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安万年】之一百六拾三:狡兔死,走狗烹,号称“国士无双”的韩信,折腾一生就为了死得有点响声?

韩信的直接领导刘邦对他评价是:“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评论称:韩信是孙武、白起之后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军事家。对韩信用兵,正面评价为“灵活”,反面评价为“诡诈”。

人类好矛盾,一方面,想要战胜别人、满足私欲,所以努力追求不择手段的胜利;另一方面,希望得到关爱、善行天下,所以不断寻求高尚道德的建立。讲真,到底想怎样?到底想要啥?

韩信与萧河、张良合称为“汉初三杰”。这三杰之中,张良第一,萧何第二,韩信第三,而且每两人之间,都是好几个数量级的差距。这种巨大差距,也注定了“三杰”不同的人生命运。

韩信是苦出身,幼时常寄食乡邻,实际上就是乞儿。同县南昌亭长见其不俗,常带他回家吃饭,但他老婆眼浊,不识韩信过人之处,自然生厌,于是以错时而食的方式,断了韩信继续“吃白食”的念想。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如此自私,比如,河边漂纱的老婆婆就比南昌亭长的老婆更有爱心。她见韩信饿得面黄肌瘦,便常带饭给他吃,韩信深受感动,发誓今后要好好报答这位老人家。

最能体现韩信所谓的少年大志或少年老成的,莫过于“胯下之辱”了。韩信面对一群少年在街市上要求自己从胯下爬过去的羞辱,没有怒发冲冠、意气用事,而是忍辱负重,任人讥笑自己胆小如鼠,是个懦夫。

乱世出英雄。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给韩信的人生提供了平台。韩信时来转转先后跟随项梁、项羽叔侄俩“闹革命”,后来又远赴汉中投奔汉王刘帮,在萧何的举荐下,被任命为大将军。

汉王元年,即公元前206年,刘邦采用韩信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打败秦将章邯,由汉中越秦岭进入关中,很快平定关中,最终得到东进的基地。韩信因初出汉中第一功而被封为左丞相。

从此之后,韩信开始了其神奇的军事生涯,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临晋设疑、夏阳偷渡、木罂渡军、背水为营、拔帜易帜、传檄而定、沈沙决水、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等。

韩信用兵之“灵活”(真如神)或“诡诈”(无底线),可以通过东进灭赵的“井陉之战”看出端倪,这也是背水为营、拔帜易帜等著名战法的出处所在。

汉王三年,即公元前204年,韩信、张耳东攻赵国。赵王歇与主将陈余屯集重兵20万,于井陉口,即今天河北井陉,据险与韩信号称3万人的汉军决战。韩信在距离井陉口30公里处扎营。

夜半时分,韩信派一支由两千骑兵组成的精锐部队,每人手持一面汉军的赤色旗,埋伏在两边山道的草丛中,任务只有一个:待赵军倾巢而出,即扑向赵军壁垒,将赵军旗帜全部换成汉军赤色旗。

韩信随后又派出万人,故意以“兵家大忌”的逆向思维,面向赵军阵地,背靠绵蔓水,排开阵势。这让赵军主将成安君陈余在取笑韩信用兵之法时,也放松了对汉军的警惕。

天明后,韩信率军杀出井陉口,扑向赵军营垒。陈余也率领赵军倾巢而出。陈余认为以20万兵力对3万兵力,完全可以按兵法“十倍于敌便围而歼之”。

双方激战良久,韩信佯装败退,赵军紧追不舍。汉军前有强敌,后有河水,人人知自己处境之凶险,便拼命与赵军斯杀。赵军人数虽多,却没有机会歼灭汉军。

激战正酣,突然汉军齐声高呼:“看啊,我军已经攻占了赵军壁垒!”赵军闻声望去,果然自己身后的营垒全是汉军红旗,以为营垒已经被汉军占领,顿时军心大乱,四散逃命。

汉军见此,士气大振,奋勇冲杀,斩杀成安君陈余,活捉赵王歇,大败赵军。韩信这一“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死地而后存”的背水阵法,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之一。

汉王四年,即公元前203年,十月,韩信指挥大军东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齐国,刘邦派张良封韩信为齐王,而蒯(kuǎi)通劝韩信拥齐辖燕、赵、魏之地,与楚、汉三分天下,果能如此,“三国时代”便提前到来。

关键时刻,韩信选择了服从和信任刘邦,认为背叛刘邦没有好下场,而事实上,不背叛刘邦更没有好下场,楚汉战争结束,刘邦改封韩信为楚王,都下邳,那里韩信的势力和影响力要小一些。

韩信回到故乡为王,首先找到了曾给自己饭食的漂母,赏赐千金。又找到老婆不让帮助韩信的南昌亭长,赏100铜钱,说:“亭长大人为德不能善始善终,也是小人行径。”

最后,韩信找到给自己“胯下之辱”的少年,以德报怨,任命他为掌管巡城捕盗的中尉。韩信就此给手下文官武将的解释是:“此人也算是一个壮士,昔日我受辱时,恨不得一剑杀了他,但考虑到那时因此事死了,只能是无声无息,所以,忍受了这口恶气,才成就了今天的功业。”

如韩信之言,当时受胯下之辱时,不为尊严而死,忍辱偷生,是为了不死得“无声无息”,那么,韩信的人生境界真的不敢恭维。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所谓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一定是为了天下公益,为了黎庶百姓,这样的人生才有点意义。

事实上,韩信即使后来做了楚王,依然逃不脱云梦被擒,受诛钟室,三族被灭的命运,最终还是死得无声无息!天地悠悠,韩信和那些被他用各种阴谋诡计残杀的人一样,了无痕迹!

天下统一后,汉高祖刘邦开始削夺异姓诸侯王。有人告发楚王韩信在巡行封地时出入陈设兵仗,又收留项羽亡将钟离味,意在谋反。这种清除异己的借口,千百年来屡试不爽!于是,汉王六年,即公元前201年,刘邦开始对韩信下手了。

汉高祖刘邦采用陈平的计策,以游览云梦地区为名到楚国,准备收捕韩信。韩信为了表明心迹,逼迫钟离昧自杀,想借其首级表达忠心,结果还是被刘邦下令捆缚起来,载于后车。一个在战场上使了一辈子诡计的阴谋家,在政治上却幼稚得如此可爱,人真是奇怪的动物!

直到被捆缚,韩信才喟然叹息说:“果然如人们所言,‘狡兔死,良狗烹’。”车驾到达洛阳后,韩信被降为淮阴侯。他心怀愤怒,从此称病不朝。这种愚蠢的闹情绪,更加速了他的死亡。

汉高祖十一年,即公元前196年,刘邦亲自领兵讨伐反叛的陈豨(xī),韩信的家奴向吕后告发韩信准备与陈豨里应外合,起兵造反。吕后与萧何设计,由当年“月下追韩信”的那个萧何,将韩信骗进长乐宫,在事先布置好罗网的钟室内,一代名将、汉室功臣韩信被斩杀。

人在这天地之间,就是匆匆一过客,别把自己太当回事儿,也别给自己贴上“高大上”的意义。狡兔死,走狗烹,是大道,是必然,号称“国士无双”的韩信,也没有智慧逃脱这个命运!能够把握命运者,有汉一代,唯有张良!

看看韩信,折腾一生就为了死得有点响声?!但结果呢?不仅自己,还有其三族,都死得悄无声息!而他生前以“诡计”杀死那么多鲜活的生命,到底换来了社会的什么进步呢?他人生的意义又何在呢?

................................................

................................................

自然于道,自觉于法,自在于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几个成语典故 源自一个传奇人物
背水一战的故事
历史人物故事:与韩信有关的34个成语
人自为战
背水一战说的是哪位古代的军事家?
韩信发明的战术只有4个字,打败了20多万敌军,两千年来无人敢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