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排片3.6%却撬动7360万票房,港式爱情片如何打破“港片已死”的魔咒?|专访


暑期档正在进行的如火如荼,在好莱坞大片《变形金刚5》以及《悟空传》《大护法》两部华语新片的强势围剿下,《逆时营救》《血战湘江》《京城81号II》三部国产电影略显疲软。在此情形之下,一部排片低至0.1%的港式爱情片《原谅他77次》却凭借着超强口碑“逆行”飞翔,成为近期的又一部现象级港片。

似乎港片天生自带“顽石”精神,《原谅他77次》在上映期间,首日排片仅为3.2%,排片率最高时也只达到7.8%,但其却凭借着高口碑收获7360万票房成绩,成为近期最为卖座的华语爱情片之一。

这对于一部小成本的港式爱情片来说,这样的票房成绩不仅意味着制作方能够轻松回本,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在近几年“港片已死”的悖论下进一步向观众证明港片不仅气候尚存且有望迎来二次开花。

至此,娱乐独角兽单线电话联系了该片导演邱礼涛,正在忙着为新片《常在他左右》做前期准备的邱礼涛导演在百忙之中抽空与我们一起聊了聊这部小成本爱情片以及港片在内陆市场中存在的些许问题和未来发展前景。

撞档好莱坞大片《变5》,

港式爱情片的华丽逆袭

“原谅他77次,这个典故出自圣经。在圣经中原谅一个人77次就代表着完全原谅。”导演邱礼涛如是说。

想必看过电影的观众,一定和娱小兽一样好奇关于影片中恋人之间的“底线”设定。在电影中,阿sa饰演Eva 一次又一次的原谅着自己的男友Adam,直到在笔记本中记满了77次之后,Eva终于决定离开男友。影片上映之后,很多观众反馈:情景太过真实,就像发生在自己身边一般,十分打动人心。

很难想象这部电影是出自一部擅长拍恐怖题材的导演之手。在邱礼涛导演过往的执导经历中,既拍过《叶问:终极一战》这样的传记片,也有《重生3D》《凶手还未睡》等重口味题材,而他的《雏妓》、《性工作者十日谈》等这类现实题材电影也常常戳中观众痛点,引发情感共鸣。对于首次执导爱情题材,邱礼涛导演表示:其实《拆弹专家》中也有一小部分爱情元素,但是不多。并表明自己很早之前就想拍一部爱情片,这次算是如愿以偿了。

电影《原谅他77次》在上映期间可谓九死一生,一波三折。尽管目前已取得的7360万票房已算不错成绩,但有豆瓣7.0分和观众自来水效应的好口碑,《原谅它77次》本该可以走的更远。在影片上映初期,《原谅他77次》与好莱坞大片《变形金刚 5:最后的骑士》同日上映。上映首日,《变5》便迅速抢占市场大盘,近70%的排片率成功碾压同档期一众华语电影。

大环境使然,《原谅他77次》在上映之初并不被市场看好。首日排片仅为3.2%,但其却凭借着观众口碑和自来水效应迅速“蹿红”,成功逆袭。上映五天票房即突破2500万,排片量从一开始的3.2%一路逆袭到7.8%,逆势递增,夹缝反击,甚至上座率反超《变形金刚5》,成为同档期华语片票房冠军,也成最近二刷三刷的不二之选。

可以说《原谅他77次》票房成绩的华丽逆袭实属不易,在上映期间既没有票房红利期助力,也不存在票补和偷票房的行为。能够在上座率上碾压好莱坞大片《变形金刚5》已足以说明影片质量过硬的本质问题。

受众区域明显化,

港片不占据“地利”因素

基于《原谅他77次》票房、上座率的华丽逆袭,近期关于“港片或将迎来第二春”的相关言论不绝于耳。在《湄公河行动》《西游伏妖篇》《拆弹专家》等合拍片在大陆取得高票房成绩之后,香港电影人北上也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在诸多香港电影人跟随大流,渐渐打入内陆市场发展时,邱礼涛导演反倒显得有些“特立独行”。《原谅他77次》从演员阵容到制作团队都是“守旧”的港式作风 ,典型的香港成长起来的女星阿Sa和在香港深圳等南方地区大受欢迎的男歌手周柏豪都与剧情氛围、故事背景完整契合。

正因如此,该电影在香港当地上映期间不仅收获不错口碑,票房成绩也取得了意外效果。但在内陆上映时,《原谅他77次》却面临着大部分“港片”存在的地域之差问题。从相关数据显示来看,该电影在目标人群画像上多定位于南方城市,如广东、深圳,在北方城市中,除去北京、天津等发达城市排片率能够达到3%-7%左右,其他北方城市排片率则少之又少。

而造成这种“偏科”现象,邱礼涛导演用“跨文化”来对其进行解释。由于《原谅他77次》是一部纯港片,在演员阵容上也未能像其它合拍片般邀请一些有知名度的演员,甚至男主周柏豪在北方观众眼中基本算是“新人”,而新人需要时间发酵、需要接受观众检阅,从而导致在“检阅”的过程中部分观众流失。

这种情况的出现,邱礼涛导演也为其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这种情况就好比知名喜剧演员赵本山之地位,在北方观众心中,赵本山与其赵家班是内陆第一喜剧人,而在南方人眼中赵本山也只局限在认识阶段。

电影是一门视听艺术,当存在明显的南北文化差异时,其票房自然而然大打折扣。再加上,由于市场反应机制的不完善,无法及时更新信息并作出相应的策略调整,导致港片在进入内陆市场时容易流失部分观众。而这种不占据“地利”优势的因素,也让大部分港片错失成为爆款的机会。现在口碑蔓延,有很多北方观众想看看不到,也希望院线给到更多排片空间。

“港片不港”言论尚存,

《原谅他77次》有望带动港片回暖?

近两年来,关于港片“风声”尚多。在刚刚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各大媒体、各大评论网站又一次对香港电影进行回望。有人说,港片在经历了“皆尽癫狂、皆近过火”的黄金年代之后,留给观众的只剩下了一个华丽的背影。早前那些原汁原味的“港片”早已随着内陆文化的融入与市场反应,变成了一种叫作“港片不港”的混合物。

再加上,内陆电影市场在经历了2015年票房高速增长后回归理想化。越来越多的香港电影人开始逐渐北上。比如陈可辛在北京成立电影公司;陈嘉上加盟光线传媒;徐克、陈道森、王晶、杜琪峰等人,更是常年在内陆拍电影。香港演员在内陆娱乐圈也非常活跃,电影、综艺、真人秀,甚至在不少网络大电影中,都能看到香港演员的身影。

至此,香港电影开始给人一种“不行了”的错觉感。但仔细观察这两年的电影市场,每年都会有数十部香港电影在内陆上映。有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首轮上映的电影有157部,其中港片占据26部,收入票房共9.76亿。而年初上映的《西游伏妖篇》和五一档华语票房冠军《拆弹专家》在诸多国产电影中,表现极为突出。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港片并非实际意义上的港片,而是内陆与香港合拍之下的产物。通常表现为香港制作团队倾力制作,内陆影视公司只负责加盟投资。甚至类似某个公司出钱出力特邀香港导演前来内陆拍摄的情况也不在少数。由此可见,香港导演已经成为内陆公司竞相追逐的香饽饽,而绝大部份合拍片也都带着明显的“港片”味道。

对于这种合拍片越来越多的现象,导演邱礼涛表示能够理解,港片不是“死了”,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香港电影市场并不大,香港电影人北上也是一种大势所趋。单从这次院线对《原谅他77次》的排片数量来看,内陆院线对港片仍然存在“歧视”,但《原谅他77次》能够从好莱坞大片中虎口脱生,可见香港电影仍存在着其独特魅力。这种魅力是那些好莱坞、好莱虎无论如何也掩盖不住的。

(本文为娱乐独角兽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票房惨败,《扫毒3》不太行,香港电影没未来
邱礼涛:当“愤世者”变成了“救市者”
港片年年有,为何今年特别多?
刘德华都老了,港片的老本还没吃完
没有差评的《使徒行者2》,又是要爆的节奏吗?
内地电影动不动就票房二三十亿,港片上十亿都少之又少,为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