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入选阿里影业A计划,“诗人”跨界导演的《在码头》会是文艺片的“异类”吗?
文|徐苑蕾
从武汉向东南方向开车大概2个小时,就可以来到黄石。
 
长江自北向东淌过,这座城市河港纵横,湖泊、水库星罗棋布,码头泊位有近200个。同时,黄石以丰富的矿产资源著名,是华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从南京、镇江、武汉一路勘景过来,电影《在码头》的拍摄地,最后定在了黄石。
 

媒体探班当天,按计划距离电影杀青还有2天,剧组在一座被掏空了半个山头的矿山上补拍镜头。烈日当空,导演韩东必须把脑袋钻进红色的遮光布里,才能看清监控器。
 

《在码头》是韩东的第一部导演电影,改编自他1998年创作的同名中篇小说,贾樟柯任监制。出品方名单中,还有阿里影业、“科长”的西河星汇,以及韩东和翟永明、杨黎等诗人共同创立的“十诗人电影公司”。
 
实际上,贾樟柯曾经计划自己执导《在码头》,但最终搁置。他曾说,“现在原作者亲自执导,这是很好的结局。韩东是这部片子最合适的导演,也会是一位好导演。”
 
而从诗人、作家跨界成为导演的韩东形容自己“如履薄冰但势在必得”。他认为,《在码头》是一部“异质”电影,“不好归类”,他告诉探班的记者,“你看了就知道了”。

(左一为韩东)

1
非现实主义文艺片

制片人李明阳是这样形容《在码头》的:“整体显现的是非现实化身的诗人,在现实世界里,遭遇的非现实的境地。”听起来相当绕口,也有点难以理解。
 
阿里影业副总裁杨磊则透露,影片情节发生在24个小时之内,是一部黑色幽默的、非现实主义文艺片。“演员需要三天理一次头发,刮一次胡子,同样的衣服准备好几套,为了不穿帮,必须保持形象始终一致。”
 
如果再“简单粗暴”一点理解,没错,《在码头》是一部文艺片。
 

电影改编自韩东1998年创作的同名中篇小说。这部小说约3万字左右,讲述了几个年轻诗人偶然卷入了一场与地痞、保安的莫名纠纷之中的故事。
 
在片场,李明阳透露电影从去年10月份开始筹备,兼任编剧的韩东花了大半年打磨剧本,“导演出了7、8稿”,直到今年8月才正式开机,整个拍摄计划为40天。“前期制作加上宣发,《在码头》的成本大概需要1500 万。”
 
韩东在8月份的开机发布会上曾经表示,“码头”是个充满了离开与归来这些意味深长时刻的现实场所,也是连接“眼前”与“远方”这两个生存状态的意象交接点,既有距离的拉伸,也有想象的张力,仿佛提供了天然的创作原点。
 
“小说人物比较平面,比较符号化,人物心理微妙的变化不易呈现。改编成剧本就不一样了,剧本里每一个角色都有各自的性格特点,人物性格得到充分地扩展。”
 
“我这个年纪拍电影,我想做得简单,它也可能不太简单。《在码头》是部‘异质’的电影,它和我看过的电影,和我设想的,也不一样。”韩东笑称,《在码头》不一样的地方“不好归类”,“很诚实按我的理解力来做,想寻找知音,我对这部电影相当自信。”

2
跨界诗人

韩东出生在1961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哲学系,是“第三代诗歌运动”的代表性诗人。在跨界成为一名“新晋导演”之前,他已经和电影多次结缘:在《天注定》中客串饰演富商嫖客,同时也是贾樟柯《在清朝》的特约编剧。
 
贾樟柯自诩是韩东的“书迷”。他曾经介绍说,韩东在《天注定》里和李梦演了一场夜总会的戏,“他能让演员非常放松”。同时,“科长”表示韩东还有一种幽默的气质,“大家可能以为诗人都是激情澎湃的,但他是幽默的。他是《在清朝》的联合编剧,杜琪峰看过剧本之后说,这完全是一部喜剧。”
 
制片人李明阳也告诉“娱乐独家兽”(微信号:wenhuajie007),韩东在片场很少“发火”,“会照顾到各个岗位的感受”。
 
在韩东看来,写作是一个人的事,而电影需要集体协作,“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创作”。他认为“导演”是个责任人,需要调动起剧组的积极性,聚集各个岗位的才能智慧。“我和制片人也说了,《在码头》不会署名‘韩东作品’。”
 
在电影开拍前,考虑到将要面对经验比自己更为丰富的剧组,韩东默默地和自己定下两个约定。一个是“不能犯强迫症”,“我对写作很苛求,有时候挺病态的,一个字不对我可以想好几天。但拍电影首先我们得完成任务,把计划内的事做好,在这个前提下,做到尽善尽美。”
 

另一个约定是“不骂现场合作的人”。韩东表示,“我脾气不太好,但又是比较会照顾别人的人。我觉得导演需要比较自我,但如果要照顾别人的难处,顾及各个部门的情况,就需要作出一些妥协。”
 
《在码头》有大量的夜戏,韩东坦言作为剧组中年纪最大的人,生物钟颠倒确实有点吃不消。但他觉得自己“50多岁开始拍电影,还有时间”。他的开始与市场的热闹无关,只是想换一种生活方式。
 
“做导演过瘾不是我想要的,我要做好的是这个工作,我的设想会再拍10到20年,拍到75岁不能再拍为止。”韩东说,“电影从无到有的过程,非常让我着迷。”

3
海外发行“回本”

《在码头》是阿里影业“A计划”出品的首部电影,也是贾樟柯创立的“添翼计划”扶持的重点项目。
 
阿里影业副总裁杨磊表示,“阿里A计划想帮助青年导演走出第一步”。他形容“A计划”是新导演的孵化器,而新导演不一定是年轻导演,也包括转型刚做导演的人,“人是阿里影业最看重的,拍一部好电影,要先找对故事,找到对的人。”
 
杨磊和韩东、贾樟柯聊了半个小时后就拍板,决定投资《在码头》。他表示,电影市场会越来越多元化,《路边野餐》644万的票房成绩,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文艺片的受众正在扩大。
 
“我们能够给导演最大的支持,就是创作的自由。我觉得像韩导他们完全不缺市场资源,但我们想让导演创作一部他自己满意的作品”,杨磊解释。
 
对于《在码头》的成本回收,制片人李明阳表示,“一方面是国际电影节上的推广,另一方面是海外发行和版权。《在码头》会从国外电影节开始,之后再回国内上映。”他透露,作为监制的贾樟柯,会在这些大方向上进行把控。

这样的“海外游”,在国内文艺片院线和观影环境尚不成熟的环境下,似乎已经成为了众多国产文艺片的“回本”标配。

杨磊也透露,只要做好预算控制,像《在码头》这样的电影也同样能获得不错的市场回报。“它的成本决定了不可能在商业宣发上投入太多。从成熟的产业链来看,一部电影上映,回报不仅仅是票房收入,还有拍摄期间的广告,未来的IP运营等。”

(本文为娱乐独角兽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对话李明阳:如果这部电影能唤起人们对诗歌的惦念
阿里,完美世界,猫眼纷纷抢占滩头:文艺片即将成为下一波风潮?
电影《摆渡人》评价一
阿里华谊等多位电影大佬聚首:资本将改变电影
诺兰来中国直奔阿里巴巴,不是说好了是来见吴京的吗?
互联网电影公司为何选择国际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