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A站欧美影视“绝迹”的背后,影视娱乐资本“出海”并购潮将收紧?

7月中旬,不少A站、B站用户发现,大量海外电影、影视剧,甚至脱口秀遭到陆续下架。一时间各种猜测不绝于耳,大多猜测都集中在对版权问题,以及网络视听节目相关政策的讨论。

没过多久,B站、A站先后与7月13日、19日发布声明进行官方解释。按照两家说法,海外及部分国内影视剧下架的原因是对国家相关政策的落实。

但事实真的只有这么简单吗?尤其是欧美影视作品在A站的“绝迹”,可有深意?据专业人士分析;“欧美影视下架,影视行业海外并购项目被叫停,背后都源于国家对资本输出的严查。”

欧美影视惨遭下架,A站声明惹“争议”

7月初以来,陆续有A站、B站用户发现,大量海外电影、影视剧无法观看。

7月13日,B站发布官方声明称,为了维护网站内容的规范性,对网站内的影视剧内容进行了审查,在审查期间,部分影视剧可能出现无法访问的情况。审查结束后,不符合规范的影视剧将被下架处理,符合规范的影视剧将逐步恢复上线。但 B 站方面并没有解释声明中的“规范”具体指什么。

7月19日,A站官方微博也突发声明,解释了站内欧美影视全部下架的原因: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视频节目的相关要求进行整改。但该声明在发出不久后便被删除。

7月20日,A站再发声明。不过与之前声明相比,不仅篇幅缩减一半,涉及欧美影视的内容不再提及,而是将用词改为“境内与境外”。 这一变动仿若“欲盖弥彰”。

早在今年4月份,A站便对影视方面的相关视频资源进行过较大整理,当时,几乎全部美剧都被下架,美剧专区也被撤销,各字幕组翻译的大量美剧也不再更新。

据国家广电总局此前印发的《广播影视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意见》显示,要加强对视听节目服务网站播放正版节目的监督工作,严厉打击互联网侵权盗版,重点打击影视剧作品侵权盗版行为。

那么,为何要针对“欧美影视”,仅仅是因为版权以及视听许可证的问题吗?

其实不然,除了对互联网视听节目中的海外影视部分进行整顿,影视、娱乐业等领域的涉外资金输出也受到了盘查。

影视公司纷纷“出海”,资本越发不可控

近年来,企业并购热潮滚滚,特别是在影视产业领域。随着国内电影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影视公司为了迅速提升自身的竞争力,选择走“捷径”,加入并购队伍之中。

但因国内可选择性小、投资回报率低且难以保值等原因,诸多影视公司、企业将投资目光投向海外,纷纷选择“出海”。 同时,一些跨境的影视资产并购也越发让人“一头雾水”。

2012年,万达集团斥资31亿美元巨资收购美国AMC影院公司,并称其为美国和世界最大的单一院线。值得注意的是,在万达收购之际,AMC负债高达近20亿美元。

AMC在2007财年以前便已连续亏损9年,累计亏损额达5亿美元以上,万达集团总共为此次交易支付31亿美元,包括并购总交易金额26亿美元,以及并购后投入不超过5亿美元运营资金。

AMC对于万达而言,只是“出海”的一小步。此后,万达集团海外并购动作频繁,连续攻陷了澳大利亚电影院线Hoyts、美国传奇影业等多个“战地”。

与万达的“一掷千金”不同,华谊选择了“拼盘式投资”。2015年3月,华谊兄弟与韩国Showbox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三年内合作6部影片;4月,华谊兄弟与美国STX签署合作协议,预计在2017年底前完成18部合作影片。

2016年,华谊兄弟继续发力,旗下华谊美国出资2.5亿美元,与罗素兄弟公司在美国共同投资成立合资公司,并持有60%的股权。

不仅是万达、华谊、阿里等中国影视巨头,国内各大电影公司都纷纷选择“出海”。据娱乐独角兽不完全统计,影视娱乐产业近年来海外并购项目如下:

 (注:未标注的属未披露部分)

从中不难发现,投向韩国等国家的大多为综合类娱乐公司,而投向欧美国家的绝大部分为影视公司。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影视产业对外收购总额度达到了63.9亿美元,相较2015年同期的4.13亿美元而言,增长了近13倍。同时,据国资委研究中心、商务部研究院《中国企业海外可持续发展报告2015》显示,在中国目前“走出去”的企业中,仅有13%盈利可观。

饶是如此,仍有诸多企业迈出海外并购的脚步,加之境外资本的不易盘查,使得资本越发不可控,这一现象不免引起国内相关部门的警惕。

国家严查对外输出,资本“出海”越发收紧

今年1月出台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外汇管理改革完善真实合规性审核的通知》明确指出,境内机构利润汇出前应先依法弥补以前年度亏损,防止资金外流。同时,要加强境外直接投资真实性、合规性审核。

无巧不成书,在新政策出台不久的2月份,便有消息指出,万达集团以10亿美元收购美国电视节目制作公司Dick Clark Productions Inc的计划告吹,且主要原因是收购资金出境和监管审批方面的问题。

中资频繁“走出国门”,尤其以地产、影视、娱乐产业为代表的领域,都凸显了强大的“购买力”。与此同时,国家相关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对应措施,据娱乐独角兽不完全统计,16年下半年至今的政策通知如下:

在一系列的政策排查下,海外并购市场逐渐“冷静”下来。据汤森路透社数据显示,2017年一季度中国已宣布的海外并购交易总额为238亿美元,仅为去年同期951亿元的1/4,创2014年以来新低。

7月18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发改委政研室主任、新闻发言人严鹏程表示,有关部门将继续关注房地产、影城、娱乐业、体育、酒店等领域出现的一些非理性对外投资倾向,以及大额非主业投资、有限合伙企业对外投资等对外投资中存在的风险隐患,防范对外投资风险,建议有关企业审慎决策。

从万达海外并购计划告吹,到A、B站整改,欧美影视剧下架,再到监管机构加强对影城、娱乐业等领域海外并购企业授信业务的专项排查,影视娱乐行业海外投资项目被叫停的声音不绝于耳。

随着国产片和进口片之争的愈演愈烈,国内多数影视公司为了在进口片市场当中占据更多的份额,纷纷采取了项目投资、单项目投资、项目基金、公司股权合作等方式进军欧美市场。

但是,由于中美两国在影视电影产业当中制作服务体系的差异,简单的股权投资、海外并购实质上并没有提升中国电影产业的质量和水平,反而成为获取利益的捷径。加之境外资本不易盘查,资本市场变得愈发不可控制,国家对此进行管控,算是一定意义上的“正当防御”。

艺恩副总裁侯涛在接受娱乐独角兽的采访时也表示:“国家在对外投资,特别是在影视投资当中,新的政策导向将推动更多的中国电影企业、电影公司关注于国产片、合拍片质量的提升,真正把中国的电影市场做强做大。”

在国家排查力度加大,资本“出海”收紧的现下,如何不通过投资海外这一“捷径”来获取收益,而是回归初心,放眼中国电影市场的未来,是每个从业者都无法回避的现实。

(本文为娱乐独角兽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展银投资印小伟:“独角兽”并购潮已来
战疫之下,影视行业跳崖:11家上市企业亏了160亿、利润不足2成、日亏50万
中国影视公司TOP100权力榜出炉!娱乐圈最有权有势的都在这了!
浅析电影制片企业的并购整合
万达影业放弃独立上市暗藏王健林“野心”
2014年度关键词终极盘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