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帅:独立思考是最累人的苦活?这个星期天,继续跟医心匠老师学习······

医心匠:谈谈学习中医的正确方法

‍‍‍‍‍‍‍‍

    根据我的临床观察和带教理论,学习中医的正确方法是格物,也就是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

    不要把初中高中时候的应试学习模式搬在学习中医这个技能上。数理化是培养人严格机械思维的学问,一是一,二是二,有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没有什么太多争议,需要学生认真做笔记,强化记忆,一劳永逸。

   中医学问不是这样,中医关于人体的奥妙千变万化,即使内经,也是一个笼统的大局观念,需要中医人去不断的否定再否定,临床实践能检验这门学问。

     学习中医绝不允许我们死记硬背,记诵的越多反而越掣肘,偏见就越深。别说是一个普通带教老师的话不可偏信,即使华佗在世,我们也要存质疑,肯定之肯定,否定之否定。即使经过了千锤百炼的真知,我们也要务必把它消化为自己的知识,不要动不动就是某某大家怎么怎么看;人家怎么说的你不要崇拜,我要看你自己怎么看!记住,你自己怎么看!最有价值!

    中国的应试教育模式基本是培养机器人的路子,要想玩转中医学问,必须要翻个调子来学习,我对学生说:我能容忍你考试不及格,但是,绝不允许你尽信书,尽信它医。否定内经,然后再否定一次,内经知识就是你自己的了,这就是知识界的洗钱法。务必让你忘掉最起码的书本知识,然后从你的临床实践思考中自己找回。

    到处都是老师,到处都是答案,我问你针对一个知识点到底有几个答案?!书本读了上千部,偏偏基本上是教材书,古典名著一名不明,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整天赶场子似得去追逐,貌似很勤奋,实际上是避重取巧,不愿费脑子思考的心理体现。

    独立思考问题正是最最累人的苦活累活,也恰恰是中医学的正途之门。习惯于老师讲自己听,多年习惯不更改,抱有如此懒惰的心态,穷尽平生体力也难成功明医。

     诚然,这个学习方式应付考试那是绝佳,别说是硕士,就是博士后也难不住咱这学生,即使考取全世界最高的学历,也是小菜。唯独偏偏就成不了有用的人才,总是一副苦大愁深的不快乐相,志向一个接着一个的建立,然而离入门中医却越走越远,最终就成了望中医兴叹,或者竟然走向反中医的路上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情了。

      彷徨在中医门外的学生,渴望能走入中医的高贵殿堂,然而急功近利的短视思维阻碍了自己。文凭步步高升,中医水平不进反退。博士头衔的光热熬出了骄狡二汽。艰涩而深奥的中医大学问,岂是浮躁作者所能涉猎,寂寞,耐不住,只能去搞短平快,瞅着现实的西医所得,总算心里有点踏实了。

‍‍‍‍

     从小学到大学,成绩斐然,偏偏学不来中医的妙处。初学者陷入深深的困惑,不能自拔。殊不知当下中国的教育模式偏向所谓的科技,对于文化和人性的修养课程相对乏力,大大不利于这些所谓的高分学生,因为缺少挫折教育的磨练和生存能力的训练,他们完全不能领悟进而掌握传统文化的格物技巧。

‍‍‍‍

  举国之责,为难作者一辈。成年了,仍然迷木不解,自卑的心态促成另一极端的出现。盲目的自信碰了中医的钉子。埋怨娘亲中医太无情,是推卸责任的狡猾。无能继承中医大业,守不住家园,反怨它医太强大。以己之螳臂为标准,视天下中医医生为草芥,诚可笑,亦可悲。 

扫一扫,关注一个传播独立思考态度的医生自媒体

‍‍‍‍‍‍‍‍

赞赏将转交医心匠老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力红:如何得遇明师?
被动学习的研究生们如何写出好论文
【论语词典】(传)传不习乎?(22)
【答各位同学问】2015.10.10周末办课,山林田园生活之乐,眼糊多,眼干,睡养眼,桑叶,腰膝痛难...
不做第四种教师--shuijing123的blog
一位教师的无言独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