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因《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声名大噪,他的茶比人还红


在《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中,方守龙出现了接近四分钟,在六集的纪录片里独立成篇,以方守龙远赴400公里外的山村搜集羊粪为茶园积肥起始,以“好人做好茶”的评价终结。这句话也成为方守龙茶叶的最佳广告。

众茶皆平等,不论春夏秋冬

在市面上,方守龙的春茶、夏茶、秋茶售价统一,不分等级,可谓罕有。

方守龙说,不论夏茶、秋茶,他都选取一芽一叶,用最好的工艺来做,滋味如何全在茶叶自己造化,“我们已经尽力了”。话说到此戛然而止,言下之意,茶本身无高低贵贱,只是人为加以区分,春夏之别在于风格,而非品质,在这位不出家的佛教徒眼里,“众茶平等”。

在福鼎,方守龙鼎鼎有名,他有多项茶叶工艺的发明专利,曾创制“柚子花茶”,还压制过448斤的白茶茶砖,献礼北京奥运。他早年与福鼎许多茶人一样,曾效力于国营的茶叶工厂,后经营私人企业,近年专注于太姥山方家村一小片茶园,不施用化肥农药,以有机理念进行管理。

真正让方守龙名声大噪的是2013年末的央视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接近四分钟的视频在六集的纪录片里独立成篇,以方守龙远赴400公里外的山村搜集羊粪为茶园积肥起始,以“好人做好茶”的评价终结,这句话也成为方守龙茶叶的最佳广告。

随后,他的茶叶被一位代理商买断,做足了文化的包装;由他制作献给莫扎仁波切的2.5公斤茶砖在香港慈善拍卖会上卖出7 万港元的高价。在“白茶小镇”里,每天都有全国各地的茶友慕名前来,只为买方守龙的茶,却被告知“白茶小镇”里只谈茶品茶,不卖茶。方守龙的茶叶,如今不易买到,简直有点传奇色彩了。

其实四五年前还不是这样,那时候方守龙的茶叶还不像现在这样为人所知。跟方守龙做过一年茶的蔡晨啸说,那时每天清晨六点起来,方守龙已经提前一小时起身,记录气温与湿度,查看昨晚茶青的萎凋状况,在茶园巡视一番,很快到中午,回来休息一下,继续记录天气,晚上新茶上架,此后工人离开,只有他与方守龙两人相对,外面风啊雨啊,声声入耳。周而复始。

不急不急,制茶手法自成一体

他说做茶“不急”,销售也“不急”。与在竹器上薄薄摊开不同,茶叶在萎凋槽上厚厚堆叠起来,这机器可以送风加温,人工设定温度与时长,是方守龙的发明,现在很多人都在用。阳光房与萎凋槽的结合让萎凋可以不分天候随时进行,而茶叶在萎凋机上大量堆叠,节省了空间,提高了单次加工的产量。

方守龙认为,这是因循传统的改良。在白茶生产加工的过程中,何为“传统”,何为“正宗”,有着相当大的争议,各有主张。方守龙对“十不采”这些成规并不以为然,不主张在加工时使用烘焙,他发明新技术,制作冬茶,可谓自成一体,在福鼎茶叶圈也有不少人效法。

四时之景不同,四季之茶各异

在白茶小镇,坐下来无需多言,先烹一壶水,再泡一杯茶。

当年四月三日的春茶,娇嫩的绿色里渗出鲜甜;夏茶清凉,虽有五彩,但绿多于红,不及秋茶斑斓;2012年的秋茶有明晰的香气,近似铁观音。最特别的是所谓“冬茶”,方守龙说,传统里没有这一种呢,也就是大家这么叫。

秋茶采摘过后,十一二月,取下茶树的陈年叶子,以白茶工艺制成茶叶,也有人叫“大叶子茶”的,这是罕见的以陈年老叶做成的茶叶,大部分茶叶都破碎了,看上去像是草药,冲泡出的味道又不同,有强烈的青草气息,滋味特别,给人深刻印象,是方家私茶的标志。

从种茶、制茶到泡茶,方守龙对待茶叶的态度,已近随心所欲,那天下午,我们眼见他把春夏秋冬泡过的茶汤倾倒于一处,有新客人来便将这混合的茶汤倒出一杯给客人喝。他制茶的手法与概念不拘一格,远离主流,像是在白茶山上修炼自成一种体系,当真是一位“制茶高手”。

/ 本文插图源自《茶源地理·福鼎》/

作者:核子/编辑:茶道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茶映像】他说“茶叶可以睡,我不能睡”
他与茶的故事,要从十五年前说起
打脸!福鼎白茶真的是零农残吗?
陕西白茶有多高?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
和福鼎白茶一起慢慢变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