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朝这位大佬为何一纸令下废团茶?
健康生活,从一杯茶开始



不知道茶友们喝茶有没有观察过茶叶的形态,是不是大部分都是以散茶为主流。

身边也有朋友会问,不是一直以来都流行散茶吗?其实不是,最初的散茶并不起眼,那么之后又是如何演变成流行散茶了呢?针对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从茶叶的制作工艺出发,来了解茶的开始。


01

作羹饮


虽然现在“吃茶去”讲究的可是一种淡泊坦然的心境,但最早的吃茶可没有那么讲究,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

茶叶拿来吃的时间线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当时食物资源没有那么丰富,人们为了生存,就把茶叶等不致命植物的根茎叶咀嚼用来充饥。

现在仍有一些地方保留着吃茶叶的传统,当然这不仅仅是充饥了,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文化习俗。像是云南基诺族的凉拌茶,就是沿袭了旧时的传统。

(基诺族凉拌茶)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的药用价值渐渐被发现,所以茶叶除了充饥外,还常为药用。

茶之用,还作羹饮。茶作羹饮的记载见于郭璞(276—324)注解的《尔雅》,“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羹饮。”而且现在也有作羹饮的习惯。


02

晒干烘干


如果文献没有记错的话,人们是在秦人取蜀后才开始认识到茶叶可以饮用,见载于清代顾炎武《日知录》的:“自秦人取蜀后始知茗饮”。


“知茗饮”后开始有了茶叶进行贸易的记载,汉代王褒《僮约》记有“武阳买茶”,也许买的是直接晒干的简单加工茶,也开始有了简单的存储工具。

关于饼茶制作和饮用的记载是从魏朝开始,张揖的《广雅》有记载:“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

换句话说,就是将采来的茶叶制饼,晒干或烘干,饮用再碾碎冲泡。

他们还喜欢加入葱、姜、橘子搅拌,用来醒酒,看似很像黑暗料理,不过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古人对茶性略有了解,此前的制茶工艺也开始萌芽。


03

洗涤榨汁


前面初制加工的饼茶存在很浓重的青草味,为了去处青草味,又通过反复实践,继而发明了蒸青团茶。

蒸青团茶是将鲜叶蒸后碎制、穿孔、烘干制成的。青草味倒是减少了不少,但其苦涩味仍很重。于是又通过洗涤鲜叶、蒸青压榨、去除汁液的方式,来降低苦涩味。

(团茶)

到了唐朝,贡茶开始兴起,朝廷设立贡茶院,贡茶院“有房屋三十余间,役工三万人”、“工匠千余人”。

其贡茶制度无疑是给坊间百姓造成了严重的压迫与剥削,但另一方面又推动了茶叶的生产与进步,使得蒸青作饼茶工艺开始逐渐完善。


关于饼茶的制作,陆羽在《茶经·之造》中写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即把茶叶蒸熟、捣碎、拍压、焙干、穿孔再封装。喝时先烤茶,冷却后再碾碎冲泡。


除蒸青团饼茶外,还出现了未压制成片的散茶、末茶或粗茶。

细究起来,饼茶应该是文人雅士的最爱,属于主流,而散茶是寻常百姓家常备的。


04

压模


宋代开始,制茶技术发展就变得很快了。

据《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二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散茶是指彼此分散、不黏连的茶。

片茶压以银模,饰以龙凤花纹,也称“龙团凤饼”,作贡茶,专供宫廷饮用。

(龙团凤饼模刻)

龙团凤饼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载,有“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六道工序。

就是将采回的茶芽先入水浸泡,然后蒸青,蒸后过冷水冲洗,使其冷却,冷后先用小榨去水,再用大榨压去汁液,后放在瓦盆内磨细,再制入龙凤模压饼。

这样榨水、榨汁的做法,使茶叶大大失真,且龙凤团茶制作过于精细,整个过程耗时费力,这直接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现。

到了元代,出身游牧民族的统治者相比团茶这种过于精细委婉的茶文化,更喜欢的是新工艺制作的条形散茶。

(散茶)

到了明代,草根阶层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了解民间疾苦,为了减轻百姓的劳役,在公元1391年,一纸下诏废团茶兴散茶,蒸青团茶被禁后,龙凤团茶也逐渐消失了,蒸青散茶反而大为盛行。

<<点击下方了解贡茶>>


05

炒青


蒸青散茶相对团茶饼茶,茶叶的香味得到了很好的提升,但仍存在香味不够浓郁的缺点,于是又出现了发挥茶香的炒青技术。

其实炒青绿茶唐代已始而有之,只不过明代的炒青制法更加完善。

炒青绿茶的制作在《茶录》上有详细记载,大体上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接近。


由于炒青绿茶的不断创新,使得松箩、龙井、瓜片、毛峰等名茶层出不穷。

因有了炒青绿茶的借鉴,制茶人发觉绿茶杀青后或揉捻后,不及时干燥或干燥程度不足,叶质变黄,继而产生新的认识,再去实践,黄茶就这样产生了。

又因四川绿毛茶运销西北,要加工成蒸压团块茶的半成品,需经过20多天的湿堆才能变黑,于是又有了变色的认识......


也正是茶的魅力,才使得许多茶人前仆后继地投入到茶事业中去,通过不同加工方法,以及对茶叶香气和滋味的实践,从而制成色、香、味、形品质各不同的六大茶类。

茶叶也不再只是充饥之物,还可以与人聊以慰藉、诉衷肠,极大地扩展人们的精神世界。

而一杯茶汤是甘甜?还是苦涩?都交由饮茶人去判断吧。

<<点击下方进入小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来瞧瞧我们中国的茶叶加工发展史
中国历代主要制茶方式概览
品茶的你懂茶的演变吗?从茶起源到茶加工,谈谈茶文化的发展历程
制茶与茶类演变
历史上中国制茶工艺的发展
茶的历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