而秦国当时最发达,最适合自己的战略思想,但未被录用,只能暂时回家。“公务员”没考上,在家地位很低,其妻不下织机给他做饭,家人还挖苦他说:“东周人的风俗,或治理家里的产业,或致力于工商,谋取十分之一二的盈利,你却丢掉根本而去耍舌头,难道不应该贫困吗?”其实,外交策略是以国家实力为基础的,所谓的“弱国无外交”,可是至理名言,家人的话也体现了这个道理。

        苏秦到家庭内外的冷遇,受了很大的刺激,决心化失败为动力,博览兵法、医学、法律等群书,希望迅速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每当秉烛夜读时,为了与瞌睡作斗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他的事迹与汉代那位用绳子绑住头发,将脑袋挂在房梁上的勤奋好学者孙敬一起,共同造就了“头悬梁,锥刺股”的典故。在学习中,苏秦逐渐形成了“六国结盟以对抗秦国”的合纵思想。与其说这是战略学说,道不如说是生活常识。任何弱者都会自动地联合起来对抗强者,这是生物的本能,只是弱者的认识水平和组织程度不同罢了。

        苏秦学成以后,信心百倍,再次离开家乡,到各国游说。他先到燕国,给燕文侯大谈与别国结盟的必要性:强秦之所以没有侵犯燕国,是因为南面有赵国作屏障。秦要攻燕,必须经过赵国且要跋涉千里;而赵要攻燕,则只需百里即抵燕都。赵之所以没有攻燕,是因为强秦在后面牵制,而燕却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与赵国结盟,共同抵抗秦国。他给燕文侯的建议是,先与赵国结好,然后再与其他国家结盟抗秦。苏秦指出的利害关系再加上出色的口才,打动了燕文侯的心,于是,燕文侯资助他车马金帛,让他作为燕国使者,去赵国游说。

        苏秦到赵国觐见赵肃侯说:“强秦早已虎视中原。凭诸侯各国的实力,难以单独抵抗秦国。若各国都争相讨好秦国,将来势必被秦国各个击破。若各国联合起来,则‘地五倍、兵十倍于秦’,秦攻一国而各国援助,这样,秦虽强,但不敢轻举妄动。各国也可相安无事。”苏秦请赵侯出面倡议各国合纵抗秦之事。赵肃侯当即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且拜苏秦为相国,派他去游说各国,以订立合纵盟约。苏秦又以赵国使者的身份去游说其余各国,并成功地得到了各国国君的赞同,凭三寸不烂之舌,促成了前所未有的六国同盟。苏秦回到赵国后,被封为武安君。不久,赵国组织齐、楚、燕、韩、魏五国国君在赵国的洹(huán)水,即今天的河南安阳,歃(shà)血为盟,合纵抗秦。苏秦被任命为“纵约长”,佩六国相印。 

       当苏秦佩着六国相印再回到家乡时,他的兄弟妻嫂都不敢正面印视他,而是谦卑的低头尽心服侍他。苏秦嘲笑他的嫂子说:“嫂嫂,为什么你前倨后恭呢?”他的嫂子跪在地上匍匐着掩面说:“那是因为你现在富贵有权势了呀!”这就是六国“纵约长”的水平,与一村妇旗鼓相当,那么,他所创立和领导的“抗秦统一战线”的作用便可想而知。

        苏秦在长安以东为自己“纵约长”的事业折腾的时期,恰是秦国的“首王”秦惠文王时期。强秦之王秦惠文王自信从容地两招应对措施,便让苏秦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抗秦统一战线”出现内乱,合纵联盟土崩瓦解。首先,派人去魏国,归还了从魏国夺来的几座城池,以土地换友好,将近邻稳住;其次,派人去燕国,将女儿嫁给了燕国太子,让赵国怀疑背后的燕国,疑心生暗鬼。如此一来,魏、燕两国同秦国和好了,赵肃侯得知情况后,责令苏秦去平息这场危及同盟的“内乱”。

        苏秦刚刚当上“纵约长”,就要为行将瓦解的合纵同盟劳碌奔波。他首站又来到燕国,此时燕文侯刚刚去世,齐国乘燕国办丧事之机,攻战了同盟国燕国的十几座城池,一伐丧,二伐友,由此可见,私欲之下的同盟形同虚设。刚继位的燕易王便以结盟为条件,命令苏秦以“纵约长”的身份出使齐国,让齐国归还城池。苏秦在晋见齐威王时,先行祝贺之礼,接着行哀悼之礼。齐威王不解地问他,苏秦回答说:“人饿得再厉害,也不会去吃有毒的乌头籽。燕和秦是联姻之国,齐国占领燕国的城池就等于是和强秦结下了仇怨。这如同饥饿之人去吃乌头籽一样。齐国将要大难临头。”齐威王闻言大惊,忙问苏秦解危之法。于是,苏秦建立齐威王归还夺来的燕国城池,加强与燕国的友好同盟关系,齐威王只好照办了。由此可见,苏秦的合纵联盟,打的还是强秦这张王牌,用的是恫吓的手段,针对的是弱国的恐惧心理。

        苏秦的齐国之行不辱 使命,受到了燕易王的封赏,但一些嫉妒他的人却在燕王面前说他许多坏话。苏秦畏惧被诛,就逃到了齐国,齐威王任用他为客卿。苏秦从六国的“纵约长”这个中国古代最大的官一下子混到齐国的客卿,可以看出此时合纵盟约基本上已经瓦解。苏秦来到齐国不久,一些妒忌他的大臣雇刺客杀害了他,“公务员之路”就此终结。临终前,苏秦向齐王建议,在他死后,以大罪车裂于市,并悬赏行刺之人,这样做一定能够抓到刺客。齐王依计而行,果然不久刺客就伏法被诛。一代纵横家苏秦就这样结束了他的传奇一生。

        客观地讲,没有实力的支撑,苏秦的“纵约长”之名和针对秦国搞的“合纵联盟”是虚幻的,稍纵即逝。苏秦其人修养之浅陋、行事之粗卑,不值得后世效法,但总有人在为其巧舌如簧和投机取巧大唱赞歌,甚至上升到国际外交鼻祖的层面,以至后世出现了无数的徒子徒孙,照样学样地混口饭吃。反倒是身在长安,以强秦为后盾的张仪的连横外交,更务实可行,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要读《战国策》
简述历史——春秋战国之燕国
原来“二百五”居然还是因苏秦之死爆出的千年粗口!
大秦帝国之我看苏秦!
【原创】上元关帝庙传说(23)苏秦游说燕国
苏秦和张仪谁更厉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